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邓小平种海苹果树,到李显龙种柿树,多图回顾苏州工业园的前世今生

民生   时事   2024-11-26 18:48   新加坡  


从低洼农田蜕变为光彩夺目的创新高地,新加坡与中国的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今年迎来而立之年。


从酝酿到动土,从蹒跚起步到跨越腾飞,苏州工业园区走过了初期不平坦的发展道路,而后步入发展快车道,多年来始终在开放与创新的最前沿,与时俱进。


30年前,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只是一片低洼农田。(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供)


园区如今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它的成就凸显新中两国历代领导人以高瞻远瞩、相互信任、尊重理解的态度密切合作,也预示双方将保持长远的战略眼光,推动园区持续成为两国合作的探路者。


苏州工业园区街头多个电子屏幕近日打出大型标语,祝贺新中在园区30年的合作,图为位于园区圆融天幕西街的一处电子标语。 (蔡家增摄)


孵化:两国共同愿景促成园区启动


回首当年,新加坡和中国的国内经济形势为两国合作提供了契机,双方都在研究如何将本国经济发展提升到新水平。


1973年的石油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新加坡经济也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土地短缺而失去竞争力。于是,新加坡1979年从危机复苏后,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在制造业之外推动经济多元化,并寻求将经济发展领域扩大到海外。


1991年5月3日,时任贸工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李显龙访问苏州。李资政11月25日在苏州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面时,在开场白中透露,他在1991年首次到访苏州,当时还没有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构想。 (档案照片)


作为经济区域化战略的一部分,新加坡推出区域工业园区计划,利用新兴市场成本低的优势,成为提供优质工业基础设施和行政服务的工业地产开发商。


由于1989年在印度尼西亚峇淡岛启动的试点项目取得成功,新加坡相信本区域类似的工业园区项目也会取得成功。


1978年11月,时任中国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对这个岛国建国仅13年就取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成果印象深刻。


1978年11月12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亲率内阁部长在巴耶利峇机场迎接到访的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图为邓小平在李总理的陪同下检阅仪仗队。(档案照片)


邓小平与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会面时,对新加坡的发展表示赞赏。邓小平回国后将新加坡列为中国的学习榜样。


邓小平在1979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首先,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


1978年11月13日,到访的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一行人参观建屋局。众人也在公家发展部大厦顶楼,居高临下鸟瞰市区与海港的建设。(档案照片)


1990年,新加坡与中国正式建交。两年后,邓小平南巡时说,新加坡社会管得严,中国应借鉴其经验并管得更好。


1978年邓小平访新加坡, 在裕廊贵宾山上种下的海苹果树,如今已绿叶成荫。(档案照片)


这段著名讲话随即在中国掀起学习新加坡的热潮,一年内有约400个中国代表团到新加坡考察。李光耀后来在回忆录中点评,以零敲碎打的方式学习新加坡,并不能让代表团了解整个制度的运作。他还说,由于国情不同,用新加坡的方法在中国做项目会很难;如果新加坡通过与中国的人员并肩工作,则可转移经验与专业知识。


苏州工业园区正是在如此时代背景和特定经济形势中应运而生的。当时,新中两国都面临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都在寻求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两国领导人的共同愿景和目标是园区启动和成功的关键。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大道开发前是仅容一辆车通行的沙土路。(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供)


1992年9月,李光耀与时任副总理王鼎昌访问苏州,与时任苏州市长章新胜见面,并对苏州提出合作开发工业区的建议产生了兴趣。应王鼎昌之邀,章新胜三个月后率团访新。


中国首设跨国合作工业园区


1993年4月,新加坡第二任总理吴作栋对首次正式访华,建议在苏州合力开发工业园区转移管理的软件——在策划、建设、行政管理、吸引外资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1994年2月26日,农历元宵节,李光耀与中国时任副总理李岚清在北京钓鱼台签署了借鉴新加坡经验、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同年5月,园区破土动工。两国通过启动首个双边合作项目,为促进共同利益提供了平台。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跨国合作的工业园区。



1994年2月26日,新加坡政府和中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新加坡时任内阁资政李光耀(前左)和中国时任副总理李岚清(前右)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协议上签字,两人在交换文件时握手。(档案照片)



