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男孩父亲,我为什么强烈推荐这篇"不开窍男孩父母自救指南"

文摘   2024-11-07 21:06   北京  

"不是所有的教育问题都需要解决,有时候,时间就是最好的答案。"

作为一个10岁男孩的父亲,同时也是一名深耕家庭教育多年的内容创作者,我最近读到了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一位妈妈,被10岁儿子气出结节,之后彻底顿悟,总结了一份不开窍男孩妈妈的自救指南。

读完作者的观点后,我想说,这位妈妈的经历,跟不开窍男孩的爸爸,以及身边众多男孩父母的困扰如出一辙:

嗓门越来越大,头发越来越少,形象越来越粗犷,心脏越来越脆弱,生活质量也直线下降,情绪能量越来越低。

而作者在经历"放手"后的意外收获,更是印证了我多年来对男孩教育的诸多思考。这让我忍不住想分享一些个人感悟,希望能为同样在该育儿路上奋斗的父母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1

男孩教育中的共同困境

记得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我就开始为他的教育焦虑不已。他的注意力总是无法集中,作业很难启动,启动了也是永远写不完,而且动不动就跟同学打闹。当时的我,和文中的那位妈妈一样,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老师打来电话。每次开家长会,我都像是去领"通缉令"一样忐忑。

我深深理解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情,也体会过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焦躁。每每看到女孩子们乖巧听话、成绩优异,再看看自己调皮捣蛋的儿子,那种复杂的心情确实难以平复。

这种焦虑,在当今社会尤为普遍。我们这些家长,往往陷入了一个误区:用成人的标准和期待来评判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希望看到即时的改变和进步,却忽视了成长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反而容易适得其反,不仅影响了亲子关系,也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2

顺应天性,找到男孩的学习密码

作为一个经常研究儿童心理学的父亲,我对男孩大脑发育的特点有着深入的了解。除了文中提到的多巴胺、睾酮水平的差异外,研究表明,男孩的空间感知能力往往强于语言能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更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

举个例子,我的儿子在学习分数时总是一筹莫展,但当我带着他用乐高积木来演示分数概念时,他竟然很快就理解了。后来,我们又尝试用篮球训练来学习数学,用编程游戏来提升逻辑思维,效果都出人意料地好。

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与其强迫他安静坐着,不如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式

男孩天生好动、爱玩、注意力分散,这些特质并非缺陷,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够因势利导,将这些特质转化为学习的助力,反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放下焦虑,学会耐心等待

文中提到的"婴儿式育儿"概念让我想起一个深刻的教训。

还记得儿子学自行车时,我曾急躁地想让他一次性掌握,结果不仅没教会,反而让他对骑车产生了恐惧。后来我改变策略,像对待他学走路时那样,不急不躁,给予鼓励和支持。没想到短短两周,他就能自如地骑行了。

这让我明白,教育如同园艺,不能拔苗助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我们需要做的是耐心等待、适时引导。就像文中那位妈妈所经历的,当她放下执念后,孩子反而有了意想不到的进步。

我的经验是,当遇到棘手的教育问题时,不妨先退一步,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比如在作业问题上,与其整天催促检查,不如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其盯着分数焦虑,不如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4

父母自我修炼的关键作用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儿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大发雷霆。事后冷静下来,我问自己:"究竟是孩子需要改变,还是我的期待需要调整?"这个问题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特别认同文章中"放下执念"的观点。去年暑假,我尝试着放松了对儿子的管制,让他自己安排时间。没想到他不仅按时完成了作业,还自发地学习了编程,这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这个经历让我明白,有时候,放手不是放任,而是给予信任和成长的空间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情商和智慧。当我开始学会控制情绪,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我惊喜地发现,亲子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教育效果也随之提升。

5

父母角色的互补之道

作为男孩的父亲,我想补充一点文中没有详细展开的内容——父母角色的互补性在男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母亲往往倾向于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管教,而父亲则更可能以同性的视角理解和引导男孩。

比如,当儿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作为父亲的我能更好地理解男孩之间的竞争心理,从而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而母亲则会从情感的角度去开导他,教会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种互补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同时,我发现父亲在男孩教育中具有独特的示范作用。儿子经常会模仿我的行为举止,这让我意识到,与其不断说教,不如做好榜样。

当我静下心来看书时,他也会不知不觉地拿起书本;当我保持运动习惯时,他也会主动要求和我一起锻炼。

写在最后

原文给了一个具体的不开窍男孩的行动指南,我这样也在此基础上,结合我自己多年的实践和观察,总结了一个《新不开窍男孩的行动指南》

  1. 多观察少干预 - 给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 等待胜过批评 - 相信时间的力量,给予适度引导而非急于改变
  3. 过程重于结果 - 关注每一步进步,而不是盯着最终成绩
  4. 理解先于纠正 - 先懂得男孩的天性,再思考如何因材施教
  5. 陪伴代替控制 - 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指挥官
  6. 内在成长比外在表现更重要 - 父母要先修炼自己的心态,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

这些准则的核心是:父母要学会放下焦虑,既给予孩子成长的耐心,也给予自己转变的时间。教育不是一场竞赛,而是共同成长的旅程

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不是改变孩子,而是学会接纳、等待和陪伴。毕竟,每个男孩都是一颗种子,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然后相信他终将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宝爸思维
分享家庭教育、儿童成长方面的学习与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