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大讲坛回顾|陆蓉之:与AI共生

文化   2024-12-25 10:38   天津  


2024年12月22日晚,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美育大讲坛”特别邀请国际知名学者、策展人及艺术评论家陆蓉之教授,以“AI时代如何与之共生——关乎事业、生活、艺术与感情”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AI)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多维度应用以及未来的人机共生关系,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与全新视角。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兼人工智能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本次讲座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美术馆、科研与研究生处、国际交流处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共同承办。讲座地点设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吸引了来自学术界、艺术界及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


主持人邱志杰与陆蓉之教授深入探讨


讲座活动现场


主讲人 陆蓉之

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从历史设想到技术现实


陆蓉之教授以广阔的历史视野,梳理了人工智能从哲学设想到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为听众绘制了贯穿古今的AI技术时间轴。从公元前关于机械思维的哲学探索,到1950年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一术语的正式提出,再到近年来深度学习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蓬勃兴起,陆教授以翔实的历史资料、精确的数据和典型的案例,勾勒了AI发展的逻辑脉络和时代意义。


非人类生物中机械化“人类”思维的概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陆教授分析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及其社会影响,包括1950年“信息论之父”克劳德 ·香农的计算机下棋程序作为早期人工智能实践的经典之作;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一词;1966年Shakey机器人开启通用移动机器人的时代;2017年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是对技术能力边界的重新定义。通过这些技术与应用的历史案例,陆教授揭示了AI在逻辑推理、自动化决策以及模式识别等方面的飞跃,并讨论了这些技术如何逐步融入人类社会。


克劳德 · 香农(Claude Shannon,1916-2001)《编写计算机下棋程序 (Programming a Computer for Playing Chess)》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从技术工具到共生体


讲座中,陆教授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转变,深入探讨了AI从传统的工具性技术向“共生体”角色的演变。她指出,人工智能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完成特定的任务,而是在与人类协同工作中,扩展了人类在创造力、认知能力和社会应用中的潜能。她特别提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设计、教育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并分析了其如何激发了关于人类创造力边界的新一轮讨论。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无限镜屋(Infinity Mirror Room)》


此外,陆教授通过实例阐释了“虚拟人”与机器人在社会和文化中的深刻意义。例如,日本机器人“学天则(Gakutensoku)”在早期技术探索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表达;Sophia机器人被赋予“全球公民”身份,象征着AI技术与社会伦理的深度融合;以及中国虚拟艺术家夏语冰在艺术与技术交叉领域中的创新实践。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技术突破的多样性,更引发了听众对技术发展背后伦理问题和社会效应的深刻思考。


「思考:人类与AI“共生”有那么重要吗?」


「这种对称设计暗示未来人类和AI将不分离,而是彼此融合共同塑造智慧生命的新形态」


「人类与机器元素体现了技术与人类身份的深度结合」

人工智能与事业共生:效率与创新的全新篇章


紧接着,陆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事业中的应用及其与人类协同工作的潜力。她指出,AI不仅通过自动化简化重复性任务,还在数据分析和智能助理方面提升了效率与决策能力。同时,她强调人类在创造力、情感智能和伦理判断领域不可替代,与AI的协同合作能实现效率和创新的最大化,构建高效、富有意义的工作环境。

「AI与事业共生」


「AI助理」

启示与展望:拥抱AI,共创未来


本次讲座为与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学术启发,让大家认识到AI技术不仅是技术领域的革新,更是对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生活模式的深远重塑。陆教授在总结中强调,人类应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人工智能,积极探索技术进步为社会带来的多样可能性。同时,她呼吁各界人士加强对AI伦理、技术边界及社会责任的关注,共同为人机共生的未来作出积极贡献。
















张京生先生向陆蓉之教授敬赠画册


讲座嘉宾与观众合影


通过此次“美育大讲坛”教学讲座,天津美术学院的广大师生不仅全面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还切实增强了与技术协同发展的信心与动力。这场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与思想的深度交流,更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激发了师生们对AI与艺术融合的无限探索热情。讲座圆满结束,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踊跃参与讨论,展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活力。在活动中,我院老艺术家张京生先生向陆蓉之教授敬赠画册,表达了对其学术贡献的高度敬意和深厚的艺术情谊,为这场充满启发与交流的讲座增添了温暖而感人的一刻。未来,学院将持续举办此类高水平学术活动,为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人才贡献更多力量。


EVERYTHING I DO IS ART!


编辑 | 于冰蓉

审校 | 董毅 王玉东 杨鹏 于童 

终审 | 李旭飞

天津美院美术馆
展览信息、艺术文化交流、馆藏精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