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你还在追求速度或者公里数吗?
大多数人跑步是为了强身健体、改善肥胖问题,延年益寿。而追求跑步速度、跑步距离的行为,无疑让你事与愿违。
对于大多数普通跑者来说,每次跑步30-50分钟,以慢跑为主,一周坚持3-4次跑步,就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了。
如果你动不动就拼速度、拼距离,还看不起那些配速比较慢,每次跑步3、4公里的人,那只会让你在跑步误区上越走越远。
慢跑,才是黄金跑步方式。
跑步的时候,保持每小时6-9公里的配速,可以让你跑得更舒服、更持久,慢慢提升运动能力,促进体脂率下降。
相反,跑步速度太快会让身体进入无氧状态,你无法跑得持久,还容易小粗腿,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习惯。
如果跑步一味追求速度,很容易让人陷入焦虑和疲劳的状态。而慢速的跑步,能让人们更轻松地享受跑步的过程,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有助于身心健康。
跑步,也不是距离越长越好。
而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说,刚开始跑步距离无需太长,每次跑步3-4公里就可以了。运动需要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口气完成10公里的目标,这样反而会提升受伤风险,比如半月板损伤、肌肉拉伤等问题。
跑步距离太长,不利于长期的坚持。很多人跑几次就放弃了,无法感受到跑步的乐趣,排斥跑步这一项运动。
而适量跑步可以保持对运动的热情,有助于坚持下去。适量跑步还能释放压力,在奔跑的过程中体验畅快淋漓的感觉,跑步后会感觉一身轻松,心情都变得愉快起来。
因此,对于大多数跑步新手来说,跑得慢、跑得少才是最健康、有益身心的跑法。
最后提醒,跑步的人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攀比,你要知道,跑步并不是一时的,只有坚持下去才有意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