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儿子的NOIP信奥之路

文摘   2024-12-11 16:00   广东  

NOIP:

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利匹克联赛)


在网上看到Noip广东区的预估分数线,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一等奖218分,儿子的成绩是208分,离一等奖差了10分。虽然,二等奖也是好的,但差一点就能触到目标的失落和遗憾,还是涌上了心头。


上周六,学校开运动会,儿子傍晚才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回道:“其实,我还是挺高兴的。毕竟去年,我一题都做不出来。今年学习,我在数学上的收获还是很多。”


去年九月,CSP入门组和提高组都获得一等奖。初三的下学期,主要精力放在中考。他对编程还是很有兴趣,除了自学外,还参加广州某机构主办的沪粤联赛,每月一赛,以保持手感。


和入门组相当的Div2成绩一直不错,但和提高组难度相当的Div1成绩却不理想。我一直担心他没有长进,会问:“感觉到自己功力增进了几分?”他总是宽慰我:“有进步的。”


为什么成绩上体现不出来?儿子的解释是,时间紧,四题两个半小时,有些题思路有了,但不够时间转为代码。这也暴露了他刷题数量不够,熟练度欠佳。


“如果时间充裕,联赛时间长到和CSP提高组那么长,我的成绩会更好。”他说。



我希望他能更勤勉些,多放一点时间在学习上,他则希望能有更多的自我时间。在他的自我时间里,自由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玩游戏、听音乐、刷B站视频、看网络小说、和同学外出聚会……


我理解他,孩子的成长需要拥有自主的空间和时间。可是看到他沉浸在游戏和网文世界里,心里难免会忧虑、焦躁。


老公更懂儿子,时不时俩人会讨论问题。儿子碰到有意思的数学题,会抄出来,甩给他爸:“来,你来做一做,看有没更优解?”PK一番,赢了的满脸得意,输了的心服口服。


“哎呀,这一招太妙了。牛逼牛逼!”现在,妙招常常出自儿子。当爸的期望是,在儿子的高中阶段,努力做他问题的深度讨论者。


他从来就不会忧虑和焦躁:学习和玩其实没有界限。你看他在玩,其实他也在学习,你看他在学习,其实他也在玩。只要儿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无需去管。



高一住校后,儿子在编程上的时间就更少了。周末是他雷打不动的“自我时间”,理由是,在学校五六天都是学习,周末的一天多时间一定要玩,玩个够,才能恢复能量。


学校支持学生参加竞赛,但无法提供训练资源,一切都得靠自己。所以,临近Noip一个多月前,我们向学校申请,自带笔记本电脑回校。儿子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和平时的自由时间,抽空练练手。训练时间很不够,但也只能这样了。


11月28日晚,儿子从学校请假回家,高兴地告诉我,本周编程的手感不错。第二天,我们前往中山大朗,赛场在中山纪念中学。11月30日一早,吃过早餐,陪着儿子步行到纪中大门口。八点半他们开考,直到下午一点。


一点未到,纪中校门口已站了许多翘首等待孩子的家长们。比赛结束,孩子们陆陆续续走了出来。儿子见到我们说,预估应该有230分(满分400),前两题做得很顺利,第三题没做。第四题得不到全分,估计能拿30分。


第三题确实是最难的,听说有不少孩子卡在这题上,以至于没有时间做第四题。儿子的策略是对的,不纠缠在难题上,直接跳过,做下一题。


比赛完了,暂时就把它抛之脑后,儿子的期中考马上就来了,时间和精力都放回到校内功课上。


12月6日,查到儿子的Noip成绩,我楞了一下。208分,比他的预估分差了一截。原以为儿子会失望,他却还是一贯的风清云淡。从乐观的角度去看:已上了两百分呀,上了两百分就好。明年还有一次机会,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会学得更多,考得更好。


我想到了我们参加信奥赛的初心。从结果来看,竞赛顶端的王者廖廖无几,他们是天赋和努力的双重叠加,大部分孩子是陪跑。我们希望儿子“过程全力以赴,结果听天由命”,结果不强求,看重的是过程中所收获的,包括自学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网络资源择取的能力……这些,比获奖更重要。


回望2024的Noip之路,儿子有两个闪光点值得记录。一是好心态,成绩好坏不会左右心情,总是从乐观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成绩背后的东西;二是乐于钻研问题,可以持续长时间地、专注地思考一个问题,将之理解深,理解透彻。


2025马上就要来了。少年,继续加油吧......


--- 关注我,来听东哥讲股事 ---


往日精彩文章:

2023年CSP-J/S中小学生信奥大赛,全国六强省市排名

单利变复利的极限值:e

阿波罗载人登月是科技创举,还是政治作秀?

随云西东
关注我,得闲来听东哥讲股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