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鹰架:从消耗意志力到刻意游戏

文摘   2024-12-08 20:06   辽宁  

您好,欢迎来到宁犀牛👋 深耕教育+人工智能领域🌟

一直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

如何培养未来真正需要的核心能力?🤔

2009年一个"要身高没身高,要力量没力量"、被球探嗤之以鼻的"废柴"年轻球员在多年后,赢得了四个NBA总冠军,其中一次总决赛FMVP,两次常规赛MVP,并且超越乔丹成为了NBA历史上每分钟得分最多的球员。🏀

他是改变了篮球这项运动的人。

一代传奇,斯蒂芬·库里,以其匪夷所思的投射能力和比赛影响力,彻底改写了篮球的规则。他的成功故事不仅仅是天赋的胜利,更是一场科学化训练的奇迹。

而这背后有一位其低调却极具远见的导师——布兰登·佩恩。


《隐藏的潜能:实现更大成就的科学》的作者亚当·格兰特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发现:布兰登·佩恩独特的训练理念——"刻意游戏",成为了库里成功的关键密码 。🔑


从意志力到刻意游戏

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在研究中发现,自律并非靠强大的意志力支撑,而是通过调整环境来减少内耗。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著名的"棉花糖测试"。这个经典实验最近又获得了新的证实:那些能够延迟享受棉花糖的孩子,在后来的学术考试中往往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些成功的孩子并非意志力超群,而是懂得为自己搭建"鹰架"——有的遮住眼睛,有的把玩棉花糖,把等待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游戏。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自律的人往往是最少需要克制自己的人。
这就是传统“刻意练习”的弊端——太!消!耗!意!志!力! 😭  而“刻意游戏”则另辟蹊径,它将复杂的任务拆解成更简单的部分,并融入游戏的乐趣,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技能。😄

这种方法论,正是布兰登为库里量身打造的训练哲学核心:将刻意练习与自由游戏结合,设计出充满趣味的刻意游戏

布兰登通过这种方法,让库里从繁琐、重复的训练中解放出来。他并未试图减少训练的痛苦,而是重新设计练习,让运动员主动参与,甚至享受挑战的过程。💪

 他设计了各种有趣的游戏,比如“二十一分”,要求库里在一分钟内通过三分球、跳投和上篮获得21分,每次投篮后还要冲刺到球场中央。 🏃‍♂️  这种游戏不仅提高了库里的投篮技巧,还增强了他的体能和意志力。

刻意游戏,本质上是一种将严格训练与趣味游戏融为一体的结构化活动。就像孔子所说的,让学习者从"知之"上升到"乐之"的境界。


交错学习与多样化挑战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当学习者交替使用不同技能时,他们的进步速度更快。比如绘画时交替使用粗细不同的画笔,数学学习中混合代数和几何的题目,都会更有效果。

这种方法被称为“交错学习”。

布兰登深谙此道,他让库里每隔20分钟切换一次训练项目,将复杂的技能拆解成小任务,从而让库里在不知不觉中精进。

这样的训练不仅激发了库里的动力,还赋予他全方位的篮球技能。库里在赛场上的精准三分和灵活移动,正是这种多样化训练的成果。他的对手已不再是场上的任何人,而是昨日的自己。


刻意游戏的哲学智慧

哲学家尼采曾说:“凡是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但布兰登的哲学更温和也更高效:与其用意志力硬撑,倒不如让过程变得有趣

他为库里搭建了鹰架,让困难变得易于攀爬。这种智慧不仅适用于篮球训练,也能延展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常面临枯燥的任务。如果能通过环境设计或流程改造,将这些任务转化为游戏或挑战,会更容易完成目标。

经典畅销书《游戏化思维》中的观点提到,游戏不仅激发热情,还能提高专注力和效率。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教学做合一"——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做中学、玩中练、乐中进。


热爱是最好的动力

人们对任务的热爱可以掩盖其中的不快,但热爱并非万能药。

布兰登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从不强迫球员接受训练,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内在动力。库里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并非总是最强的那一个,但我会努力成为最好的那一个。”

库里的故事,映射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搭建自己的鹰架,让自己无需依赖意志力而持续进步。

成长,不是争当最好,而是追求更好。

在布兰登的刻意游戏中,库里从一个“废柴”成长为篮球传奇。正如歌手艾略特·史密斯所唱:“You're only trying to find your way out。”成长本身,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不是每一次刻意练习都带来进步,但每一次刻意游戏都在成就更好的自己!

宁犀牛分享

宁犀牛每周会举行一场线上免费分享,分享编程、数学、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帮助3-9年级的同学更好地理解学习,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及家长们参加。

添加下方微信,我拉您进分享群。

往期精选:

调用 Qwen-Max 模型api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解构教育不可能三角

教育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为未来铺路 宁犀牛详解:机遇与挑战

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大卫·耶格尔:激励、挑战与反思

新晋诺奖得主辛顿教授Hinton的AI预言:未来十年,我们会见证什么奇迹?

谷歌前CEO施密特谈AI时代年轻人的生存指南:Python+分析与批判性思维

黄仁勋:我不断学习

AI不会取代老师!谷歌大脑之父Jeff Dean详解教育新范式

彭凯平:内耗时代如何培养拥有幸福感的孩子

陶哲轩:数学的新时代,AI解锁未知,数学家引领未来

数学家竟是人工智能时代下最好的职业?港大教授非常推荐

史上公认最具天赋的9位数学家

直觉修正:从杨振宁的“学习秘籍”到如何启发AI研究

“卡脖子”下的专业调整,高校专业大洗牌:工科“瘦身”新工科“扩容”

破解应试教育密码:6大科学方法助你成绩飙升

实测Meta最新开源模型——LLaMA 3.1,能力惊人!

Geogebra软件免安装下载链接地址分享

2024高校预算经费TOP50出炉!解密高校财务:资金来源与预算分析

理解985高校强基破格录取政策:数学的重要性

一个表格看懂2024强基计划!37所高校核心摘要


人工智能/教育➡️宁犀牛

宁犀牛
人工智能|教育|数学|Pytho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