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建村始于北宋之前,石臼之名因有两说:
一是村后有大片裸露的花岗岩,其上遍布碓臼状穴而得名;二是南宋时代,岳飞部将李宝破金屯兵于此,曾用“石臼”杵米而得名。
清朝中叶,石臼所已与上海、芜湖、连云港通航。清康熙朝“开海禁”后,石臼商贾往来,舟船云集,渐成商埠重地。
民国初期,石臼有各种商号70余家,旅店30多家,小店铺百余户。
民国中期,石臼成为鲁东南沿海主要通商口岸和物资集散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石臼镇有西门外、金沟两处大市场,商业、饮食业发达,钱庄也很多。
——摘自《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日照古镇名村》
2025年元月初周末,我和两个朋友去石臼有事,车子沿着北京路—黄海三路—海滨三路—黄海一路行驶。
我看着车窗外那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街景,说好久没来石臼了,并开玩笑道,自从家门口有了日照顶流万象汇,别的地方吸引力都不大了。
一直工作和生活在石臼的朋友则笑嘻嘻地说:
俺试着在石臼住着很方便,这来饭店多,什么好吃的都有,俺离市场也近,平时来了客户就去石臼市场买点海鲜煮煮吃,真好。
确实真好,石臼的饭店很多,似乎每条路上都有饭店云集的一段。
另外,朋友单位与石臼市场不到二百米的距离,而石臼利群也在一条线上的不远处。
车子行驶到原友谊商店的位置时,一圈高高的围挡遮住了我的视线,围挡里面有个挖掘机的大爪高举着,我惊讶地问这里拆了么,是要建新的商场么,朋友说听说要建个大公园。
建个街心公园,宜当。
石臼这一片的公园似乎不多,日照的老城区有个海曲公园,新市区有个银河公园,开发区有个中心公园,烟火气息不亚于任何一个片区的石臼,好像真缺了个大型街心公园。
但是,但是,朋友的“听说”也只是听说,我从网上搜了搜,那块区域大约还是大型商超用地。
石臼闹市区的大型商超也有个,石臼瑞泰国际商城,就是我们常说的“石臼利群”,大约三五年前,瑞泰商城里面也开了家电影院,电影院的开业,让这个商业综合体的服务设施齐全和时尚了许多。
但开业于2006年的石臼利群与九十年代成立的海纳商城及八十年代友谊商店相比,纯属于小字辈了。友谊商店和海纳商城,也曾是许多老城区的日照人(尤其女性)奔赴石臼的最重要动力。
我记得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美甲,就是在海纳商城商圈,距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那年春节左右,我跑去将自己的十个指甲染成了蓝色,中间画着白色的小花,艳丽极了,开心极了,虽然被人称为“妖怪”。
逛友谊商店或者海纳商城,买衣服或者鞋子,也曾是那个年代爱美的我常干的事情。没有电商的年代,即便路程稍远,也丝毫人们不影响购物的狂热。老城区的百货大楼,石臼的友谊商店、海纳商城,哪个爱美的女性不曾逛过呢。
另外一个那时让我们时常去石臼的原因,是去喝喜酒。
碧波大酒店、怡然大酒店、海天大酒店,都曾是我们喝过喜酒的地方,那时候港务局的职工结婚喜宴,大约都在这些酒店,我们单位同事与港务局联姻不少。
后来,去石臼的次数渐渐少了。
概因新老城区,尤其新市区的大型商超越来越多,友谊商店及海纳商城逐渐失去吸引力,更因网购风靡电商崛起,人们逐渐变得不爱出门逛,更不爱出远点儿的门逛,所以石臼利群开业,我几乎没去过,唯一的一次就是它的影院开业时,过去看了场电影,已是多年后。
一些大型酒店也衰败了许多。
怡然酒店的自助火锅,曾是我们那个年代年轻人请客的高调之场所,大老远地跑石臼怡然酒店吃自助火锅,必是有其金贵之处。但不知哪年起,它没了(更名了),不复曾经的日中天。
但是,这不影响石臼的饭店仍旧不少,甚至更多了,只是变得小巧而有特色了。记得有一年我们在石臼海滨几路施工,加班时几乎吃遍了那条路上的饭馆子,那几条路上就不缺吃的。
所以,我那朋友说住在石臼很方便。
确实很方便,有浓浓的烟火气息,但现在每去一次都觉得它旧和破,就像到了日照老城区的兴海路、日照路、望海路等,像女人压在箱底多年的旧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