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30强!广西一地撤地设市30周年成绩亮眼

时事   2024-10-22 21:17   广西  

“钦州市撤地设市30年,不仅是钦州港口建设、向海经济从零起步到茁壮成长的30年,更是钦州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30年。”10月21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九场),介绍钦州市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钦州篇章——钦州市撤地设市30周年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新闻发布会现场。


1994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钦州地区、撤销县级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同年10月28日地级钦州市挂牌成立。30年来,钦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94的70.12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1961.29亿元,年均增长9.9%;人均生产总值从1994年的2368元跃升至2023年的59125元,年均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从53.8∶21.4∶24.8优化为18∶32.9∶49.1,产业结构的主基调由一产为主调整为二三产引领,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港口建设实现跨越



1994年,钦州港只有两个万吨级码头,经过30年的发展,钦州港一跃成为可供30万吨级油轮靠泊、20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通航的大型港口,建成运营集装箱航线达70条,货物通达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518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升至全国沿海集装箱港口前10强、全球集装箱大港前30强。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94年的12.2万吨,到2007年突破1000万吨,再到2018年突破1亿吨,预计今年将突破2亿吨。



如今,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正抓紧建设,世界级运河雄姿初显。平陆运河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2026年年底建成通航后,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可从西江内河港口直通我国沿海港口和东南亚主要港口,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向海经济发展壮大



30年来,钦州主动融入和服务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先后引进了中国石油、中粮集团、中国船舶、国投集团、上海华谊、浙江恒逸、印尼金光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逐步搭建起绿色石化、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木材及纤维加工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目前,钦州市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有4家,临港工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在建10个百亿级工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800亿元。


资料图:一艘集装箱巨轮正缓缓靠泊钦州港集装箱码头。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 摄


对外开放取得突破



钦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94年的0.32亿美元提升到2023年的108.1亿美元,增长337.8倍。2008年以来,钦州先后获批设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钦州综合保税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沿边临港产业园区钦州产业园等国家级开放开发平台,成为全国国家级开放开发平台最多的设区市之一。

依托这些平台,钦州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合作,引进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东盟传统优势产业项目,构建燕窝、榴莲等跨境合作产业链,建成运营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中国—东盟(钦州)水果交易中心,获国家认定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023年,钦州港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达5841万吨,同比增长31.6%;进出口总值突破1800亿元。


图为航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云广 摄


民生福祉日益改善



30年来,累计民生支出超2500亿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主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90.53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3平方米;建成3所普通高等院校、8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6家三甲医院;全市空气质量保持全区前列,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钦州市相继荣获“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2023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779元、19311元,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据了解,钦州港是1994年建成启用了两个万吨级起步码头后,正式开港的,这与钦州撤地建市的时间几乎同步,请问,钦州是如何将钦州港打造成为国际陆海新通道门户港?


答:1994年,2个万吨级起步泊位建成投用,结束了钦州“有海无港”的历史。1997年,钦州港成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钦州港被列为全国地区性重要港口。2019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钦州港被定位为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2023年,钦州港进入全球集装箱大港前30强。三十年来,钦州坚持做好这几件事:


强基础,持续提升港口能级。钦州坚持围绕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港口建设,建成一批高能级港航基础设施。目前,已建成89个泊位,其中,4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建成4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及航道、15万吨级集装箱航道扩建工程、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标志性项目,推动钦州港进入全国最大装卸能力港口第一方阵。


扩网络,持续织密班列航线。钦州围绕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搭建内联外通、海铁联运网络通道,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枢纽。对内,开通前往西部的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班列网络覆盖西南中南华北地区18个省份73个城市156个站点。对外,不断加密内外贸集装箱航线,开通运营航线70条,包括至北美、南美、非洲等远洋航线,实现全球主要港口全覆盖。


拓功能,推动物流港向贸易港升级钦州不断完善港口口岸功能,先后获批设立国家进口水果、肉类、毛燕、活牛、酒类、粮食、整车、木材等进口商品指定口岸。为加快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大宗商品贸易,钦州建设运营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中国—东盟(钦州)水果交易中心,落地南方首个锰硅合金交割库。2023年,以钦州港为支撑的国际国内贸易额突破2200亿元。


