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是一场“治标”与“治本”的双重考验,而低价竞争则是最大的绊脚石,如果这块绊脚石不能尽早去除,那么再多的环保投入,也只会是无用功。
近年来,“内卷式竞争”成为各行业热议的话题,环保行业尤为典型。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接下来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这一政策信号直指行业中长期存在的顽疾——低价漩涡和低质陷阱。
在水、固、气、废等众多环保领域,企业纷纷陷入了“低价竞争”的怪圈,为了拿下项目,价格被不断压低,起初是压缩利润空间,后来是无限逼近成本。
然而,低价中标的背后,常常是偷工减料、设备劣质和技术创新缺失,最终往往带来了质量与效益的双重折损。项目竣工后,问题不断,设备“瘫痪”,效果不达标,最终造成多输的局面。
这种“只拿项目、不顾质量”的局面,早已成了行业的一大顽疾,最终使得大量环保设施成为粗制滥造的“摆设”,难以实现应有的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
这不仅是环保企业的生存之痛,更是行业的发展隐忧。低价带来了短期利益,最终却让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这一困局,如何从低价与低质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低价漩涡:环保项目越做越“便宜”
环保企业圈子里常有这样的感慨:“环保项目的竞争就像一场价格角力,拼的是谁敢报得更低”,无限制的低价竞争导致环保项目越做越“便宜”。
表面上看低价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的种种深层原因,把企业推向了“高投入、低利润、高风险”的死循环。
环保行业的高速发展阶段,PPP等模式大力推行,本意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政府财政压力。然而,模式的不成熟也无意间引来了“低价竞争”的洪流。
在很多项目中,“低价中标”几乎成了行业默认的规则。表面上看,这种规则能为业主单位节省预算,但现实是中标的价格往往低得离谱,最终企业不得不“量入为出”,在设计、施工、安装甚至后续运营中“省出利润”。
例如,某东部省份的一个污水处理项目中标价比业内平均报价低了近20%,结果施工单位大尺度偷工减料,最终无法按标准交付,项目停摆,企业和业主都付出了代价。
极端异常的低价意味着什么?首当其冲压缩利润,最终是压缩成本。行业中大量的低价中标项目,最终是以牺牲质量落地的。
很多企业都抱着同一个念头:“先拿下项目再说,后续问题走一步看一步”。
久而久之,环保企业陷入了一种困境:不压低价格拿不到项目,压低了价格就可能没钱赚。
环保行业的招投标规则本应是优胜劣汰的筛子,但如今的规则,却更像一个单纯的“价格筛子”。很多地方的招投标流程,看似公正透明,实则只盯着价格,不看企业技术方案和运营能力。
以某地的一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招标为例,某企业报出了比行业平均价格低15%的“低价”,最终成功中标,但到了后续施工运营阶段问题频出,工程延期、焚烧效率低下、环保指标屡屡触碰红线。
更糟糕的是,地方政府出于“面子工程”的考量,不得不追加资金进行整改。这样的事情在行业内屡见不鲜,招标单位“重价格轻质量”的风气,也进一步催生了企业的“低价投标”行为。
无利润:大多数中小企业中标后几乎没有利润空间,只能靠后期服务赚取微薄的维持资金。 无技术:为了压缩成本,企业削减研发费用,导致行业技术创新停滞不前。 无质量:一些企业为了完成合同,甚至采用伪劣产品、缩短工期,严重影响环保工程的实际效益。
低价竞争的连锁反应是,利润越压越薄,质量越压越差,最后连整个行业都被困在低质量的牢笼中。
低价竞争的代价不仅仅是企业的阵痛,更是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低价带来的是多输的局面,行业因此陷入了结构性的低质陷阱。
1、工程质量难以保障:低价往往导致更大代价
低价竞争直接导致了工程建设的低质量,而低质量的隐患最终会反噬,往往造成更大的代价。
典型案例1:污水处理厂“花小钱埋大雷”
某西部省份的一个污水处理项目因报价过低,中标企业选择了低价膜材料,设备稳定性差且寿命短。不到一年,膜系统便出现大面积破损,污水处理效果远不达标,严重不达预期目标。更糟糕的是,当地政府不得不追加巨额维修费用,付出了更大的代价。这种“花小钱埋大雷”的情况并非个例,是低价项目落地后的普遍现象。
典型案例2:垃圾填埋场变“隐形炸弹”
一座位于西南地区的垃圾填埋场,为了节约成本,取消了地下防渗层的加固措施,直接导致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一旦这样的污染事故发生,后续治理成本是建设费用的数倍甚至十倍,但这一代价常常在前期投标时被业主和监管共同忽视。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低价竞争给工程质量带来的恶果:非但治污未能达标,反而加剧了环境污染,浪费了更多的财力和资源。
2、创新能力被削弱:企业丧失未来竞争力
低价竞争让企业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压缩成本而非技术研发上,这对环保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数据显示,中国环保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不足5%,远低于国际领先企业的10%-15%。当企业在低价竞争中苦苦挣扎时,哪还有余力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
