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红山区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打造“温暖爱民”四心工程,谱写“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上,赤峰市红山区民政局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局干部职工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温心民政:
敬老爱老 倾注深情厚爱
汇聚各界力量,满足群众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投资1214万元装修改造13家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7家社区级养老服务站、8家日间照料中心、7家社区食堂、11家村级养老服务站,建立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居家养老服务“一刻钟服务圈”覆盖率达到90%。投入150万元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惠及老年人1.5万余人次;累计完成207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连续7年为红山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累计投入资金总金额758万元,受益老人达56万余人。组织辖区14家养老服务机构与赤峰市第二医院签订医养“绿色通道”合作协议,建立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创新投用“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服务资源的智能化管理,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民政工作带来的温暖关怀。
暖心民政:
兜底保障 稳固民生基石
聚焦健全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体系,通过创新实施“互联网+社会救助”模式,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主动发现机制,动态监测低收入人群,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554元/月提高到582元/月,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767.6万元;分类建立主动发现排查信息台账,共排查困难群众3120人次,其中新增最低生活保障277户431人,新增特困供养人24人,给予临时救助727例;同时完善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制度,将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民政服务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每个细微之处传递着民政的温暖与关怀,让这份“暖意”成为支撑民生事业的坚实后盾。
爱心民政:
社会事务 深化人文关怀
探索实施婚俗改革“1314”工程,创建国家、自治区级婚俗改革双重实验区。投资1.4亿元建设占地460亩的乌兰哈达婚庆主题公园,开门迎客、情诗长桥、“同心林”和“爱情港湾”公交等纷纷火爆出圈。通过举办赤峰市首届婚俗文化艺术节,为婚庆产业融合发展赋能助力,倾力打造“红山为证、海誓山盟,玉龙作媒、龙凤呈祥”婚俗品牌。深化殡葬改革,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基本殡仪服务费累计减免资金485万元,受益群众1500余名;节地生态安葬一次性奖励18.25万元,惠及37人;开展违建墓地长效治理,散埋乱葬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从婚俗改革到殡葬改革,红山区民政局始终以爱心为纽带,推动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真正体现了“爱心”在民政工作中的核心价值。
民心民政:
社会组织 共建和谐家园
供稿丨赤峰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