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还没有编剧经纪人?

文化   2024-10-11 06:48   河北  

在好莱坞,经纪人就像是粘合剂。既然人人都乐于各司其职,就得有人作为中介让这一切顺利地运转起来。


徐志豪坐上开往美国的飞机,给我们打了一通电话。那是我们出发去洛杉矶前的三周,他在机舱里飞快地叮嘱说,记得去弄明白为什么中国没有好莱坞式的经纪系统。


这句话被我记在了第 11 个备忘文件里。那段时间,我们问了不少在中国娱乐产业颇有声望的人同一个问题:“好莱坞的哪些东西特别值得留意?”


徐志豪是其中之一。他担任董事总经理的华人文化产业基金 (CMC) 在过去几年和好莱坞合作频繁,最让人熟知的是与动画公司梦工厂在上海合资成立了东方梦工厂,正在完成《功夫熊猫 3 》的后期制作。


不过,我得说,直到我也坐上开往美国的飞机,“好莱坞式的经纪系统”还是在所有的回答里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半个多月后,我们从洛杉矶市中心驱车到了世纪城,见到了 Todd Hoffman 。他在经纪公司呆过 13 年,算是个老牌经纪人,两年前刚刚离开全美第四大经纪公司 ICM 。


回忆过去的经纪人生活不是什么难事。当 Hoffman 说“忙疯了,累垮了”时,他不自觉地把手放在领口,像是在拉扯那条该死的、笔挺的领带。这时候,他大概也想起了每天几百封的邮件,以至于好些时候,为了脊椎健康,经纪人总是习惯站着办公。


经纪人帮编剧实现编剧理想


编剧 Bob Nelson 是 Hoffman 的客户之一,他们之间有长达 12 年的工作关系。Hoffman 负责为 Bob 找工作合约。在过去几年,这些合约大多和电视台签订,尽管名声不大,好歹也有稳定的收入。直到 Hoffman 把 Bob 写的原创剧本 “Nebraska” 拿给了独立制片人 Ron Yerxa 和 Albert Berger,这两位又顺利地说服 Paramount Vantage 买下了它, Bob 一下子就去了奥斯卡


可以这么说, Hoffman 帮 Bob 实现了他的编剧理想。即使在 2014 年 1月改签了全美第二大经纪公司 WME, Bob 看起来还是离不了这个 12 年的搭档。Todd 在 2013 年 7 月转行做经理人之后, Bob 又成了他的客户。这回,他只要在幕后打理剧本,不再需要为 Bob 打上领带,出门谈生意,可 Hoffman 还是认真地说:“ Bob 希望我留在他的生命里,做他的顾问、制片伙伴。


这话听起来有点深情过了头,但 Bob 和 Hoffman 的故事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孤例。“所有事情的起点都发生在经纪公司。” 全美第三大经纪公司 UTA 的经纪人助理 Lucia 说,“在好莱坞,谁都知道经纪公司是娱乐产业的核心。”


确实如此。Tim Dragger 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毕业五年了,还只是个编剧助理。这让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多少有些沮丧。有时候,他会解释说,那是因为没有经纪人的缘故。“如果有经纪人的话,第一份工作就被电视剧雇佣做编剧(没有经历过做助理或者协调员的阶段),还是挺常见的。” Tim 说。



编剧助理 Tim Dragger编剧助理 Tim Dragger 的职业生涯不太顺畅


经纪人是联系才华和钱的唯一方式


在经纪行业,人们习惯把这称为“提供被看到的机会”。


对另一些人说,经纪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可以帮你敲定生意中和钱有关的各种细节。Stern Sergei 是个来自俄罗斯的电影作曲家,他打算在未来两到三年找一个经纪人。他说:“经纪人会帮我打理生意方面的事,我就一点都不用为钱担心了。


即使是毕业新生,他们也很清楚地知道:如果你想在好莱坞生存下来,进入制片厂的系统,经纪人都很重要。“不管是六大,还是那些厉害的独立制片公司。” 刚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序说,经纪人就好像是联系才华和钱的唯一方式。