为了拿下项目,企业削减研发经费,用成熟但低效的技术完成任务。由于缺乏技术积累,企业竞争力无法提升,只能继续依赖低价中标,由此陷入了“低价-低质”循环。
低价竞争意味着低质量模式,进而导致中国环保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当下国内环保行业内卷到极致而不能向海外释放产能,原因正在于此。
3、运营阶段隐患频发:长期效果难以保障
低价竞争的另一大代价是后期运营的麻烦不断。环保项目的本质是一个长期运营的过程,而非“一次性交付”的工程。然而,企业在压缩报价时往往只考虑前期建设成本,对后期运营的资源配置几乎无暇顾及。
设备频繁故障:低价设备质量不过关,设备、仪器等质量差、能耗高,运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增加了运营风险。 存在设计缺陷:设计阶段过于草率,埋下隐患,需要后期增加“补丁工程”来补救。 数据虚报、虚假达标:为了应付监管,部分企业甚至篡改监测数据,掩盖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增加了运营的风险。 环保效果不可持续:短期投入换来的短期效果,无法真正实现环保目标。
某知名固废处理企业曾因低价中标一个垃圾分类和处理项目,但在运营两年后严重亏损,不得不退出运营。当地政府被迫寻找其他企业接手,项目推进大幅延期。
4、环保宗旨的偏离:“项目不停建、污染治不住”
环保行业的宗旨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当低价竞争成为主导,环保项目往往变成一种“表面工程”,真正的环境效益却被忽略。
一方面,低价项目往往以完成政绩任务为优先,地方政府只求短期内项目上线,而对实际效果缺乏关注,大量的环保项目实际是在超标运行,这在历次环保督察中已经显现。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众利益,也偏离了环保的初心。
另一方面,环保项目效果不佳,导致公众对企业和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一些地方的“项目不停建、污染治不住”现象,严重影响了环保行业的社会形象。
因此,低价竞争的尽头是企业无法生存,行业无法发展,环境无法改善,信任无法获取。
低价竞争不仅是一种表象,更是一种行业顽疾,其根源深植于政策导向、市场结构以及上下游协作的多重矛盾之中。
1、政策导向与执行偏差:低价逻辑的“温床”
环保行业的低价竞争,首先与政策导向密不可分。近年来,政府为了在财政压力下快速推动环保项目建设,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报价最低的企业,这种“价格优先”的制度设计,直接引导了企业的低价投标行为。
从政府角度看,最低价中标的逻辑是简单直接的:低成本意味着财政支出少,短期内政绩显著。然而,这一制度并未充分考虑环保项目的特殊性。环保项目需要长期的高质量运营才能实现真正的环境效益,而“低价中标”往往导致短期效益掩盖长期风险。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默认“低价抢工,后期整改”的操作,因为这样既能完成项目,又能避免一次性高支出,至于整改资金,可以“以后再说”。这种短视的政绩考核模式,进一步固化了低价逻辑。
2、行业结构失衡:大小企业的“价格博弈”
低价与低质的循环,也与行业结构密切相关。目前国内的环保企业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分布:顶部是少数资金雄厚、资源集中的巨头企业;中部是一些有技术基础、但缺乏资本的中型企业;底部则是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这种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低价竞争。
小微企业的“生存战”
对于大量小微企业来说,低价中标往往是主要的生存手段。在环保行业的蛋糕有限的情况下,小企业很难在技术和服务上与大企业抗衡,唯有靠“报低价”抢单。然而,中标后他们面临的是微薄的利润甚至亏损,最终只能通过降低质量、减少投入来勉强完成项目。这不仅加剧了项目质量的下滑,也让整个行业的价格底线一降再降。
巨头企业的“降维打击”
另一方面,大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也不得不加入价格战。虽然大型企业在资金和技术上具备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们的高端技术和服务反而难以获得应有的价值,长期陷入“低价走量”的局面,抑制了行业整体的技术升级。
行业集中度过低的“混战”
低价逻辑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行业集中度过低,导致市场竞争过于分散。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环保行业的CR10(前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30%,而欧美发达国家的环保行业CR10普遍在50%以上。分散的市场结构使得竞争趋于无序,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得不通过价格战进行“内卷”。
3、产业链上下游的零和博弈
低价逻辑不仅困扰环保企业,也在整个产业链中形成了“上下游分裂”的局面。上游设备供应商、技术开发商与下游运营商之间的矛盾,使得产业链协作难以形成合力。
