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拖堂的承诺:教育中的尊重、效率与成长
作者:代大国
在全国中小学普遍推行课间15分钟休息制度的背景下,我再次深思了一个问题:如果我的讲授尚未完全结束,而下课铃声已经响起,我是继续讲解,还是果断地宣布下课?这个问题,或许每位教师都曾面临,而我,也有着与之相关的深刻回忆和感悟。
回想我小学时光,乒乓球桌旁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每当那熟悉而振奋人心的下课铃声响起时,我便如离弦之箭般冲向那片属于我的“战场”。在那个小小的世界里,先到者便是“王者”,凭借短跑健将的速度,我常常能占得先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那种站在球台旁,接受众人挑战的场景,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每当数学老师——那位以严厉著称且经常拖堂的长者走进教室时,我们的心便不由自主地沉了下来。他的课堂仿佛是一个无尽的迷宫,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却又无法逃脱。每当他说出“下课”二字时,紧接着便是上课铃声的刺耳回响,那一刻,我们的心仿佛刀绞一般疼痛,焦急与绝望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我们紧紧束缚。那时的我,暗自发誓:将来若有机会当教师,我绝不拖堂,我要让孩子们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时光。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也站在三尺讲台,成了一名教师。然而,现实却与儿时的誓言产生了微妙的偏差。有时,为了讲完一个知识点,我会不自觉地拖延几分钟;有时,面对学生的违纪,我会愤怒地选择拖堂作为惩罚;有时,简单的题目讲了无数遍,学生还是做错,我会心急如焚,以至于忽略了下课铃声的存在。这些时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与学生之间那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任教多年,我对教材更熟悉了,教学经验也更丰富了些,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于是,我开始沉浸书海,寻找教育的真谛。鲁迅的《风筝》让我意识到,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克思·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则让我深刻理解了“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的哲理;而陶行知“六大解放”的思想,更是让我对教育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教育是为了解放孩子,让他们自由地飞翔。
在这些书籍的引领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小龙——一个成绩优异、乒乓球技艺高超的学生。每当下课铃声响起,他也会像儿时的我一样,迫不及待地奔向乒乓球桌。从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也再次想起了那个曾经的誓言。
终于,我下定决心,要做一个言出必行的教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郑重地向学生宣布:“从今天起,代老师绝不拖堂,如果违反,我愿意接受罚抄一首诗歌的惩罚。”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那是学生们对我承诺的认可与期待。
为了兑现这个承诺,我更加努力地备课、上课,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我也与学生们共同制定了班级公约,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我们约定,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可以自由活动;而上课铃声响起前,他们必须回到教室,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的规则既保证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又维护了课堂的秩序。
自从实施了这个规则后,我发现学生们变得更加守时、自律了。他们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时间,也更加注重课间的休息与放松。偶尔有学生迟到,我们也会按照规则办事,既体现了公平公正,又让学生们学会了责任与担当。
那么,为什么一个不拖堂的小举措会在我们班上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我想,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首先,不拖堂展现了教师的示范与引领。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不拖堂这一行为,我们向学生传递了尊重时间、珍惜生命的价值观。这种正面的示范效应,远比任何规章制度都要有力。
其次,不拖堂体现了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休息时间。通过不拖堂的举措,我们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在学习之余能够享受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这种尊重与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爱与温暖。
再者,不拖堂促进了民主与规则的建设。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公约的制定中来,让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这种民主的氛围和规则的建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最后,不拖堂实现了教学的简洁与高效。我们注重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冗长乏味的说教和无效的重复。这种简洁明了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如今,随着课间时间的延长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为学生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感到高兴。而我,也将继续坚守不拖堂的承诺,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的真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以更加人性化、高效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往期推荐
🔸 叶 澜:读华应龙
🔸 心到功自成
扫码关注我们
留言申请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