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三川玲,这里是我的私人小号,写一些生活小事。有时候朋友圈写长了,可以顺一顺成为文章的,就搬到这里来。
如果想看教育啊、阅读啊、写作啊的文章,请移步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那里写得颇为认真。
我发现各国人民都被疫情改变了生活方式,去年去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老师们好些搬去首都附近的小城住了,有事坐火车回来一趟。
这次在葡萄牙,听说因为线上工作,节省了通勤时间和油费,有些公司居然一周只上四天班了。
伦敦来的朋友跟我说,伦敦的公司现在普遍上三天班,另外两天是在家里上。
是呢,三年疫情,能够把大部分行业都逼出线上的工作方式吧。
我自己的生活也有巨大的改变。我基本上没有去过菜市场了,每天早上起床在床上点完小象超市(原美团超市)的菜再去刷牙。一天的菜就算买完啦。一月一次那种大采购,是在山姆的线上完成的。我有点不太习惯逛线下超市,总有一种怎么这么浪费时间的感觉。
当然,生机勃勃的菜市场我还是喜欢逛的。每次回合川看我妈,早晨就是出去吃羊肉粉和逛菜市场。但是北京基本上是既没有举步可达的吃惯的早餐店,菜市场也关得差不多了。我有时候打车,遇到过好几个菜场老板转型开滴滴的。
童书妈妈一周也只线下办公一天,那就是每周三。大家还懒得来,其实活也没有少干,都在线上工作着。这一天我规定迟到早退缺席等都得请大家吃午餐或者下午茶,这大家还比较容易做到。比较难做到的是要早九晚五,大家现在到线下如果办完事就想马上回家,仿佛有个隐形的声音在催一样。
但坚持来几周,大家知道,同事们肯定这天在,全天都在的之后,这是心理上肯定了,就会互相去串门交流,经常会笑眯眯过来跟我说他们又想出什么妙招了。那种创意是在没有确切目的的情况下能够出来的。
我五年前曾经来过一次里斯本旁边的小城Ericiera,今年又来,发现这里逆势成长。我自己住的这个房子,五年前还是一片荒地,现在不但建了起来,旁边也建了一连串漂亮的房子。左边是德国移民搬来的,右边是美国搬来的。不仅这个房子附近这样,村里好几个地方都这样。于是这个村里有了面包房,超市、咖啡馆,整个村涨了一倍。
葡萄牙的朋友说,这几年葡萄牙的房产一直在上涨,有些涨了两倍三倍。有点前些年中国房产那样的意思。为什么呢?葡萄牙以前是个养老圣地,也是欧美度假的后花园:气候宜人冬天不冷到处绿叶鲜花,夏天不热,不用装空调;物价不贵,相当于我国三线城市;美食非常精彩,这里的海鲜是在冷的海水里面长大的,口感非常好。
对于那种只要有wifi就能工作的职业来说,全世界在哪里工作不是工作,拿着北京伦敦的工资,享受着南欧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吃着海鲜的生活谁不爱啊。
疫情实实在在让逃离北上广变成了现实。童书妈妈有一对同事搬去了清迈,还继续当着线上的写作老师,自己用北京公寓的租金租了别墅住着,还买了一块地开始建房子。
我的朋友也指着葡萄牙的一个海边的山谷说,我们多找一些朋友来这里住起来,开餐馆、办学校、建图书馆等等,多好。我说,有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学校,一个家庭就是留得住的了。
我很喜欢旅行,旅行能够让我看见世界的活法不单一而且多姿多彩,五年后再来葡萄牙的这次旅行,也让我看见世界的活法在进步。没有人一定要被一种活法束缚毫无选择。
我们有机会做选择,我们有责任过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自由。
我也是百万教育博主,读写教育实践者,教过6万名孩子学习阅读写作,培养过5000名写作导师。如果你对教育、阅读写作感兴趣,可以移步到我的大号“童书妈妈三川玲”,扫这个二维码你会进入我创办的全支持教育群,这个群每周会分享:读写知识、读写课程、教育新知等等,欢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