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一)高血压
政务
2024-09-29 18:14
宁夏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政府
人类正常的生理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血压水平,但如果出现慢性血压持续性升高的状态,就成了高血压。高血压诊断采用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均高于正常(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腹型肥胖者减腰围。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4、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5、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高血压是“隐形杀手”,它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即使有轻度不适,患者的主观感觉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高血压患者明知自己有高血压,也不进行治疗,直到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损害才被重视,因此进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尤为重要。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和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血压水平,控制高血压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凡是我县3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常住半年以上)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都能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筛查。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每年提供至少四次面对面随访服务(每季度至少一次)和1次较全面的体检服务。管理过程中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类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为其免费测量一次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均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建议转诊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确诊并取得治疗方案,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3、如有以下六项指标中的任一项高危因素,建议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超重:28kg/㎡>BMI≥24kg/㎡;肥胖:BMI≥28kg/㎡腰围:男≥90cm(2.7尺),女≥85cm(2.6尺)为腹型肥胖;1、对血压控制满意(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一般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可以在140/90mmHg基础上再适当降低)、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时间。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4、对所有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