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抛下一双儿女跟同乡私奔,晚年贫困交加,儿子却拒绝相认
文摘
2024-12-31 20:58
河南
优渥的生长条件,法国的留学经历,博学多才的丈夫,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陈芝秀都应该是一个无比幸福的女人才对。
实际上,陈芝秀的生活极其悲惨,晚年时期直接沦落为一名佣人,需要女儿的接济才能活下去。作为敦煌守护者常书鸿的太太、知名的雕塑家,陈芝秀究竟做错了什么?又为何会落到如此田地?一、才子配佳人
陈芝秀与常书鸿都出生在浙江,家庭条件比较不错,二人从小都受到良好教育。陈芝秀的父母特别重视女儿的兴趣培养,发现陈芝秀喜欢雕塑后,父母就为她提供各种资源。再加上陈芝秀确实有雕塑的天赋,小小年纪就在艺术圈崭露头角。
比陈芝秀大四岁的常书鸿则是满清贵族的后代,家中颇有底蕴。不过常书鸿可没陈芝秀幸运,他的父亲并不支持他的绘画兴趣。在父亲眼里,乱世之中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报效国家。原本常书鸿想学习绘画,但在常父的强烈要求下改报工学院。在一众工科专业中,常书鸿偷偷选择了印染专业,既满足父亲的要求,又能与爱好沾边。二人原本按照各自的轨迹生活,一次偶然机会下,亭亭玉立的陈芝秀遇到风华正茂的常书鸿。就像浪漫故事中男女主角那样,陈芝秀与常书鸿一见钟情。一个是大家闺秀,一个是晚清贵族,门当户对又是自由恋爱,这段感情并没有受到阻拦,二人顺利进入婚姻殿堂。
常书鸿为了追求梦想,婚后来到法国进修绘画。陈芝秀不愿忍受离别之苦,随即考上法国的大学,与丈夫在法国巴黎重新团聚。求学过程中,二人的大女儿常沙娜出生了,夫妻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甜蜜。男人用丰厚的薪水养家糊口,女人在学校里追求艺术上的进步,在任何人看来,夫妇俩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在陈芝秀心中,巴黎满足她对居住地的所有要求,若是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也不错。可惜上天没有满足她的愿望。一次偶然的机会,常书鸿接触到敦煌的壁画,从此陷入对敦煌石窟的狂热喜爱,产生强烈的回国想法。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夫妻二人逐渐出现裂痕,直到最后出现不可调节的矛盾。
二、为保护敦煌石窟,常书鸿忽略妻子
“是的,我才发现最美的艺术原来就在祖国。我要回去保护敦煌石窟。”自从发现敦煌石窟之美,常书鸿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恨不得马上回到国内。陈芝秀听到丈夫的决定十分惊讶,她不明白为什么在巴黎生活近十年的他此刻要回国。国内的局势动荡不安,薪水远远比不上巴黎,这种生活环境并不是陈芝秀所想。不论妻子如何阻拦,常书鸿都听不进去,铁心要回国。于是安排好在巴黎的工作,留下没毕业的妻子照顾女儿,自己先一步回到中国。直到陈秀芝毕业回国,一家人才在北平团聚。战火蔓延到北平时,常书鸿带着妻女前往重庆居住。在这里,陈芝秀生下儿子——常嘉陵。常嘉陵的出生,为陈芝秀带来些许安慰,她认为常书鸿会为幼子放弃到敦煌的想法,一家人在重庆定居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没想到常书鸿为了保护石窟决意前往兰州,丝毫不顾正在上学的女儿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从北平到重庆是躲避战火逼不得已,陈芝秀别无选择,可到兰州却令她十分委屈。兰州风大、缺水又没有电,从小喜欢繁华都市的陈芝秀一想到兰州,就开始打退堂鼓。眼看丈夫决心已定,陈芝秀只好跟随他一同前来。到敦煌才发现情况远比陈芝秀想象得恶劣百倍。常年的风沙天气使得陈芝秀漂亮的衣服根本不实用,主食大都是又硬又干的面食,蔬菜、肉类极其匮乏。对常书鸿来说,有敦煌石窟的地方就是天堂,再困难都可以忍受。受到丈夫的感染,陈芝秀拿起画笔临摹石窟上的壁画。加上子女的陪伴,刚到兰州时的生活倒也幸福。可再高涨的热情都有消散的时候。新鲜劲一过,陈芝秀陷入挣扎之中。常书鸿忙于工作,对妻子关心不够,使得陈芝秀越来越无聊。更重要的是,陈芝秀的精致生活早已印在骨子里,即便到兰州也依旧打扮得美丽动人。她的这种行为令当地居民不解,常书鸿又缺少关心,此时的陈芝秀内心无比孤独。与孤独相比,孩子读书的问题更为严重。
陈芝秀想让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可敦煌离学校两百多公里,想让孩子上学,就要搬到酒泉居住。这一决定不出意外地被常书鸿拒绝,陈芝秀无法改变,对丈夫的不满越来越深。三、抛弃丈夫和子女,耽误儿子一生
常书鸿并不知道妻子的感情即将消耗殆尽,他还是像往常那样扑在工作上。一天,一个叫做赵忠清的年轻人找到他,交给他一封介绍信。原来赵忠清曾经是国民党军官,这次来是想让常书鸿安排工作。常书鸿发现赵忠清能说会道,安排下去的工作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欣赏之下直接让他担任副手。越是交往下去,常书鸿就越喜欢赵忠清,最后干脆将他介绍给夫人认识。
