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方洪波,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财富
财经
2024-09-20 15:13
北京
9月17日,美的集团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按照每股54.8港元的发行价,募集资金310亿港元,刷新近三年港股IPO募资纪录。这是方洪波带领美的第二次闯关资本市场。11年前,刚刚就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一年的方洪波,就操刀了美的集团的整体上市,斩获750亿元市值,如今(9月20日),美的总市值近5000亿元。成功登陆H股的美的,也即将发起一系列面向资本市场的冲锋。早有苗头。过去两年,美的持续推动旗下公司的分拆上市:聚焦照明等业务的美智光电曾两次递交IPO申请;定位于物流科技企业的安得智联也在2023年递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之后因各种原因搁置,但上市计划并未终止;此次美的在招股说明书中又再次表示:未来三年内将分拆美智光电、安得智联、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相关业务。“美的在手资金是很充裕的,上市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资金需求。”美的集团一位高管表示。2024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净利润为20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达到335亿元,对于目前“不差钱”的美的来说,对资本的饥渴程度确实不强,但对于未来意欲大举扩张的美的来说,充足的资本弹药至关重要。
加码海外
一方面,国内家电市场增长放缓,以美的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其国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8.37%,大幅落后于上年同期11.09%的增速;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大有潜力可挖,按照美的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球家电市场规模近4000亿美元,美的在其中占比不到5%。“美的在国内的市场占比已经非常高了,但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还是个位数,也意味着海外增长空间还很大。”今年3月,美的集团CFO钟铮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就表示,海外市场是美的未来的主攻方向之一。2020年底,美的提出“全球突破”战略,在此之前,美的陆续建起了海外制造工厂,启动了一系列海外并购,到目前为止,美的在海外16个国家设立了17个研发中心、22个主要生产基地,海外员工超过35000人,海外收入占比超过40%。在一位跨国咨询公司的战略专家看来,中国企业的出海大多数处于产品出海的阶段,还没有形成整个价值链的全球化,这样一方面不利于品牌建设;另一方面则会影响海外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美的面临同样的挑战。目前,美的海外业务以OEM(代工业务)为主,占到60%,“未来希望各占一半,至少是先达到这个水平,再进一步做大OBM(自主品牌)份额”。方洪波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也提到:美的把“全面走出去”作为当下最重要的工作。美的全球化最大的挑战是全价值链的本土化,从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物流到售后服务等所有环节。只有做到“用户直达”,才能让OBM优先战略真正落地,美的才可能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企业。此次超过300亿港元的新融资,也将投入到这些领域:约20%(51.94亿港元)用于全球研发投入,约35%(90.9亿港元)用于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升级的持续投入,约35%(90.9亿港元)用于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以及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销售,约10%(25.97亿港元)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公告还提到,会有约31.17亿港元用于投资或收购与美的智能家居、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相关的目标(如有)。实际上,美的新一轮的国际化收购已经拉开了序幕。2024年4月,美的斥资6.5亿欧元,收购了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Arbonia AG旗下的Climate(气候)业务,以进一步加强其在欧洲暖通业务的产能及渠道优势;6月份,美的以1.75亿欧元的代价收购Teka Group,后者是一家设计及制造家用电器及水槽的欧洲工业集团,美的借此丰富了旗下品牌阵营。目前,两笔交易还未正式完成;而通过港股上市,美的也为未来的全球化并购提前搭好了资本通路。分拆上市
除了筹谋扩张之外,美的也在推动旗下现有产业的资本化。按照公告内容,未来三年内,美的将分拆美智光电、安得智联、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相关业务。拆分后的企业财务收入依然并表,因此拆分计划并不会影响整体上市公司的表现。三项业务均属于to B端,美的集团的to B业务包括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三大板块。目前,这三大业务群规模都达到300亿元营收上下,未来,美的希望to B业务收入能占到总收入的一半。分拆能够进一步提升子公司的经营活力,并借助资本杠杆加速发展,但美的对子公司的分拆也建立了一些标准,比如首先这些公司已经有了一定的经营能力,对外业务占比更高一些,其次子公司的业务与集团主要业务的协同性不能太强,否则就失去了拆分的必要性。以此标准来看,除了公告中的三部分业务,美的集团其他板块尚不具备分拆可能。目前,美的集团旗下已有三家上市公司,包括新能源板块的合康新能、科陆电子,是由美的在2020年、2023年分别收购而来,另外一家为2021年收购的万东医疗,为医疗影像电器和服务提供商。如果分拆上市完成,美的旗下上市主体就增加到了7家。资本杠杆
实际上,资本杠杆撬动的不仅是外部资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国联证券研报指出,对于美的而言,H股上市意义多在募资之外,可以为海外股权激励及收并购提供运作平台,完善境外投资通道与资本结构。美的是一家典型的由职业经理人驱动的企业,2012年,创始人何享健将权柄交接到方洪波手上,后者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美的内外一度血雨腥风,面对争议,甚至业绩下滑,何享健还是选择全权放手。美的集团也由此形成了分权治理的架构,每一块业务都有独立总裁直接负责,除了这个“一号位”的任命、资金管理,以及重大并购事项需要集团统筹之外,子公司的事项都交由其决策处理。与分权治理相对应的,就是自负盈亏,这些业务板块都要靠自我造血来支撑发展。“美的是敢于放权的一家公司,也舍得给团队、给管理者激励,这种机制能够激发每个人的创始人精神。”上述美的高管表示。2013年,借由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契机,美的对管理层进行了“大手笔”的股权激励,包括方洪波在内的7位核心高管由此跻身亿万富豪之列,方洪波的身家更是超过16亿元;面向其他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进行股权激励的平台公司宁波美晟,持股比例也达到1.75%。此前提交IPO申请的美智光电也是同样,除了占股50%的美的集团,排在其后的四个股东均为有限合伙企业,也是美的高管、美智光电核心经营管理及技术团队、骨干员工的持股平台。这些激励措施以资本为纽带,把企业和核心员工粘结在了一起,也让美的在市场竞争中一路冲在了前面。2013年到2024年,美的集团营收从1210亿元增长到3737亿元,净利润从73亿元攀升到337亿元。方洪波在“2024美的经营管理年会”演讲中表示,美的想要基业长青,就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培育创业和创新土壤,激发组织活力。6月14日,美的集团发布《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的公告》,何享健的独子何剑锋并未出现在新一届董事候选人名单中,他与方洪波同龄,在方洪波接班的同时,开始出任美的集团的董事,而今,他结束了陪跑。在外界看来,这也表明了82岁的何享健对职业经理人团队接班的决心。毕竟,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美的集团,更不能走回头路。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END 。
值班编辑:王怡洁 审校:张格格 制作:袁茂丽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