1995年10月7日,副总理李显龙准将(左三)和中国副总理李岚清(左二)联合主持苏州工业园区净水厂奠基仪式。(档案照片)


腾飞:10年内再造一个新苏州


园区开发建设的首个10年,专注于为园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两国政府并肩合作,一起制定实施园区总体规划。


2002年5月28日,时任副总理李显龙与时任中国副总理李岚清(左)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主持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后召开记者会。(档案照片)


园区虽不是特区,不能完全享受深圳、珠海等特区的优惠政策,但可参照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项政策,享有“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优势,加速新加坡软件的转移。


2004年6月8日,内阁资政李光耀在中国前副总理李岚清的陪同下,参观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照片)


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周年,时任副总理李显龙访问苏州工业园区。他与时任中国副总理吴仪(身穿蓝色套装)为苏州工业园区十年成果展主持开幕式后,一同观看展会上的一张照片。那是1978年,时任中国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到机场迎接的照片。(档案照片)


接下来的10年,为了保持竞争力,园区开始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进军生物医学、纳米技术、云计算、现代服务等新兴领域。园区也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例如,园区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已引进20多所知名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也在2010年成立苏州研究院,深化研究方面的合作。


近10年来,园区追求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两国企业双向国际化的桥梁。2017年,新加坡起步公司孵化器BLOCK71进驻苏州,让新加坡初创企业接触江苏乃至整个中国的创新生态圈。2019年,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揭牌成立,服务中资企业布局海外。


2019年4月12日,到访中国的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左)和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互赠庆祝苏州工业园区建设25周年纪念品。苏州赠予新加坡的这幅缅怀两国领导人李光耀和邓小平的刺绣名为“世纪之约”,由著名苏绣艺术家姚建萍创作。新加坡则向苏州赠送一枚镌刻新加坡国花胡姬花和苏州市花桂花的纪念章。(档案照片)


2020年,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设立的苏州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在园区正式启动,进一步支持新加坡企业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一年后,园区国际商务合作中心在新加坡设立,协助中资企业开拓新加坡和东南亚的市场。


为协调园区事务,两国政府成立副总理级的联合协调理事会,首任主席分别是李岚清和新加坡时任副总理李显龙。截至今年,理事会先后举行25次会议,赋予园区至少135项先行先试政策。


卅载飞逝,苏州工业园区从建立之初作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决心的窗口、新加坡转移软件的平台、各国企业到中国进行早期投资的试验平台,发展为今时今日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工业园区之一,自2016年以来,年年在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蝉联首位。


新中旗舰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已建成一座产城融合的现代化都市。(苏州园区提供)


园区生产总值去年涨5.9% 

高于中国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数据显示,园区的经济总量在2003年达到开发前苏州全市水平。2023年,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9%,高于中国全国平均。


展望未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吴宏接受《联合早报》书面采访时说,园区将持续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以建设中新生命科学园、中新绿色数码港、中新昆承湖园区等标志性、示范性项目为纽带,拓展双向投资、科技创新、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推动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为中新两国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年11月25日,到访中国的国务资政李显龙(左一)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右岸,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右一)一起参加金鸡湖畔植树仪式,种下一棵柿树。“柿”字跟“事”字谐音,寓意事事顺利。负责苏州园区项目的教育部长陈振声(左二)和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右二)一同参与。蔡家增摄


对中国来说,园区已发展为一个标志项目,其模式启发并推广到全国各地的许多项目,扩大了园区发展经验的影响力。园区的成功也让外界看到新加坡能够与中国合作办成项目,提升新加坡的声誉,随后在天津和重庆孕育了另两个政府间合作项目。


李光耀曾肯定园区是“宏大和史无前例”的新中政府合作项目。园区的成功,筑牢了两国的友谊桥梁和双边关系的基石,也将指引未来的方向,继续为双方合作探路。


本文节选自《联合早报》11月25日发布文章《苏州一蝶缘起两国 三十载破茧飞向四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Read more)


相关阅读:




文:蔡永伟


 

我们入驻小红书啦!

请关注《联合早报》官方账号

带给你新加坡最“红”资讯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热门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新加坡鱼尾文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