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
我们即将迎来了本学期第一场全面的阶段性检测
作为学生,关注结果
作为家长,更关注结果
那么
期中考试给我们带来的仅仅是一个个数字吗?
我们到底能收获些什么?
期中考试成绩一公布,最让人气愤的家长往往是这样:一看到成绩就劈头盖脸地骂孩子,或者冷嘲热讽地表示自己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家长发泄完情绪后,往往就不再管孩子,自己转头看手机或忙着做家务。这样的责骂,除了让孩子情绪低落或愤怒,真的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吗?
教育部官网上有这么一段话:教育更要考验父母的担当。优秀的父母不在于学历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责任意识。陪伴是责任,养育是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
其实,和孩子一起分析考试失利的这个行为,并不需要多懂教学,多会做题。考后总结分析——这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不断提升学习成效的方式之一。
除了引导孩子考后总结
家长日常还可以做些什么?
“
Q1
不要只看到分数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进步空间
如果孩子考了98分,请不要苛责他为什么没能考100分。98分和100分之间其实没有太大区别,真正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当他从88分进步到98分,这10分的进步才是家长应该关注的关键所在。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时,请记住一条“教育潜规则”:永远不要埋怨孩子。因为,我们对孩子成绩的反应,恰恰会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与其把每次的成绩视为定论,不如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
Q2
拿孩子比来比去
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打击和否定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心中最大的阴影之一,莫过于“别人家的孩子”。频繁地打击和否定孩子,只会逐渐削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孩子真正需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过去的自己。只有与自己比,才能激发动力不断向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与自己对比的过程中,孩子通过努力克服问题,才能真正实现能力的质变。
“
Q3
很多成绩优异的孩子
靠的不是天赋
而是如苦行僧一般的自律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可又有多少孩子,被自律踩在了脚底,被击败得溃不成军。期中考成绩已成定局,我们要帮助孩子放眼未来,从现在开始重新培养自律、打败懒散。将每个周末,当成自己查缺补漏的契机;将每次作业,当成是奋力追赶的动力。
“
Q4
管孩子最严的老师
其实希望孩子最好
没有人愿意当坏人,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总有人需要扮演那个严厉的“坏人”角色。而老师,却常常心甘情愿地承担这个角色。你是否认为老师不近人情?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爱之深,才会责之切!因为爱孩子,老师才会为孩子的成绩担忧;因为爱孩子,老师才会毫不留情地指出孩子的不足,看似严厉,其实是希望孩子能够及时改正;因为爱孩子,老师才会一再与家长沟通,期望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真正负责任的老师,才会愿意对孩子严格要求,鞭策他们不断进步!
“
Q5
读书时千万不要碰的东西之一
便是能获得短期快感的手机
通过以往期中考成绩的分析,我们发现:手机的使用频度和成绩的高低,是成反比的。尤其是成绩一般的孩子,更习惯课前课后“争分夺秒”玩手机。手机的沉迷不仅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使他们难以保持高度自律,专心完成作业和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手机占据了孩子的大量时间,导致他们上课时打瞌睡、课间讨论游戏攻略、课后熬夜刷手机!手机,正无形之中地消耗着孩子的脑力,也在悄无声息地偷走他们的未来!
“
Q6
教育根植于爱
老师也需要家长的理解
教育孩子,只有家长和老师并肩作战,同进同退,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应有的作用。老师传授的是知识,是纪律,负责的工作是孩子学习路上的领路人;家长培育的是品格,是三观,负责的工作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好榜样。两者各司其职,却又相辅相成,这才共筑了最优秀的教育方式。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孩子肯上进,才能真正赢得人生。
青春期的陪伴
就是要做好孩子的学习助手
给予他们力量
而不是制造焦虑
· 白泉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