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回老家,真是一件特别舒适的事情。
风和日丽,风景如画。
01 风吹麦浪
麦田是一望无际的绿,走在乡间小道上,或者是骑行在麦田之间的光亮的水泥路上,暮春的风吹在脸上还是很温柔,阳光也不是那么灼烈,整个人像是置身于绿色的汪洋。
绿色代表着生机,代表着希望。这麦田,看一会,便能缓解眼睛久看手机、电脑和电视带来的疲劳;看一会,思绪也会汇入这无边的绿海,时而很感动,时而又很欢喜。
我从来不在法定节假日去旅游,所谓的景点总是看到的人的后脑勺比看到的景色多,路上耽误的时间比看风景的时间还多。
我觉得我家门口的麦田比大理的喜洲麦田还好看。每天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大片的麦田,压弯了枝头的油菜,门口有我婆婆种的盛开的芍药,如果早上起来的早,还能看到我四婶养的两只叽叽喳喳在草丛中觅食的小黄鸭。
大理只有一块喜洲麦田,而我们河南,到处都是绵延不绝的绿色麦田,风吹麦浪,阡陌交通。
我家门口的麦田也没有人丛众的游客,只有零星在田间劳作的农人。
我很羡慕他们。羡慕他们工作的环境风景如画,羡慕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
02 鸟口下夺豌豆
我去我妈家走亲戚,没有看到我爸,我妈说我爸去田里看豌豆了。
“豌豆为什么要看呢?”我很奇怪。
“因为鸟儿太多了,都在叨,祸害的不成样子了。”我妈说。
以前大家的环保意识不强,捕鸟的多,鸟儿越来越少,这几年,禁止打鸟以后,鸟儿慢慢地多了起来,尤其是树林多的地方,每天布谷、斑鸠、鸽子、麻雀等各种鸟叫个不停,像开演唱会,热闹非凡。
“可以在田里放个稻草人。”我老公建议。
“放了,还给假人穿了衣服,有一次不小心,假人把你爸都吓了一跳。”
我们都哄堂大笑。小时候走在空旷无人的田野里,茫茫的绿野里突然冒出来一个人影,再细看只是个稻草人,有时候我们也会被吓一跳。原来大人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啊。
“但是放随风哗啦响的塑料袋也好,假人也好,也就放的第一天有用,第二天就没用了。现在的鸟也都可聪明了。”
“河对岸的那家豌豆被鸟全吃光了,咱们家照顾得紧一些,还留下一些,你爸每天没事就去田边看着。”
躺在田边草丛中的我爸,置身于万顷麦田之中,头枕绿草,阳光一晒,微风一吹,很快就呼呼睡着了。他也是个幸福的老人。
“兰花豆鸟都不吃,就吃豌豆,明年就不种了。”我妈抱怨说。
这豌豆真是来之不易啊,这是爸爸妈妈和群鸟斗智斗勇,鸟口下生生抢夺下来的。
好喜欢听老家人讲这些故事啊。
03 红药难生
这次回家,我婆婆种的芍药开了,很漂亮。
婆婆说,有一年她路过一片地,有一家人承包了好几亩地种芍药,作为中药材卖,但是那一年政府不让他们种药材了,只能种粮食,所以他们家把芍药拔了。
我婆婆就是从他们拔下的芍药堆里拿了几棵,栽在了路边,后来开花的。
我小时候经常看新闻报道,总看到有一些贫困县,在一些人的领导下种一些经济作物、药材什么的最后脱贫致富了。
那时候我们豫东平原也不算富裕,我就问我妈,为什么我们要种便宜的小麦、为什么我们不种经济作物。我妈说:那是要有销路的,没有销路种了卖不出去,还不如种粮食。
后来我明白了,即使有销路也不行,河南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即使收入微薄、入不敷出,还是要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在全国各地经济腾飞时,我们河南的农民只能靠种地、农闲时背井离乡去全国各地打工,才能供得起孩子上学、给家人治病、盖得起房子、娶得起媳妇。
但是似乎这份辛苦与牺牲从未被人注意到、也从未被人记住过。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用艾青的这句诗形容我的复杂心情,似乎再合适不过了。
往期文章:
玫瑰不用长高
晚霞自会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