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
2018年,综艺《少年说》带火了一个男孩付轩昂。
当年,他站在学校天台对妈妈喊话:“你能不再逼我做家务了吗?”
他说:
“现在我写完作业,我得刷碗、擦地、摘菜,以前这些活都是我妈妈一个人干的。
现在都一股脑推给我,她还逼迫我学做饭。
在她的逼迫下,我学会了做焖饭、煮粥、拌凉菜,我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
面对儿子的请求,妈妈回答很干脆:不可以,以后还要做更多!
并且解释道:
“作为一个男孩子,你将来如果能泡得在厨房,下得了书房,能担当,有责任。那么你未来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会很幸福!”
儿子反问:“我现在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学习吗?”
妈妈解释:
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家务劳动,能锻炼你的动手能力,会培养你的感恩之心,让你有耐心有爱心。
接着,妈妈讲述了爸爸对家庭的担当和责任:
“妈妈结婚的时候已经37岁,我为什么要结婚?那是因为你爸爸在你姥姥家刷了三年碗!
那时候妈妈身体不好,所以到你10岁以前,妈妈都从来没有拖过地,都是你爸爸做家务,连你姥姥生病住院,都是你爸爸24小时在医院陪护照顾。
这一切,都让妈妈特别感动,觉得嫁给你爸爸从来没有后悔过。
将来你的另一半,她也是千娇万宠的一个孩子,也是她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为什么她要受委屈呢?
跟你一样,她也要工作、学习、还得生孩子,带孩子。
所以妈妈让你做家务的初衷并不是折磨你,而是希望你成为一个真正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人。
能够像你爸爸一样,让你未来的另一半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告诉大家:
我从来没有后悔嫁给付轩昂!”
最后,妈妈还对他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自己洗内裤、洗袜子。”
妈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如果每一位母亲都能这样教育儿子,整个社会的婚姻幸福率会提升很多。
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体贴妈妈,懂分担,有责任;妈妈通情达理,会换位思考,三观又正。
这样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肯定差不了。
付轩昂也不负所望,在高中期间就表现优异,获得英语演讲与配音比赛的特等奖,以及国家级一等奖等。
今年同时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录取,在学校的保送名单第一位就是他。
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只需要孩子学习,其他都不用操心,但付轩昂的妈妈反其道而行之。
李玫瑾教授说:一个人不做家事,他今后怎么做天下事。他今天连碗都不洗,他怎么能知道爸妈的辛苦,所以孩子一定要在家里做家务。
让孩子做家务,不是浪费时间,反而对孩子很有帮助。
会不会做家务,或许现在看不出区别。
但会做家务的孩子是潜力股,将来受益的是他们。
一点都不比刷题少
前不久,我与一位当了20年小学班主任的老教师聊天。
他提及自己的一个观察:
那些课桌、书本、文具收拾整齐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表现更好。
比如上课时,让孩子把课本拿出来。
有的孩子轻轻松松就摆在桌面上,很快跟上老师的进度。
有的孩子呢,书包都倒空了,找了十几分钟都一无所获。
听课时,一直惦记着找不到的课本,导致分心,注意力不集中。
自然而然,成绩就下去了。
这些孩子,平时在家就没有收拾家务、整理的习惯。
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丢三落四,拖拉懒散,缺乏主动性。
我闺蜜的儿子,就是个小学渣。
试卷永远揉成一团塞在书包里,还夹杂着橘子皮等各种垃圾。
每天晚上写作业,就到处找试卷。
一学期没上完,语文课本少了十几页,英语课本直接找不到。
等到考试就抓瞎,分数永远不及格。
家务不仅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
比如玩具、书柜的整理,涉及到空间的规划和物品的分类。
再比如,洗碗、扫地、拖地这些,要考虑先后顺序。
孩子的时间规划和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耐心和专注力也能得到提高。
TED上有一个点击量非常高的演讲,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
小时候做家务,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成功。
这个观点其实是来自于史上历时75年的“哈佛格兰特研究”。
这项研究认为,成功的人生由两件事决定:爱和职业精神。
而职业精神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让孩子从小帮忙做家务。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做事情会更投入、更有主动性。
而不做家务的孩子,等着别人告诉他该干什么,做事情就更被动、拖拉。
在工作竞争激烈的实习岗位,最后能转为正式员工的往往是“眼里有活”的那几位。
因为“没有劳动经验”的职场新人,表现得更像“参观”,不但工作主动性差,做工作时,自我修正能力也有限,做错了,做得不到位,也完全难以自我觉察。
孩子劳动能力欠缺,一时可能看不出对成绩有什么影响,可从长久来看:会劳动的孩子,才拥有综合竞争力。
日本有一档火了28年的综艺节目《初遣》,专门跟拍孩子们独自出门、坐车、帮妈妈买菜、做家务的事。
在镜头下的孩子们,性格各异,有的还没出门就哭成泪人,有的完全展现了社牛属性,见到谁都能唠嗑上一阵子。
节目里那些经常帮忙做家务的孩子,几乎都表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懂事。
他们都较少情绪化,比较能控制自己,做事目标明确。
高尔基曾说:“劳动使人建立起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孩子们能通过劳动,能获得深度的自信、坚韧的品质,甚至更灵活的思维,这样的孩子,也更有韧性,很容易成功。
长在父母的观念里
锻炼孩子劳动的能力,其实仅仅需要父母转变一下观点。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一次采访中,分享了两个孩子的日常。
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2岁,都围着围裙,煞有介事的跟大人一起做家务。
扎克伯格也说,家中的家务谁都会做,就算是孩子也不例外。
帮孩子养成做家务、收纳整理的习惯,是当代父母的必修课。
怎么做,孩子才配合?
1、父母会放手,孩子才会独立
多年前,大张伟在节目被爸爸当中吐槽没有自理能力。
大张伟直接回怼:
“父母永远都在说,孩子自理能力差,别管我,我不就自理能力强了吗?”
从小到大,他能做的事,父母全都替他做了。
到头来,他什么都不会。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家务,而是父母没给机会。
放手,是引导孩子做家务的第一步。
如果看到孩子主动做家务,一定不要阻止,而是给予表扬和鼓励。
2、父母懂表达,孩子才会主动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干活?
因为他们把收纳整理等家务当成任务,自然会有排斥感。
父母可以从两点改变。
语言上,从命令孩子收拾改成“爸爸/妈妈需要你的帮忙”。
行动上,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参与,做好分工。
责任心培养出来后,主动性就养成了。
3、父母做榜样,孩子才会坚持
有句话我很认可: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看到一个妈妈晒图。
开学的前两周,她带着孩子整理上学要用的课本和文具。
之后,她都让孩子自己按照课表整理。
有一天,她打开书包,惊讶地发现孩子弄得整整齐齐。
每门课要用到的书,都按照上课顺序排列好,铅笔也都削好。
父母的榜样作用,胜过千万句的唠叨。
《人民日报》曾说:“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人格的健全。”
成绩从来不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劳动能力强的孩子才更有优势。
孩子的人生除了学习,还有生活。
教孩子循序渐进做家务,让孩子慢慢读懂人生;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有体验感;向孩子示弱,让孩子有参与感。
因为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他们同样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即使长大离开家,也会带着这份责任感一起生活。
所以,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做家务吧。
PS:
如果你也认同,欢迎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同时欢迎转发此文。
作者:半小知,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多年专注于心理学和家庭教育领域,20000+海量原创家庭教育案例,扫码关注我,了解更多教子方法。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关注我
看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