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伦·图灵 (Alan Turing, 1912–1954)
艾伦·图灵出生于英国伦敦,早年展现出数学天赋。他在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并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学位。他提出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为现代计算理论奠定基础。
- 图灵机: 这是他最厉害的“武功秘籍”,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想象一下,没有图灵机,就没有我们今天用的电脑、手机,更别提刷抖音、玩游戏了!🤣 - 图灵测试:这是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就像金庸小说里的“华山论剑”,高手过招,一较高下
。 - 破译 Enigma 密码:二战期间,图灵破译了德军的 Enigma 密码,扭转了战局,堪称现实版“007”!😎
图灵的思想总是走在时代前面,就像《天龙八部》里的逍遥派,不拘泥于传统,追求自由和创新。 他一生都在探索科学的奥秘,即使遭受不公待遇,也从未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奇闻轶事:
图灵喜欢长跑,差点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
2. 冯·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
冯·诺依曼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是一个数学天才,年幼时就能快速计算复杂问题。他在数学、物理和经济学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尤其以其提出的“冯·诺依曼架构”闻名,为现代计算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还在曼哈顿计划中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发。
3. 约翰·麦卡锡 (John McCarthy, 1927–2011)
麦卡锡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早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数学。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并发明了LISP编程语言,这是AI研究的基础语言之一。他还创建了多个AI研究实验室,并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早期发展。
提出“人工智能”概念:1956年,麦卡锡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的诞生 。
发明 Lisp 语言:Lisp 语言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编程语言,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
分时操作系统:他参与开发了最早的分时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
麦卡锡很早就预见了人工智能的潜力,并为之奋斗终生。他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奇闻轶事:
4. 克劳德·香农 (Claude Shannon, 1916–2001)
香农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他在1948年发表了奠基性的《通信的数学理论》,提出了信息论的核心概念,并定义了“比特”作为信息的基本单位。他还是一位发明家,设计了各种数学游戏和机械装置。
信息论:香农创立了信息论,为信息编码、传输和处理提供了理论框架 。
数字通信:他的研究成果为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数字电路设计:他对数字电路设计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香农善于将复杂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 rigorous 的分析。他将数学、工程学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奇闻轶事:
5. 唐纳德·克努特 (Donald Knuth, 1938–)
克努特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从小热爱数学和音乐。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算法领域的权威。他的代表作《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是一部经典著作,奠定了算法分析的科学基础。他还开发了排版系统TeX,为学术出版作出重大贡献。克努特现已退休,但仍然活跃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和写作中。
6. 马文·明斯基 (Marvin Minsky, 1927–2016)
明斯基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哈佛大学学习数学,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学位。他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创立了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并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框架理论”。他还设计了早期的神经网络模型,对认知科学与机器人学有重要影响。
框架理论:他提出了框架理论,认为知识是以框架的形式存储在人脑中的。
人工智能研究:他对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认知科学:他的研究成果对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斯基敢于挑战传统观念,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他将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哲学等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研究人工智能。
奇闻轶事:
7. 杰弗里·辛顿 (Geoffrey Hinton, 1947–)
辛顿出生于英国伦敦,后在剑桥大学学习实验心理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是深度学习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为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奠定基础。他发明了反向传播算法,并在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领域取得突破。因在神经网络方面的贡献,辛顿获得了 2018 年图灵奖 。
2024 年,他与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Hopfield)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反向传播算法:他提出了反向传播算法,使得训练多层神经网络成为可能。
深度学习:他推动了深度学习的复兴和发展,使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突破。
辛顿在深度学习领域坚持了数十年,最终取得了成功。他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推动深度学习的发展。
奇闻轶事:
8. 杨立昆 (Yann LeCun, 1960–)
杨立昆出生于法国巴黎,在巴黎第六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是卷积神经网络的发明者之一,为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普及做出重要贡献。他曾在AT&T实验室和Facebook AI实验室工作,推动了AI技术的落地。
杨立昆目前是纽约大学教授,并担任Meta(原Facebook)首席AI科学家。
2018 年杨立昆与约书亚・本希奥以及杰弗里・辛顿共同获得计算机学界最高奖项 —— 图灵奖。
9. 吴恩达 (Andrew Ng, 1976–)
安德鲁·吴出生于英国伦敦,后移居香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是深度学习领域的专家,也是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他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化和应用化。安德鲁·吴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并致力于AI在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宁犀牛分享
宁犀牛每周会举行一场线上免费分享,分享编程、数学、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帮助3-9年级的同学更好地理解学习,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及家长们参加。
添加下方微信,我拉您进分享群。
往期精选:
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为什么辅导孩子作业总容易情绪失控
“当世最聪明的人”史蒂芬·沃尔弗拉姆:Mathematica、Wolfram Alpha与Wolfram语言
AI时代下的教育焦虑及应对之道 ——北大×腾讯:AI+教育思想沙龙启示
调用 Qwen-Max 模型api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解构教育不可能三角
教育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为未来铺路 宁犀牛详解:机遇与挑战
新晋诺奖得主辛顿教授Hinton的AI预言:未来十年,我们会见证什么奇迹?
谷歌前CEO施密特谈AI时代年轻人的生存指南:Python+分析与批判性思维
AI不会取代老师!谷歌大脑之父Jeff Dean详解教育新范式
“卡脖子”下的专业调整,高校专业大洗牌:工科“瘦身”新工科“扩容”
2024高校预算经费TOP50出炉!解密高校财务:资金来源与预算分析
人工智能+教育➡️宁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