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退去,蛇年来,送旧年,迎新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每一桌丰盛的佳肴,都承载着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它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是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那份永恒的“家”的味道。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家的过年餐桌上不能少的佳肴吧!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肆意吃喝的绝佳时期。春节的餐桌上总是摆满了各种丰盛的佳肴,各家不尽相同,而我家最为特色的便是我爸爸出品的凉拌猪耳朵和水煮鱼。先将猪头肉煮熟,待其冷却后切成薄片,加入盐、味精、鸡精、花椒、酱油、醋,以及少许白糖,混合均匀后加入小米辣、葱、蒜,最后放入熟油辣椒,多油少辣,拌匀即可。水煮鱼的做法则是先处理好鱼,将其片成鱼片,加入料酒等腌制一段时间,清洗干净后放入淀粉,混合均匀。起锅烧油,将姜、蒜、花椒、豆瓣酱、干辣椒等煸出香味,再加入水,水沸腾后依次加入鱼头,鱼排,鱼肉,起锅后淋上一层热油。如果想get同款美食就动起来吧!
在我家,香肠是春节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绝对主角,承载着满满的节日温情。
每到腊月,我就会催着爸妈开始张罗灌香肠。爸妈会特地跑到很远的乡镇上去买最新鲜的"土猪肉",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盐、糖、料酒、香料,搅拌均匀腌制入味。随后,借助工具将肉灌入肠衣,小心扎紧,一串串香肠便初具雏形,接下来就是我最爱的工作:灌好的香肠一串串地挂在竹竿上,架在柴火灶上方,柴火中会加入柏香枝和良姜的茎来增加香味,用烟熏火燎为其雕琢风味。这个过程会持续好多天,与爸妈一起,一边聊天一边控制火候,年味便也有了。
等到吃时煮熟,或切片或切段,晶莹剔透的油脂镶嵌在红润瘦肉间。入口,咸香瞬间在口腔弥漫,越嚼越香,儿时眼巴巴守着香肠出锅的场景也涌上心头。
这香肠,串起的是家的味道,是岁岁年年团圆的期盼 。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年夜饭则是这个节日中最具仪式感的时刻。在我家饭桌上,各种美食是必不可少的,热气腾腾的蒸饺,香甜软糯的糯米团,肥肉相接的五花肉,香气四溢的宫爆鸡丁,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鲜香美味的红烧鱼。
一大早,我妈就去市场上挑选一条一斤足量的鱼,带回家中刮鳞片,洗内脏,还要起锅烧油,烹调佐料,最后把鱼下锅,用的底料还是鲜美的火锅底料,到最后一条完整的红烧鱼就出炉了。
鱼与“余”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寓意着年年都有剩余的财富和粮食,生活富足有余。所以在我家年夜饭的餐桌上,鱼通常是整条烹饪的做法,因为这样象征着完整和团圆。又因为地处四川,吃辣的缘故,常见的做法多是红烧,而且在吃法上一般会保留鱼头和鱼尾,和年年有余相呼应。
虽然有鸡鸭鹅等等其他美味佳肴,但是鱼在我们家年夜饭中的地位都不可动摇。它不仅是是一道美味佳肴,也象征着阖家团圆,生活富足有余的美好寓意。
成电家园,作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独特视角、灵感碰撞、创新故事
都是推动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现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征集投稿
旨在汇聚大家的智慧与热情
共同记录、分享那些
发生在工作中的新鲜事、感人瞬间
或者值得传播的正能量
投稿邮箱:cddwddb@163.com
期待您的踊跃投稿
欢迎来稿
投稿邮箱(外网):cddwddb@163.com
来源:以上各车间
编辑:成都电务段融媒体工作室
初审:窦 凯
审核:周 超
签发:陈元挺
发布:成都电务段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