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和公元后究竟是如何划分的?

旅行   2024-11-10 21:35   河北  



    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两个词:公元前和公元。这两个词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某件事情发生的时间。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纪年法为公元纪年法,这是一种从西方传过来的纪年法,与我们的历史根本不吻合。

    公元纪年法开始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很多年了,那么在公元开始之前,我们的历史事件该如何记录呢?这就要用到公元前了。

    在公元纪年法还没有传入我国之前,人们是怎样计算的?公元纪年1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发展到哪个阶段了?

    纪年与历法

    秦始皇是在哪一年统一了六国?刘邦又是在哪一年打败了项羽?我们可以说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六国,汉五年刘邦战胜了项羽。

    但是这些记录只能作为一个个的时间点,并不能作为一条完整的时间线来使用,这种用皇帝名称来纪年的方法,并不算很好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又使用了天干地支纪年法,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为标记,形成了干支纪年法。

    但是干支纪年法最多能用六十年,六十年之后又是一个轮回,时间段也是无法准确地记录时间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干支纪年法也越来越不好用了。

    不过封建时代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概念都比较模糊,他们连活着都是问题,哪里还有机会考虑几百年前的事?

    他们只需要知道忠君爱国就可以了,因此干支纪年法完全够用。

    说到忠君爱国,为了让这些老百姓们记住当朝皇帝,这些皇帝们又想出了一个纪年方法。

    之前的皇帝们都是直接用名字来纪年的,比如始皇二十六年,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皇帝的年号“建元”。

    从此,汉武帝治下的人们便可以说“汉武帝五年”是建元六年。

    后世的皇帝们也纷纷效仿,于是便出现了唐太宗的贞观年间、唐玄宗的天宝年间。

    这些东西其实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纪年法,因为他们根本记不了多少年,真正能算纪年法的,或许只有使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法。

    虽然只能用六十年,但对于寿命比较短的古人来说,也算是够用了。

    但是到近代之后,干支纪年法出现了明显的缺陷,公元纪年法也就随之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谁发明了公元纪年?

    我们都知道,公园纪年法是西方人发明的,他们又是如何制作出这样一套精致的纪年法的?

    要想知道公元纪年法的来源,其实从它的名字里就可以做到。只需要搞清楚“公元”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在拉丁语中,公元叫“Anno Domini”,如果硬要给它翻译成中文就是“主的年代”。

    这个“主”是谁?当然是西方人信奉的耶稣基督了。

    很明显,公元纪年法的出现一定跟西方的宗教有很大关系,不然为啥叫这个名字?

    西方人也不是从公元1年开始使用公元纪年法的,因为在十六世纪之前,西方人普遍使用着另一种纪年法——儒略历。

    这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方法,从公元前45年1月1日正式开始施行,一直使用到了十六世纪。

    儒略历第二位发明者是罗马共和国中一个叫盖厄斯·儒略·凯撒的人,儒略历也正是因此而得名。

    儒略在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完成了这样一部历法,然后就在西方国家流行了一千七百年。

    直到公元1582年,意大利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里利乌斯通过改良自己的研究,改良了儒略历,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的公元纪年法。

    但是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宗教才是权力最大的一方。更改历法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少得了这些宗教的参与呢? 

    凯撒大帝的儒略历虽然已经无限接近现代的公元纪年,但是它还是有一定误差的。

    在儒略历中,一年是365.25天,而现在的平均一年是365.6422天。

    这种误差在短时间内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因此西方人一直到十六世纪才想起来更新历法。

    按照儒略历来计算的话,每128年就会出现一天的误差,每128年的春分日也就会出现一天的误差。

    到了十六世纪,这种误差已经积攒到十天了。

    也就是说,儒略历3月21日时,地球根本就不在春分点上,日照时间根本不对,这对于欧洲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欧洲的农业,那里的农民也是靠天吃饭,到了时候该干什么,都是按照历法规定好的。

    如果春分日出现了误差,农民们就会产生错觉,明明天气已经变暖,为什么还没到春分日?所以该不该把种子种下去呢?欧洲的农业因此产生了错乱。

    与此同时,欧洲的宗教也发现了不对劲,复活节怎么不见了?

    早在公元325年的时候,基督教全体主教会议中就规定:复活节的日期为春分后第一个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天。

    但是现在的春分日出现了问题,他们也不知道复活节该怎么过了。

    复活节是基督教中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基督教的其他节日都要根据复活节来推算。

    因此自从春分日出了问题之后,不光是复活节,全年的所有节日都乱成了一锅粥,这让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也感到十分棘手,于是他发动了全体教徒的力量一起来解决这件事。

    教皇和各位主教寻找了很多办法,最终锁定了里利乌斯的这份提案,并且将这种历法称为格里历。

    格里历开始实行的那一天本来是儒略历的十月四日,但是在格里历中却改为了十月十五日,也就是把春分日差出来的那十天给删掉了。

    我国的公元纪年

    格里历经过教会的推广,很快便在欧洲实行起来,不久后也传到了美洲。清朝康熙年间传教士的到来,也将格里历带进了中国。

    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民间约定俗成的历法还不是这几个传教士能撼动的。

    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公元纪年法才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历史学家们通过推算,找到公元一年在我们国家时间线上的位置。

    那一年正是西汉汉平帝元始元年,他是西汉的最后一位皇帝,继位时年仅十岁,而且继位后不久便发生了王莽篡汉。 

    在里利乌斯的格里历中,公元1年代表着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而在中国,这已经是西汉最后的时光了。

    因此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会经常用到公元前这个词,谁让咱们中国的历史这么长呢?光西汉就有两百一十年的历史,更别说前面那五百年的春秋战国了。

NASA探索者
由NASA爱好者维护的天文,航空,航天,科普自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