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描述好莱坞电影工业和经济的教科书里,都会有经纪人单独的一个章节,它通常位于整本书的中间位置,好把所有的环节串联起来。那种感觉就好像很多人都挤到了好莱坞,就需要有人在中间打理。


一个数据是,差不多有 80% 在好莱坞从事商务工作的人,都在经纪公司里呆过一年半载同时,你还会发现,娱乐管理的大人物更容易从这些打理的人中诞生。


巴里·迪勒 (Barry Diller) 曾任派拉蒙 CEO ,还连同默多克 (Rupert Murdoch) 共同创办了福克斯网络。回忆他在 WME 的日子时,巴里·迪勒说,他在那里学会了所有的东西:


“当年 19 岁的我觉得那是一块风水宝地,我希望从每一件正在发生的事中获益。我会抱着成堆的文件阅读里面的每一个细节……有人标榜自己在牛津大学读书。我却为自己能在 WME 读书而骄傲。在我看来, WME 是世界上最棒的图书馆。这听上去有些自命不凡,却是一个准确的类比。”


与他一道“学习”的还有另外一个鼎鼎大名的大卫·格芬 (David Geffen) 。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担任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副主席,之后又创办了格芬唱片公司。



巴里·迪勒,图片来自 Bloomberg巴里·迪勒,图片来自 Bloomberg


但这块风水宝地最近看起来有些“时运不济”。尽管像 Sergei 之类的艺人还在抱怨经纪公司“只看到钱”,但因为电影行业和整个娱乐行业发生的新变化,他们的钱没过去那么好赚了。

艺人经纪公司(的好日子)到头了?


以代言编剧的经纪人为例,制片厂越来越依赖于 IP ,他们在剧本开发上的投入少了,意味着编剧赚得少了。相应地,经纪人可抽取的 10% 的提成也减少了。Hoffman 打趣说:“过去他们开着奔驰到处招摇,现在只能开本田。”而在当年 HBO 一部关于经纪人的电视剧《明星伙伴》上映时,他们甚至还坐着轰隆作响的悍马。


现在《明星伙伴》已经被改编成了电影。电影上映后的某一天,我们见到了电视制片人 Tim Marx,他参与制作了第一季的《明星伙伴》 (Entourage) 。他对我们说:“艺人经纪公司(的好日子)到头了。”



电视制片人 Tim Marx电视制片人 Tim Marx 说:“艺人经纪公司(的好日子)到头了。”


想到出发前听到的嘱咐,我们简直被这话吓了一跳。


这很有可能是真的。互联网正在让好莱坞娱乐产业的“起点”发生变化,人们不必依赖于经纪人也有机会被“被看到”。如果那 10% 的佣金本来用于填补科斯所谓的“交易成本”,那现在看来大可不必了。


所以,在见到 Franklin Leonard 前,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既然那些重要的制片人可以直接从他创办的“黑名单”网站上看到几乎所有的英文原创剧本,代理编剧的经纪人最近的收件箱是不是没有以前满了?


我还找到了一位过去在 IMDb Pro 工作的软件工程师,这家亚马逊旗下的电影数据库网站看起来也像是经纪公司的威胁。他们向注册用户开放各类影视剧演职人员的信息,包括联系方式。而 IMDb Pro 数据库里的标签分类也几乎和经纪公司的不相上下,精细到演员瞳孔的颜色。


不过—— Franklin 很肯定地说,他并不想取代经纪人的位置,而经纪公司和经理公司都很重要。(加上律所,就是好莱坞的三驾马车。)



“黑名单”网站


“我们能做的是让对剧本感兴趣的人数变多。过去只有两个,我们可以让它变成四个、五个。需求越大,剧本的价格就会越高。” Franklin 说,“可到最后,还得有人来谈钱;如果有三个人都想买,得有人告诉编剧,到底挑哪个。”


相反,数据库网站的出现,反倒帮了经纪人不少忙。比如 Verve,这家公司的客户数只有好莱坞前两大经纪公司 CAA 和 WME 的 1/10 。现在,这家小公司和“黑名单”网站达成了合作,把所有编剧客户未被开发的剧本都放到了网站上。这大概能让他们少打几个冤枉电话。


