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答案在这里→

时事   2024-10-22 11:12   北京  

新用户点击“国际商报”即可关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外贸企业也面临着必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挑战。实现这一转型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的需要,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对全球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显示,2023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创纪录的374亿吨,增幅达1.1%,得益于光伏、风电和新能源汽车等技术的发展,排放增速相比以往有所降低。中国对此贡献较大,2023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外贸“新三样”出口优势显著提升,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可以说,应对气候变化与推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中国外贸升级带来了新机遇,也为相关外贸企业带来转型和增长的新方向。


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持续强调绿色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政策环境持续推动外贸企业绿色转型。2024年5月,商务部发布了《外贸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知识手册》,主要展现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目的、具体细节,介绍了碳足迹的计算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流程,介绍了绿证、碳市场、欧盟碳市场等多个领域的前沿进展,为外贸企业提供重要参考。从国际上看,绿色产品本身的国际需求正在增加,刺激了相关行业的出口增长。尤其是到21世纪中叶之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要的零碳、负碳技术行业将具备较高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国际贸易活动中绿色标准的不断提升,生产活动和最终产品具备绿色低碳属性的企业将获得明显的优势。

因此,外贸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可以从以下层面探索机遇。


一是将国际市场绿色需求转化为研发和生产的动力与机遇。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绿色需求,外贸企业需要加大环保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确保产品符合进口国的环境标准。比如,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否则将被征收额外的关税。因此,外贸企业应重点关注出口目的地国家的环保标准和绿色认证要求,并通过优化工艺、采用绿色材料、减少碳足迹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


二是始终把握技术创新方向,将其转化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技术创新是外贸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因素。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外贸企业可以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企业应大力投入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无论是改进生产工艺,还是优化能源管理,技术创新都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绿色转型能力。例如,光伏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电力消耗,废水处理技术的升级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清洁生产技术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三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强化绿色低碳实践。外贸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推动供应商采取绿色低碳措施。例如,选择具有环保认证的原材料供应商,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环保要求;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打造绿色供应链,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环境负担,还可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性;采用绿色物流技术和方案,减少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通过采取优化物流路线、提高运输工具的能效、采用清洁能源运输工具等方式,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四是合理运用绿色金融工具,支持企业绿色生产和贸易转型。绿色金融不仅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引导企业在投资决策中更加注重环境和社会效益。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获得低息的绿色贷款,用于支持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和绿色技术研发,也可发行绿色债券筹集资金用于环保项目,帮助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与市场竞争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文字/刘锦涛

编辑/栾国鍌

审核/时光 

请点亮在看!

国际商报
眼界,即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