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自习室”,校外培训机构找到新出路

文摘   2025-01-17 08:00   浙江  

近年来,“AI自习室”以高科技、高效提分为卖点,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眼球,悄然成为了一门赚钱的好生意!

尤其是在在农村地区,由于家长对AI技术了解不多,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此AI自习室成了不少家长的选择。

他们送孩子来自习室,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在暑假期间有个去处,既能避免孩子吵闹,又能寄希望于提高学习成绩。


据一家AI自习室的销售人员透露,“在农村办一定要规模大,人家会觉得这个好厉害,乡镇的家长要求没有那么细致,但主动交费的意愿并不比市区的家长低。”

他们只需采购一二十台学习机,再招聘一名督学老师,便可以轻松开办起一间AI自习室。这些学习机每台售价高达五六千元,却深受那些希望孩子快速提高分数的家长青睐。

而自习室还提供托管服务,进一步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并借此收取额外的托管费。


但是,AI自习室是否真的如宣传般美好吗?

事实并非如此。

为了迅速展现学习机的“强大力量”,自习室往往采取各种手段留住学生和家长。团购平台上的“9块9试听课”便是其中之一,督导老师在试听课中通常会使用一些测评技巧和销售话术,故意选择偏难的题目让孩子做错,然后引导孩子观看错题视频和做原题通关

这种看似“神奇”的效果背后,其实只是自习室为了吸引家长购买学习机而设下的陷阱。


不仅如此,AI出题系统也存在问题。

孩子们往往被要求快速做对题目,以避免系统不断推送同类题目。

事实上,这种做题模式不仅低效,而且容易让孩子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

一位督学老师坦言,很少有孩子愿意在电脑前慢慢学习,他们大多只是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而匆匆作答。

对此,国内某K12学习软件的资深研发人员表示,目前计算机程序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方式主要依赖于做题,但这种评估方式并不准确且低效。学生做错题目时,更需要的是理解知识点而非继续做题。

真AI大模型需要学生主动向AI提问,但目前的产品多依赖于研发人员预设的提示词,仍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此外,我们不禁还要关注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AI自习室是否正在打着校外培训的幌子,悄然违规?

依据“双减”政策,校外培训机构严禁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开展学科类培训。

但是,AI自习室却通过变相的方式,继续开展学科培训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触及了校外培训的红线。

据了解,许多自习室不仅提供学习机和托管服务,还私下组织学生进行学科竞赛和模拟考试。这些活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但实际上却是在进行学科培训。

此外,这些自习室还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定期发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排名,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前来报名。


与此同时,AI自习室还试图通过一些手段躲避教育部门的监管。

例如,他们强调学员必须带着自己的学习机前来学习,自习室仅提供学习场地。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声称自己只是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所,而不是在进行学科培训。

同时,他们还会在托管班、小饭桌上加入AI辅导的元素,以此来拓展业务。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并不能掩盖其违规的本质。


对此,教育部校外培训政策咨询专家、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院长薛海平表示,AI自习室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刷题、提分,实际上还是在擦边从事校外培训,“只是因为它属于隐形变异的一种新形式,规模不大,在很多乡镇、小城市,比较分散,不容易被发现,会给监管带来难度”。


面对AI自习室日益凸显的乱象,教育部门已经迅速响应,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予以打击,旨在净化教育环境,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泉州市教育局为例,1月2日,该局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严守安全生产之门,坚决抵制违规学科培训,并主动进行自查自纠,以规范培训行为。

政策中明确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在商务楼宇、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违规办学,或以“一对一”、“一对多”、“家庭教师”、“众筹私教”、“思维训练”、“学生托管”、“教育咨询”、“素质拓展”、“高端家政”、“游学研学”乃至“AI自习室”等名义,打“擦边球”开展隐形变异学科培训。


不过,要彻底根治AI自习室乱象,还需从多维度入手,形成合力。

首先,教育部门需进一步强化对AI自习室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违规行为实施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同时,加大对家长和学生的宣传教育,提升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远离违规培训。


其次,学校应该逐步完善校内课后服务,提供课后答疑和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满足家长的教育需求。同时,也要通过家校合作,逐步向家长更新科学的教育理念,让教育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健康、长远发展。


此外,公众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工作,共同维护教育的公平和质量,让违规培训无处遁形。


AI自习室,这个原本承载着教育创新梦想的新兴模式,却在利益的洪流中渐渐迷失了方向,成为了违规学科培训的温床。

我们由衷希望,教育能够回归本质,让科技这股力量真正服务于孩子的长远未来!


来源 | 央视网、办学新一点通


文转自网络公开信息,侵删。文章仅作分享,不代表温州校长圈观点和立场。温州校长圈编辑对原文略有编辑、调整。

延伸阅读

最新温州学校招聘教师汇总

俞敏洪:教育培训机构要活下去,只有一个办法!

温州校长圈异业合作信息发布

竟是谁拉低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底线

领取|培训机构23个职位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开拆!温州首个“教育综合体”落幕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温州校长圈”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温州校长圈”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吧!


温州校长圈
温州校长圈是温州教培平台旗下,专注于教培行业的新媒体产品,聚焦教育领域B端市场的探索,资源整合,合作对接、案例剖析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