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过新年是要走亲的。
走亲,无非是亲戚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固然热闹,但热闹的背后又滋生出一些烦恼。
比如皮孩子走亲。
皮孩子指调皮捣蛋不懂文明礼貌的儿童,至于为什么“不懂”大约有仨原因:
其一,是家长不讲究,孩子跟着学,所谓“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结果。
其二,家长没教他,觉得他还小,总想着“树大自然直”。
其三,家长教的方式不对,没有效果。
这样的皮孩子走亲,就来了麻烦。
首先,皮孩子的到来可能惹得主人家里人烦,比如皮孩子不讲卫生到处乱抹乱画,穿着鞋子在沙发上蹦跳,皮孩子大声喧哗吵闹。
其次,皮孩子的所作所为可能让自己的家长觉得不好意思,这样的家长还是有一定素质的,就怕有的家长觉得无所谓——他还是一个小孩子。
皮孩子惹出麻烦后,会有两种后果。
其一,主人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但心里反感。
其二,被主人家的孩子教训。
有个皮孩子去走亲,进门连门也不敲就窜到表姐的房间里,大声嚷嚷。表姐还没起床,衣服也没穿,气得吵皮孩子,甚至把他提溜出房间。
皮孩子号啕大哭。表姐的爸爸不愿意了,嫌姑娘不让着表弟
表姐也委屈,为什么要让,明明是他做得不对,我为什么要让。
他还是个小孩,你跟小孩计较什么?
他还小。这好像是一个理直气壮的借口。
皮孩子就是在“他还小”这个金钟罩的庇护下,一直皮着的。
就表姐这件事上,若一直没有人告诉他“不能随便进别人的房间,尤其是卧室”他很可能一直不知道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节,长大后的他也很可能一直没有边界感。
所以,表姐的做法不仅是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更是直接教育皮孩子走亲访友的礼节,方式可能稍微简单粗暴了一些,这大概也是表姐爸爸生气的原因,但表姐毕竟也还是个上大学的孩子,还没有练就喜怒不形于色的所谓的“懂事”。
很多人为了亲情为了面子而不讲规则,和稀泥,就是所谓的“圆滑”。但年轻人不接受这种处世方式,也是一种勇气,不应该被责怪。
家长应该在分清是非的前提下,才可以跟孩子委婉地沟通是否可以改变一下对待皮孩子亲戚的方式。
皮孩子走亲,对他的亲戚来说来说可能就是如临大敌,所以家有皮孩子的家长,心里应该有个底,提前给皮孩子打个预防针:
你得老实点儿啊,小心被你大表姐二表哥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