陈芝秀与赵忠清聊天时发现,原来他俩还是老乡,这下更有共同话题。赵忠清最擅长察言观色,一番交谈下来收获陈芝秀的信任。刚开始陈芝秀仅仅将赵忠清当做一个倾诉对象,常书鸿也希望赵忠清多与妻子交谈,排解妻子平日的寂寞。有了常书鸿的嘱托,赵忠清更加名正言顺地关怀陈芝秀。不知不觉中,两个人背着常书鸿频繁地约会,很快就确定恋人关系。陈芝秀一直想离开兰州,去一个发达城市过之前的生活。她明白常书鸿一定不会同意离婚,所以和赵忠清想出一个私奔的计划。听到妻子身体抱恙,常书鸿紧张之余感到抱歉,因为他没有时间陪妻子检查,便让赵忠清陪同。常书鸿的决定被陈芝秀提前预料,这正是私奔计划的一部分。她此行并非身体难受,而是要与赵忠清私奔。在常书鸿的目光中,二人渐行渐远。直到小徒弟拿来陈芝秀与赵忠清的情书,常书鸿才明白陈芝秀的计划,当即就骑马追赶妻子。可惜陈芝秀毫无踪影,常书鸿心急之下意外坠马晕倒,等到醒过来时就发现陈芝秀已经在报纸上刊登离婚启示。就这样,陈芝秀抛弃二十多年的丈夫,丢下一双儿女,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家。
考虑到繁忙的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常书鸿将大女儿常沙娜送到美国留学,把小儿子送到杭州老家交给亲戚照顾。虽然同样是离开父母,常沙娜的命运远好过常嘉陵。陈芝秀离开时,常沙娜可以生活自理,就被父亲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可常嘉陵年纪还小,需要人照顾,常书鸿只能将他送到杭州伯父家生活。四、陈芝秀的晚年生活
与赵忠清私奔后,在外漂泊二十多年的陈芝秀终于回到杭州。刚到杭州不久,陈芝秀轻松地就找到一份美术教师的工作。她的现任丈夫赵忠清人际关系不错,在朋友的介绍下很快就获得一份稳定工作。陈芝秀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每天换上喜欢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去上班。丈夫赵忠清对她呵护备至,让她重新找到恋爱的感觉。
这种日子若是持续下去,二人或许会成为后世爱情的典范。可惜的是,噩运降临得太快,陈芝秀都还来不及反应,她就被挤出上流社会。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军队节节溃败,不得已蒋介石下令撤退到台湾。作为国民党曾经的军官,原本赵忠清可以跟随国民党队伍一同撤退台湾。他考虑到陈芝秀对当前生活非常满意,赵忠清就放弃到台湾的机会,选择与陈芝秀共同在杭州度过余生。赵忠清毕竟在国民党阵营中做过对革命不利的事情,蒋介石撤退不久,赵忠清就为之前犯的罪付出代价,在杭州被捕入狱。一开始,看到丈夫被抓走陈芝秀以为是个简单的误会。等她明白前因后果时,陈芝秀知道或许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见不到他。
为了维持富家太太般的生活,陈芝秀强打起精神来到学校上课。随着陈芝秀来到学校的,还有周围同事对她的疏远。陈芝秀明白大家的顾及,更理解周围人的行为。可对当时的陈芝秀来说,上课、赚钱、保证活下去才是首要任务。令人遗憾的是,陈芝秀简单的愿望并没有实现。这句话宣布陈芝秀彻底没了工作,即便有心理准备,这一刻到来时还是有些难受。想着自己从小接触绘画,又具有巴黎的留学经历,失去一份工作不要紧,换一份就是了。万万没想到,此时的绘画圈子开始排斥陈芝秀。其一是因为赵忠清的身份,其二是她丢弃儿女的行为。事情发展到最后,陈芝秀的名字被视为抛夫弃子的代表。
后来听到赵忠清狱中病逝的消息,陈芝秀精神支柱瞬间崩塌。为了找到一份能够维持生活的工作,她重新起一个名字,伪造成普通妇女。无法继续从事热爱的绘画事业,陈芝秀只能找到一个佣人工作。单薄的薪水令陈芝秀难以维持正常生活,被逼无奈下嫁给一名工人。曾经意气风发的才女,最终沦为靠浆洗谋生的家庭主妇。没日没夜的工作,食不果腹的生活,这种日子令陈芝秀开始后悔曾经的决定。经过多方打听,她才联系上大女儿常沙娜。原本常沙娜对母亲充满恨意,直到自己做了母亲,才能理解当初陈芝秀的举动。常沙娜时常与她联系,甚至还偷偷到杭州来探望陈芝秀。为了让母亲生活好一些,还时常偷偷给陈芝秀汇钱。女儿的原谅令陈芝秀生活多了一些色彩,可她并不知道与前夫的儿子常嘉陵曾经擦肩而过。在一次外出时,常嘉陵与伯母碰到了衣衫褴褛的陈芝秀,当时伯母一再催促常嘉陵上前相认,结果他愤怒地说:“我不认识她,她不是我妈妈!”陈芝秀没看到近在咫尺的儿子,这次短暂的擦肩而过后,二人再无相见机会。年幼时母亲私奔,由于母亲的离开而得不到良好教育,这就是常嘉陵憎恨母亲的原因。陈芝秀的前半生无疑是幸福的,她的苦难是从抛夫弃子后才发生的。抛弃家庭确实是造成陈芝秀半生悲剧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常书鸿同样是罪魁祸首。
陈芝秀放弃精致的生活,从巴黎一路追随丈夫到重庆、敦煌,这背后足以看出她对常书鸿的爱。可在如何关心妻子的问题上,常书鸿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几次三番为了理想“抛妻弃子”,从这点来说是常书鸿放弃在先。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书鸿缺少对陈芝秀的理解、包容和交流,最终造成家庭的悲剧。若是常书鸿多与妻子交流,若是陈芝秀选择更合适的方式处理婚姻,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