1. 荷兰首相的表态:
•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荷兰首相斯霍夫强调“自主决策”,引发全球关注,暗示荷兰可能在芯片出口问题上采取独立立场。
2. 芯片产业背景:
• 2024年底,全球芯片产业陷入“冰火两重天”:美国对华管控升级,全球晶圆代工产能过剩。
• 荷兰阿斯麦(ASML)作为全球唯一能生产EUV光刻机的公司,其设备售价高达3.4亿美元,占据垄断地位。
3. 美国的“甜蜜胁迫”:
• 美国通过提供280亿美元芯片补贴和威胁切断技术供应,施压荷兰限制对华出口。
4. 阿斯麦的“左右为难”:
• 中国市场占阿斯麦营收的15%,达20亿欧元。得罪美国可能导致其核心技术供应链被掐断。
5. 中国的“危中寻机”:
•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技术封锁下加速国产化替代,上海微电子和中芯国际取得突破。
6. 产业链的“蝴蝶效应”:
• 韩国三星和台积电的扩产计划放缓,全球芯片产业经历洗牌。
7. 芯片战争的“冰山一角”:
• 科技主权之争:荷兰的表态暴露了科技主权的重要性。
• 产业链困局:全球芯片产业链复杂,难以完全切断。
• 创新的反向激励:限制反而激发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创新,2024年投资规模达1500亿美元。
8. 市场真相:
• 阿斯麦股价在限制令后不升反跌,市值蒸发超100亿欧元。
• 全球芯片产能过剩率达25%。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自给率提升到18%。
9. 未来展望:
• 荷兰的“自主决策”反映了全球科技产业的深层变局,中国应将科技自立作为最可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