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扬帆起航——开学心理调适指南

文摘   2024-08-30 23:23   江苏  


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不觉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即将迎来新的学期。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你们准备好了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兴奋期待,还是焦虑担心呢?

从放松的假期模式马上进入紧张的上学模式,一些同学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可能会出现各种“疑难杂症”,这可能是“开学综合症”在作怪。“开学综合症”,又叫“开学恐惧症”,是指在假期即将结束,开学之始,呈现出的明显不适应新学期生活的一种常见心理现象。“开学综合症”有多种表现形式,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走神、情绪不稳定等。这些现象大都是由于假期过于悠闲松散,作息不规律所致,因此,同学们无需过度担心。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学期,我们准备了一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助力大家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学期!


情绪管理


当我们即将从适应许久的居家生活要切换到别的环境时,即使这曾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环境,我们的身体和心理还是会自动地对新环境产生一种警觉,并可能出现诸如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舒服的感觉,这称之为应激反应(stress)。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调整这种情绪。

(1)接纳情绪

首先,主动接纳当下的情绪。面临即将到来的返校,无论你是兴奋、高兴还是焦虑、不安,这都是我们真实的感受,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需去否认或者逃避。返校前后,这种适度的焦虑、紧张情绪,对我们做好返校准备和自我防护是有价值的,它可以更快地帮助我们将自身状态从放假模式调整为上学模式。

(2)处理情绪

其次,适当处理负面的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回避和压抑情绪,内心的消耗就越大。建议同学们不要把情绪憋在心里,而是主动采用科学的方式来释放情绪,例如制作自己的“情绪回收站”,制作一些漂亮的小纸条,把烦恼、压力等都写在上面,揉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扔进一个固定的容纳盒,边扔边欢呼:某某情绪(想法),都离我远去吧!当然,哪一天你心情好了,打开这些小纸团,你会发现这些情绪都有了它的意义。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音乐调节、倾诉、运动等方法来调节、宣泄负面情绪.

(3)回顾以往成功经验

最后,可以回想一下以前顺利返校的成功经历,相信自身适应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如果有同学对于开学的适应问题比较担心,可以从自己的过往经历中找出那些成功的经验,总结一些实用的策略,你会发现你比你想象的要厉害很多!你越是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那么你的能量就越强,越能激发自己的潜力。



调整作息


适应校园生活的关键一步就是调整作息,回归学校作息时间。假期里不少同学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生物钟一直停留在欧美时区。新学期,为了适应学校生活,我们可以慢慢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每天早睡一点,早起一点。睡前不要剧烈运动,可以选择喝杯牛奶,或者听点助眠的轻音乐。力争以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融入新学期。



加强锻炼


当然,体育锻炼也不能忽视。运动是身心健康的良方,是调整作息的重要辅助手段,它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产生积极情绪,缓解焦虑。我们可以选择跑步、散步、跳绳、打球、瑜伽等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适量锻炼,努力摆脱慵懒的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


适应校园生活也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适应。要注意每天按时吃饭,尤其要记得吃早饭,注意荤素搭配,多吃瓜果蔬菜,适时适量,不要暴饮暴食。



放下手机


适应校园生活的重要一步就是放下手机,回归学校生活。假期里很多同学整日与手机相依相伴,手机是我们学习、社交和放松的重要工具,突然放下手机,对于同学们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适应学校生活我们可以主动走出房间,走进图书馆、走到操场,还可以采取“等待十分钟”的方法,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大脑经过10分钟的等待之后,就不会再表现出对即刻想要的东西有强烈的偏好。因此,当我们想玩手机等电子产品时,不妨告诉自己先专注于目前的任务,十分钟之后再玩。也许,十分钟之后你已经沉浸在学习之中了。



小结


新学期代表新的开始,也代表着新的成长。让我们从“心”开始,在新学期拥抱新的开始,怀揣新的希望,绽放新的梦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你在成长的路上感到困惑、忧伤、消沉和无助的时候,请记住,除了我们自己,我们的家人、老师、朋友和同学都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永远记得,我们可以向身边的人求助。


-END-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策划 | 大学生

策划|大学生记者团

来源 | 学工处

编辑|邢龄予

审核|吴飙 吴鲲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院注重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学院已成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单位的人才培养基地, 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四十多国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