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官宣“出逃”,全网泪崩

文化   2024-11-23 15:09   广东  

“妈妈,你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母亲、妻子、女儿。”


“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
在大冰的直播间里,一位60岁的河南阿姨,说出了这句朴素而诗意的话。

阿姨说,自己只有五千块积蓄,和一辆电动三轮车,但她还是想抓紧时间完成梦想——
骑着三轮车,去西双版纳,过个冬天。”
因为“小时候就想出去转转,现在年龄大了,再不出去就出不去了……”
诗意又质朴的话,直击人心。
这个愿望让阿姨一下子火了。
大冰发动好友们为阿姨的出行护航,并报销机酒。
在广大网友的爱心接力下,麦子阿姨真的出发了,到达了曾经心驰神往的南方。

麦子阿姨的经历,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话:“只要你真正想要一个东西,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许多人在评论区留言:“多希望我的妈妈也能有这样的想法,去为自己活一回。”
从50岁自驾游出走的苏敏阿姨,再到60岁要往南走的麦子阿姨,年龄不再是阻碍出发的理由。
变老的妈妈们,正在以“出走”开启自己的第二人生。

变老后

请别再“伟大”

在中国,退休以后,妈妈们面对的不是清闲时光,而是另一份责任重大的工作——抚育孙辈。
根据调查,全国有50%的家庭都是隔代育儿。
这个比例,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甚至高达70%。
为了养育好孙辈和不拖累儿女,退休的妈妈们牺牲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健康。
专栏作家泓舟曾在《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一书中,记录了上海徐阿姨的故事。
自从女儿怀孕后,徐阿姨便放下退休后的休闲生活,去与女儿同住。
外孙出生后,徐阿姨就把照顾外孙,看成是一份“工作”:
听到外孙起床后,她马上起床,准时上岗;
晚上她为了保证精力,也会跟外孙同步作息。
徐阿姨的日常都围着外孙打转,唯一的休闲时光就是和老友打电话叙旧。
这样的日常被一份体检报告打破。
报告显示,阿姨身体的各项指标越来越差。
她意识到自己正在变老,不能继续把子女和孙辈的需求放在最前面。
徐阿姨的女儿也在反思:
“为什么大部分男的老了能去和朋友吹牛,女的就只能一直待在家里,继续带孩子的孩子?这不公平。”
“这不公平”,是让妈妈别再“伟大”,把她们从母职中解放的开始。
当我们不再用“母职”绑架年迈的妈妈,她们也就拥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自己人生的可能。
50岁自驾游出走的苏敏阿姨正是这样的例子。
在刚出走时,阿姨想着的是完成了带孙子的任务后,离开窒息的丈夫和家庭,让自己透透气,冷静一下。
当年,苏敏的事迹被报道出来后,许多记者去采访她。
有一位90后的女编导,邀请苏敏阿姨一起观看《82年的金智英》,并询问观后感。
当时的苏敏觉得金智英的行为“造作”,认为“母亲就是该做家务的”。
后来苏敏登上了珠峰,尝试过冲浪,终于离开了不幸的婚姻。
在路上的这些年,让她对“女性”和“母职”等身份,有了新的看法。
今年以苏敏为原型的电影《出走的决心》上映后,有媒体请她谈再谈“出走”的感受。
苏敏是这样回答:“我们女人,她可以是母亲,也可以是女儿,但首先她要是她自己。”
在出走的过程中,苏敏阿姨看清了自己的价值,也逐渐让自己得到“解放”。

让灵魂找到支点

也是“出走”

囿于社会的现实情况,不是每位妈妈都能潇洒“离家”,这也不代表她们就理应被困住。
自媒体博主全嘻嘻,因自己工作繁忙,无法给到女儿好的照顾。
为此,她请远在湖北农村的婆婆老程来北京,帮她带孩子。
在这几年里,老程不仅把全嘻嘻的孩子照顾得很好,还发现了自己的爱好——画画
在照顾孩子的间隙,老程会在孙女的小黑板上画一些简笔画。
全嘻嘻发现了这个细节,便买回来纸和素描笔,鼓励婆婆老程去画。
就这样,老程在带孩子之余,开始自学画画。
在老程结束带孙女的日子,准备离开北京前,全嘻嘻做了一个特别节目。
她邀请老程,与另一位“北漂”奶奶——在厕所里画画出名的王柳云进行一次对谈。
两位年纪相仿的妈妈,谈起作为母亲的责任,都表示“孩子的幸福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幸福”。
全嘻嘻在视频的结尾总结道:
“她们的这番话,在一些弹幕看来,也许不够‘进步’,但我非常明白,我们这代职业女性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男性,而是来自老年女性的付出。”
为了感谢婆婆的付出,也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女性,在日常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全嘻嘻为老程在北京办了一场画展,名字就叫做:
“一个农村妇女的画展”。
谈起画展的初衷,全嘻嘻希望“女性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点不为别人服务、就管自己开心的事情”
这个“只管自己开心的事情”,可以是苏敏阿姨那样的自驾出游,可以是麦子阿姨的往南边走,也可以是像老程、王柳云那样用画笔找到心灵的自留地,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等着妈妈们去创造。
她们不必都要“离家出走”成为苏敏,但我们都希望,妈妈能拥有只为了自己开心和幸福的权利。

老后的“第二人生”

依然无限可能

变老,是一个“敏感词”。
我们害怕人到了花甲之年,生活失去可能;
对于女性来说,“变老”更会被一些人贬低为“人老色衰”。
但年龄从来不应该是阻碍我们前行的阻碍,老去后的“第二人生”依然拥有丰富的色彩。
纪录片《人生一万年》,记录了100位百岁老年人的故事。
有一位叫丁文渊的老奶奶,她年轻时热爱运动,尤其喜欢羽毛球。
羽毛球需要短兵相接,球不能落地,随着年纪渐长,丁奶奶的体能无法继续打羽毛球。
但她没有放弃对运动的热爱。
退休后,她改去学打网球。
这一次,丁奶奶对自己的要求是“能把球打过线就行”。
现在丁奶奶已经97岁了,依然在打球,甚至还拿了许多全国性的奖杯。
当白发染霜,生命来到了暮色之年,它依然拥有自己的美丽。
正如英国百岁编辑戴安娜·阿西尔所言:“当我发现自己的视力不再如往昔,我却也在那模糊的世界里,看到了岁月抚育的另一种朦胧之美。”
这位传奇的女编辑,76岁才开始写作,80岁开车出游,89岁出版自传,在101岁离开世界。
她的一生,过得跌宕起伏,有失落与伤痛,但也一直努力让自己开心和幸福。
白发之后,永别之前,那些暮色将尽的时分,愿我们都可以一直往南走,度过冬天,迎接春的到来。


资料来源:

B站up 主全嘻嘻《我们这代职业女性的权利,不是来自男性,而是来自老人》

最人物——《爆红的苏敏,翻车的人设》

泓舟《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

封面新闻—— 《60岁自驾游阿姨谈“出走”人生不应该被定义》

纪录片《人生一万年》

英国安娜·阿西尔《暮色将尽》








点击关注我

看更多好文


周冲的文艺馆
一半烟火以谋生,一半文艺以谋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