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举行山南市民族工作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政务   2024-12-13 14:33   西藏  


12月1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丹增,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佛协秘书长巴桑次仁,介绍山南市民族工作发展成就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副处长旺青罗布主持。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副处长旺青罗布: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丹增先生,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佛协秘书长巴桑次仁先生向大家介绍山南市民族工作发展成就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藏媒体、自治区主要媒体和拉萨市、山南市新闻媒体的记者。


首先,请丹增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丹增: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山南市委、市政府,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山南市民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以王君正书记为班长的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将“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作为首要任务,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新成效。


山南市生活着藏、汉、回、门巴、珞巴族等29个民族35.4万各族群众,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以上,有5个人口较少民族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长期以来,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山南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夯实“五个基础”,有形有感有效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取得新成效,民族团结之花在雅砻大地常开长盛。目前,山南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市共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模范集体14个、模范个人22名;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12个,教育基地1个。今年9月,中共洛扎县拉郊乡党委和错那市麻麻乡1名干部分别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山南市的生动实践。


一方面是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的政治基础。成立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县两级民族工作协同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将民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市委全会、市委民族工作会议、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等,研究部署民族团结工作,制定并推进《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战略性任务 全面推进新时代山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落实落地,明确市、各县(市、区)财政每年分别安排1000万元、100万元,用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和为民办实事,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另一方面是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的思想基础。坚持把共有精神家园作为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大力实施“五个认同”增进工程,深入挖掘山南市民族团结的历史典故,制作《山南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汇编》,创作舞台剧《信-党的光辉照边疆》、民族团结歌曲《和谐乃东》等一批精品力作,生动反映各族群众共同走过的历史事实、共同生活的现实经历、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程,常态化举办“端午粽情中国节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等,通过“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山南专题展’”,用60余件文物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市二高将黄梅戏带进学生课堂、桑日县中学在校园内建造《道德经》大型铜刻雕塑等创新做法,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大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程,组织开展全市农牧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经验交流现场会,分类分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3386场次,覆盖群众20余万人次,实现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全面达标,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和“三科”统编教材全覆盖,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情感相融。


另外,我们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的社会基础。准确把握新时代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积极构建嵌入式生活环境,打造泽当城区“杜鹃苑”、乃东区“红星社区”等各民族嵌入式居住环境,打造天马国际商业中心8个民族、500余商户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目前,全市民族联姻家庭逐年增加,推动形成了血浓于水的民族关系。推动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先后赴香港、广州举办“盛世边疆·爱在山南”旅游营销暨招商引资推介会,邀请蒙曼、王濛、朱迅等到山南市参加旅游宣介活动,成功吸引上百家旅行商企业负责人和全国数10万网友关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七一”建党节在玉麦乡举行“同升爱国旗 共走团结路”庆祝活动,100多万网民网上观看直播。乃东区扎西曲登社区通过开办民宿、表演藏戏等方式吸引各地游客,让藏家小院成为展示和体验民族风俗的窗口,近两年累计接待游客4.1万人次,既促进群众增收,又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我们还不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夯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的物质基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品质,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泽贡高等级公路,复兴号飞驰在雅江两岸,结束了山南无高速公路、无铁路的历史,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23年,山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126元、2169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倍加珍惜今生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倍加珍视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同时,我们不断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夯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的法治基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山南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定》,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雅砻行”执法监督,依法保证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目前,市、县、乡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占90%以上,我市2名全国人大代表均为少数民族,历届政协委员绝大多数都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士。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置”,严格依法、公平公正处理涉民族因素的司法、信访等案件,坚决防止把涉及少数民族的一般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矛盾,避免一般问题扩大为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社会和谐稳定。广泛开展普法教育。依法设立“9·16”民族团结进步日,在山南报开辟“民族团结一家亲”专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人大代表以设岗定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雅砻行”活动,大力宣传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党委决策部署,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山南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我简要介绍这些,谢谢!