王珏曾是 IMDb Pro 的一位工程师,他说,很多稍有名气的艺人,都是经纪人在帮助维护他们的账号。一些经纪人还会花不少心力去完善演员的档案,一个道理是,艺人的资料越齐全,数据清晰,越有可能“被看到”。甚至 IMDb Pro 中的 Star Meter 排名也成为了经纪人谈判的砝码。


Marx 也解释说,他的意思并不是经纪公司变得可有可无了。他先是说了些听起来略带消极的话,然后热切地向我们推介他的老朋友 Brian Robbins 参与创办的一家公司。这家叫做 Awesomenness TV 的公司是在美国数一数二的短视频公司,和 Makers Studio 齐名。但因为代理了一大批的 YouTube 明星, Marx 称它为经纪公司。



Awesomeness TV 签下了网络明星,让他们主演了电影 “Expelled”


所有的经纪公司,没有别的,就是互联网。” Marx 说,“他们都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换句话说,生意和过去大不相同了,但还是一门极好的生意。


专业性决定了经纪人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两大经纪公司除了把更多资源转向了新的增长点“体育”(人们通常认为这是由于大财团的介入),他们也开始增设和影视有关的新部门。即使看起来是深耕电影,经纪公司同样也是觉察到了钱的流向。


CAA 的代言部门和生活方式部门,过去几年已经发展到了 10 个经纪人的规模,他们试图介入到明星在电影合同之外的其他商业行为,包括为产品代言和自创品牌。UTA 则招进了 12 位经纪人去发展它的电子和视频游戏业务。


除了给客户提供新的服务,经纪公司同时还要告诉客户,哪些新机会可能危机四伏。整个好莱坞的人才都在试图往亚马逊和 Netflix 里冲,因为这两家网络公司的视频业务看起来正蓬勃发展,但经纪人也会担心他们的业务模式是否会影响到过去的“辛迪加”转卖模式,减少影片的实际收入。


经纪人仍然显得比大多数人更有眼光。“我们没有那些经验,不知道到底谁能拍出好电影。” Franklin 说,而专业的经纪人知道。


这是个专业的好莱坞。尽管庞大,但分工可能比你想象中还要细。特效公司 Fuse FX 的创始人 David Altenau 把这种精专比作“运动员”,而在 Fox 电影部门制作电视动画片的 Rolan Poindexter 则说人们总有自己的细分领域,“在这里转行没那么容易”。


既然人人都乐于各司其职,就得有人作为中介让这一切顺利地运转起来。就像律师还没有被取消一样,专业性决定了经纪人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为什么中国没有好莱坞式的经纪系统?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开头徐志豪提出的那个问题了:为什么这样的体系没有在中国存在?也许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对于中国这个市场来说,这一切都还只是刚刚开始,分工和专业性都还不够。而人们总是把“交易成本”这事儿想得太过简单。


在好莱坞,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人。70 岁的 Jennifer Warren 过去是个颇有些名气的演员,人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拥有经纪人。在她步入老年转做制片人之后,她不想再要经纪人了。她向我们抱怨那些什么事都要插一手的人“真是受够了”。而 Jennifer 相信,她在洛杉矶生活了足够久,完全可以凭借一己之力知道“哪个门是开着的”。



70 岁的 Jennifer Warren “受够了”经纪人


但大多数人不是这样。


《纽约时报》的记者 Susan Dominus 在 10 年前采访了张曼玉,她想了解为什么这个厉害的演员不会成为好莱坞明星。最后,这个对中国文化满怀热情的美国人用一种不置可否的语气写道:好莱坞相对专断的体系对张曼玉来说难以想象。打个比方,经纪人在挑剧本的时候,即使是大牌演员也没法儿在边上同时看剧本。


“可即使像试镜这样基本的事,对张曼玉来说也是个陌生领域。在香港,从 18 岁开始,那些角色都是直接找到她的。”


经纪人串联起来产业链上所有的人,它让整个好莱坞体系运转起来。但是这些离中国市场还远。来源:好奇心日报  文/孙今泾 温欣语


编剧与剧本
全心全意为编剧服务。想学编剧请加VX:ibanjing6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