在低价环境下,下游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往往对上游供应商进行“压价”。这直接导致设备供应商和技术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只能提供更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
而上游的低质供应,最终又影响了下游企业的项目执行效果。结果是,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互相欺压”,却没有一个环节能实现质量的提升。
小结:低价与低质的顽疾——多方博弈的综合症
归根结底,低价与低质的顽疾是政策、市场、产业链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过于强调价格而忽视质量,为低价竞争提供了“土壤”;市场结构失衡加剧了价格战,让企业被迫牺牲质量换取生存;产业链协作的缺失则让质量问题雪上加霜,形成了“低质循环”。
因此,要解决这一顽疾,需要政策引导、市场优化和产业链协作的系统性改革。只有这样,环保行业才能从“低价恶性循环”中走出来,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环保行业是一场“治标”与“治本”的双重考验,而低价竞争则是最大的绊脚石,如果这块绊脚石不能尽早去除,那么再多的环保投入,也只会是无用功。
环保行业要想跳出“低价漩涡”,摆脱“低质之痛”,需要政策、市场、企业共同发力。
1、优化政策与监管机制
低价竞争的核心原因之一是政策导向。改进招投标机制,减少“价格优先”的权重,增加质量和技术评估指标,是扭转局面的关键。
招投标需设定科学的标准,降低“最低价中标”的权重,更多关注质量和技术指标,从“价格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引入“综合评标法”,综合评估企业的技术能力、运营经验和报价合理性。
例如,江苏省部分地区试点的综合评标法中,技术指标和服务能力的权重占比超过50%,显著提高了项目的整体质量。
除了招投标改革,还需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力度。从项目设计、施工到运营的每个环节,都应建立严格的质量审核和责任追溯机制。一旦发现企业因低价行为导致质量问题,应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2、提升行业集中度、鼓励技术创新
低价竞争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是行业集中度低、竞争过于分散。通过鼓励兼并重组、推动技术门槛提升,行业将更容易摆脱“内卷”困局。
行业集中度低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抑制了技术进步。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大中型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形成更高集中度的竞争格局。
技术是环保行业摆脱低价竞争的根本途径。政策层面加大对专精企业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建立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推动新技术、新模式的落地。
3、企业应对:“硬抗”还是“突围”
在低价竞争的泥潭中,有些企业选择“硬抗”,靠大规模项目拉高总收入;有些企业则尝试“突围”,试图以创新和服务取胜。
硬抗者的风险:大企业由于资金链相对稳定,往往会通过压缩成本和规模扩张硬撑市场份额。然而,这种方式也有风险,一旦遇到宏观经济下行,现金流吃紧,企业也难以承受持续亏损。
突围者的希望:一些专注于细分领域的环保企业,开始从单纯追求低价转向提供更优质解决方案。虽然这些企业短期内市场份额有限,但从长远看,这种模式更具可持续性。
摆脱低价漩涡和低质困局,是中国环保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接下来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可见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低质量内卷问题。
未来的环保市场,拼的不是价格,而是技术、质量和责任,只有这样,行业才能走出恶性循环,实现长久的健康发展。
低价竞争看似为环保企业带来了生存机会,但实际上,它让行业陷入了一个“质量滑坡、创新停滞、信任丧失”的恶性循环。
摆脱低质之痛,不仅需要企业的主动突破,更需要政策、市场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从“低价”走向“高质”,中国环保行业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履行保护生态的使命。
当前正处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信心需要重建。环保企业的信心重建,消除低价竞争是关键。
生态环境圈公众号即将在2025年环评工程师考试前,邀请专家举办系列环评工程师考试网络培训班,请有意向参加的环评工作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管理员进行咨询、预报名。
环保大检查, 注意危废这些检查要点!附常见违法行为
生态环境部:查处1968家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刑事案件167起,公开曝光62个典型案例!
又一地通报生态环保督察典型案例
河北五地!2024年监督帮扶第十三轮次工作开始了!12月15日至12月30日开展监督帮扶工作附下载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