旺青罗布:

感谢丹增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示意,并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网记者:

请介绍一下山南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村(社区)中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谢谢。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佛协秘书长巴桑次仁: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近年来,我市以“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行动”为载体,积极倡导各民族“歌同唱、舞同跳、节同过”,努力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社会环境,逐步实现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以综治宣传月、“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月和各种节庆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拔河比赛、歌唱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2024年,开展活动近400场次。二是党员带头,增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所在村(社区)开展一对一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创新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七彩志愿服务”活动品牌。2024年,市县乡三级机关党员与村(社区)群众开展结对认亲活动达4.8万余人次。三是增进认同,建设精神家园。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平台,发挥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专干和村(社区)业余文化宣传队作用,组织群众开展“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创文明和谐村、社区”主题活动、“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读书会,组织村(社区)群众观看红色电影、学国歌唱国歌、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曲松、贡嘎、扎囊县分别召开了全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四是双向交流,增进民族团结。严格落实国家民委“三项计划”,深入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和“国情、区情、市情”教育,全年组织3批次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区外省市学习参观交流。组织藏戏团、文艺队赴区内外举办乡村旅游推介会,邀请外地游客通过住民宿、穿藏装、吃“古突”、看藏戏、打牛角、跳果谐等方式,体验当地生活,了解西藏传统文化,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五是为民解忧,强化基层治理。推行“党建+网格+数字治理”基层治理模式,优化设置网格,推选有责任心的居民担任网格员,向各族群众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践行“浦江经验”,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村(社区)优化设置“今日帮办员”服务窗口,实行社区代办员上门服务,用“自己跑”代替“群众跑”,累计办结民生事务120余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70余件。谢谢。


旺青罗布:

下面是本场的最后一个问题,请继续提问。


西藏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山南市是如何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谢谢。


巴桑次仁: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自2022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全面推进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工作,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民创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山南市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班负责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果及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工作,每年安排1000万资金专项用于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工作。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党组会和推进会、专题会等20余次,听取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先后制定《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战略性任务 全面推进新时代山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山南市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2021-2025年)》,确保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二是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定印发《山南市关于落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工程的实施方案》,创新开展“民族团结7+”(+健康、文艺、法律、科普、技能等)进社区、学校工作,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深入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持续开展“高原红石榴”少数民族参观团,每年组织基层干部、统战爱国人士、青少年学生、农牧民群众、寺庙僧尼到内地学习、参观、培训、就业等双向交流超过2万人次。三是全面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阵地作用。制定印发《关于在全市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阵地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民创成员单位建设教育阵地。加查县、琼结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阵地相继开馆,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基地。目前,全市成功建成民族团结主题公园8个、广场29个,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厅(基地)48个。四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坚持市县乡村一起抓、党政军警民一起创,加大重点行业、窗口单位等创建力度,将民族团结模范创建延伸到机关事业单位科室、学校班级、公安派出所、警务站、边防哨所、企业班组、居民小区、街道商铺中,让民族团结意识深入每个社会细胞。创新开展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行动、农牧区民族团结聚力行动、美丽边疆同心守护行动、民族团结进步“好居民”“好员工”“好邻居”“好大院”等行动,健全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和目标考核机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经费保障机制和民族团结示范单位、示范基地的评选命名表彰奖励机制,每三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树一批民族团结进步集体和个人,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激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以“军民鱼水情”“团结一家亲”“爱国支边行”为主题,打造边境红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组织相关单位积极赴北京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轮展工作,展示西藏人文风俗,让游客一站式打卡“雪域文化”;落实好中央、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谢谢。


旺青罗布:

感谢发言人,感谢各位媒体记者的参与和提问。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统编丨央金拉姆
校对丨旦增曲珍
审核丨格桑云旦


来源: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投稿邮箱:xzmzwxxzx@sina.com

西藏民委
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法律法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