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智能建造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建造方式,正在引领住建领域迈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智能建造技术以其高效、精准、环保的特点,正在改变传统建筑行业的生产模式和工作方式,为住房建设、商业建筑等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本文将从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介绍以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探索智能建造如何赋能住建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1.1 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历史
智能建造技术源于德国于 2013 年提出的工业 4.0 概念,标志着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实力的增强,中国逐渐成为智能建造技术的重要推动者和创新者。《2011-2015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 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升级中的核心地位,随后,2016 年和 2017 年相继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强了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2020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 13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推广智能建造技术的重要性。在中国,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政府和行业的重点关注领域,为建筑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2 关键技术介绍
智能建造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IoT)、3D 打印、预制建筑技术、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
BIM技术, 即建筑信息模型,通过创建和使用数字信息模型,模拟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阶段。这种技术能够使建筑项目各参与方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协同工作,从而提高工程效率,减少错误,优化资源分配。然而,我国 BIM 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软件功能和用户体验尚需完善 ;标准化程度不高,导致不同软件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性受限 ;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缺乏足够的 BIM 技术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 ;以及市场认知度不足,许多企业对 BIM 技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推广不够广泛。此外,政策支持和行业指导也需进一步加强,以促进 BIM 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广泛应用。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国内BIM 技术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应用。
物联网(IoT)技术,通过将传感器和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实时数据收集和远程监控,优化施工过程。3D 打印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在建筑领域中用于快速原型制作和小规模结构打印。预制建筑技术,通过在工厂环境中制造建筑组件,然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以提高建造效率。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涉及使用自动化机械和智能机器人执行重复性或危险性高的施工任务,提升施工安全性和速度。这些关键技术的综合应用,正在引领建筑行业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未来迈进。
2.智能建造对生产力的影响
2.1 生产效率的提升
通过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项目团队能够在设计阶段就高效协同工作,减少错误和返工,从而缩短工程周期。此外,物联网(IoT)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优化了资源分配和管理效率。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引入,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施工精度和速度。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提升了建造过程的生产效率,还确保了工程质量,为建筑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2.2 成本控制的优化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精确的设计和材料规划,可以在项目启动前预测成本,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预算外支出。物联网(IoT)技术通过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资源使用情况,有效避免过度消耗和浪费。自动化施工机器人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智能建造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成本的精确计算和控制,优化了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成本控制的革命性进步。
2.3 安全与质量管理
通过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进行冲突检测和风险评估,预防潜在的安全问题。物联网(IoT)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环境和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此外,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高风险作业区域的使用,减少了人员受伤的风险。智能监控系统还能够确保施工过程遵循既定的质量标准,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的可靠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4 环境影响的降低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使得设计更加精确,减少了材料浪费,优化了资源利用。物联网(IoT)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能源效率,通过监控建筑使用和能耗,实现节能减排。自动化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同时降低了噪音和粉尘污染。智能建造还强调使用可持续和环保材料,以及采用绿色施工方法,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此外,智能系统在建筑运营阶段的持续优化,进一步降低了长期的环境足迹。这些措施共同促进了建筑行业向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型。
3.智能建造在住建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3.1 住宅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在智能建造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其在住宅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以本某住宅工程为例,该工程是一个群体高层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 90896.75 平方米,涉及多栋不同层数的住宅楼,其中1#、2#、5#住宅楼地上 27 层,3# 住宅楼地上 26层,7# 住宅楼地上 25 层。工程采用了地下一层、地上多层的结构设计,以及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预制装配率达到了 30.5%,显著提升了施工速度和建筑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面临建设规模大、楼层高、建筑物密集、工期紧张以及工程造价高等多重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项目采用了 BIM技术来编制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合理安排人力、材料和机械资源,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衔接各工序,并制定施工误期和突发事件的备选方案,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期交付。此外,由于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分包,界面划分复杂,工序交叉多,总承包管理难度大。利用 BIM 技术可以加强各参与方的沟通,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BIM 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 3D 参数化设计上,通过传统二维制图技术和 BIM 技术的结合,生成了三维地形模型,为设计人员、结构工程师和业主等参与方提供了一个“模拟与演示”的协作管理平台,从而提升了工程设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智能建造技术在本住宅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确保了工程质量,同时也为项目的管理和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现代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3.2 商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在商用建筑项目中,基于 BIM 的 5D 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为项目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为例,该项目建筑面积约 50000 平方米,包括商场、影院、餐饮区和办公楼等多功能空间。项目团队利用 5D BIM 技术,实现了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全面控制,以及合同管理和资源管理的高效协调。
在项目启动阶段,团队首先创建了一个包含建筑所有构件规格、尺寸和工程量信息的 5D BIM 模型。通过该模型,团队能够精确预测每个施工阶段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工,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成本预算。5D BIM 模型的引入,使得项目信息的传递从传统的二维图纸升级到了包含造价、进度、材料等多维度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集成性和协同性。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使用 5D BIM 管理软件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例如,通过 TimeLiner 工具,团队能够根据施工进度的实时状态,自动区分并按施工顺序展示柱、墙、梁、板等构件的施工情况。模拟施工过程中,正在施工的部分以黄色高亮显示,使得项目管理者能够直观地了解施工进度,并及时调整施工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延误。此外,5D BIM技术还使得成本控制更加精细化。通过将施工活动与成本数据关联,项目团队能够实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并快速识别成本超支的风险点。在资源管理方面,5D BIM 模型帮助团队优化了材料采购和设备调度,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施工效率。最终,该项目通过 5D BIM 施工管理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还有效控制了成本,确保了工程质量,提升了整个项目管理的数字化水平。这一案例展示了 5D BIM 技术在商用建筑项目中的巨大潜力,为未来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4.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智能建造技术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已经展现出其在提升建筑生产效率、优化成本控制、加强安全质量管理以及降低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巨大潜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看到,BIM、IoT、3D 打印、预制建筑技术、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等关键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建筑生产模式,还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创新的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
4.2 展望(以新质生产力为引)
展望未来,智能建造技术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进一步推动住建领域向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深入,智能建造将实现更广泛的数据集成和流程自动化,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同时,它将促进建筑行业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以实现更智能的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此外,智能建造将助力实现建筑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满足市场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本文作者:于静
来源:摘自中国建设信息化,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作者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排版:《净水技术》编辑 李滨妤
审核:《净水技术》社长/执行主编 阮辰旼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跳转)
【11月24-26日 福州】| 水系统智能化技术研讨会(2024)
设计案例 | 原位提标有“妙招” 污水厂改造如何既节地又高效?
《净水技术》带您了解“国家站”——上海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有限公司
《净水技术》2024年活动计划
《净水技术》刊务理事会欢迎广大水务企业加盟合作
详情可咨询市场部 :孙编辑 1590087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