提效率,优化港航服务综合水平。钦州围绕高效率、低成本,实施降费优服提效专项行动,开展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集成改革、铁路集装箱“一箱到底”、多式联运“一站式”“一单制”等改革创新,全面解决了钦州港口岸通关环节痛点、堵点。2023年,钦州港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56.81小时,比2017年全年的267.44小时压缩78.76%;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44小时,比2017年全年的43.55小时压缩96.68%;进口环节10项中介收费较2019年降低47%,出口环节12项中介收费降低36%,钦州港综合物流成本和通关效率进入全国主要港口先进行列。中远海运、中谷物流等国际航运物流企业入驻钦州港,钦州港已经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贸易、产业等全方位资源集聚的重要枢纽。


问: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成后,将打通广西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未来,广西乃至西南地区货物通过这条江海联运大通道从钦州港出海。请您介绍一下,钦州市如何服务保障平陆运河建设,持续放大平陆运河的溢出带动效应?


答: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交通强国建设标志性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大运河。建设平陆运河,事关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发展、江海联运、向海图强,事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方长远发展。服务保障平陆运河建设,放大平陆运河的溢出效应,是中央、自治区赋予钦州的重要使命任务。钦州市主要从两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高效服务保障平陆运河建设。钦州坚持把平陆运河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头等项目、头号工程,成立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搬迁、群众安置、堆存场租地、土石方综合利用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目前,全面完成红线内征地搬迁任务,群众集中安置点建设稳步推进,6所回(迁)建学校如期建成,城区6座保通桥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沿线交通组织、防汛防洪等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同时,钦州以运河为“媒”,成功申办第九届河口海岸国际研讨会,正式加入全球河口海岸城市“朋友圈”。


二、全力推进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一是突出规划先行,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高标准开展了平陆运河(钦州段)的“1+7”专题研究和《平陆运河建设对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二是突出示范引领。去年以来,钦州启动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突破行动,今年重点推进12个先导工程和一批重点支撑项目,这12个先导工程包括港航物流、产业集聚、城市建设、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5个方面,以示范项目领航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目前,平陆运河经济带12个先导工程已完成5个项目细化方案制定实施,茅尾海生态养殖综合整治提升、龙门岛旅游开发、马道枢纽糖料蔗基地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下一步,钦州市将全力服务保障平陆运河全面建设、如期通航,加快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文旅开发、农业产业化、新能源开发、产业园区等项目,持续放大平陆运河的溢出带动效应。


问:白海豚是钦州的生态名片,“白海豚、红树林与大工业同在”是钦州的金字招牌,请问钦州是如何做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生的?


答:近年来,钦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钦州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严格源头管控,提高产业项目准入门槛,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速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加大“绿色设计+制造”型示范引领项目建设,以中国石油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华谊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等项目为龙头,以烯烃新材料、绿色化工化纤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下游产业链项目,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努力打造绿色化、标准化、高端化产业园区。


二是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建筑、交通、港口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不断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单位能耗及排放强度,重点建设绿色智慧港口,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成投用了钦州港大榄坪南9—10号泊位岸电系统,全市公共交通新能源车辆占比达97%。充分发挥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光能等零碳资源,建成广西首个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装备基地,投产风电、光伏项目37个,累计并网容量382万千瓦。2023年,广西首宗蓝碳交易在钦州先试先行。


三是持续保护和修复生态。针对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钦州坚持陆海统筹、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全力推动环钦州湾整体“蓝色海湾”建设。2020年以来,钦州市获得中央奖补资金支持7.2亿元,开展海洋修复1149.74公顷,保护修复岸线37.51公里,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红树林保护,钦州出台了专项保护规划,多措并举加强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提升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稳定性。针对白海豚保护,2009年,钦州专门在海上建设了一条长度约13公里的入海公路,把人类活动区域与中华白海豚栖息地进行物理相隔。据统计,钦州市三娘湾海域白海豚数量已从2004年的96头增加到现在的300头左右。这充分体现了钦州工业发展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绿色的、健康的、可持续的。

🔺上下滑动阅览


点击下面文字链接关注广西云客户端
了解发布会上更多精彩内容
↓↓↓


回放丨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钦州篇章——

钦州市撤地设市30周年新闻发布会




来源丨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康安 吴晓雨 王希

美编丨赵丽琰
编辑丨覃清 区双
责编丨雷剑秋
总值班丨罗锐 黄虹宁

广西云-广西新闻网出品

祝贺大美钦州!

广西新闻网
速度、温度、深度、态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