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思政 赋能育人目标--“双减”背景下课程思政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展示活动

教育   2024-09-28 10:32   天津  

      9月25日下午,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英语学科组在初中部礼堂举办了一场任静“教育创新人才”东西部帮扶活动暨八年级英语教研。到会人员有工作室领衔人任静、河东区英语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赵丽茹、全区八年级英语教师以及第三十二中学全体英语教师。此外,线上参会的还有来自宁县一中的王副校长和英语学科教研组、良平初级中学的杨粉霞等多位教师。

      首先,工作室领衔人任静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活动的开展形式,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获益,将课程思政扎根实处,发挥其更重要的作用。活动第一部分由工作室成员刘晓琳老师进行八年级上册Module3 sports Unit1的课程展示,刘老师借助巴黎奥运会的视频进行导入环节,这个话题有一定的热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出了本节课运动的主题,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刘老师借助图片、游戏和完成书上排序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球类运动单词。在听力过程中,借助单选题、表格题和判断题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对话的细节信息。在掌握了细节信息的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不同的人就不同的话题有着不同的观点,我们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最后刘老师播放全民运动主题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运动这一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学生动起来。结合目前中小学生健康现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思政主题:摘掉“小眼镜”,不当“小胖墩”和挺直“小脊梁”。

      刘老师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党的理论融入学生身体健康当中,充分发挥了英语课程思政的作用。

     接下来由32中学教师代表侯燕群老师进行“基于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发言,侯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分别为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基于思政教学,如何突出主题意义、基于思政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案例。

      侯老师认为,学生是英语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融合入思政元素,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之后,为参会老师解读英语八年级课程M1-M6的文本内容,把握模块主题,挖掘思政元素,创新课堂活动,将课程思政真正助力于英语课堂。

      最后,河东区英语教研员赵丽茹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赵老师充分肯定了工作室老师们以及32中全体老师对于课程思政所做出的努力,鼓励所有老师真正将课堂思政落到实处,让英语课堂在思政教育的引领下,成为学生内心深处的智慧源泉。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职责;启智润心,培根铸魂,是教育的使命。通过本次活动,天津市第三十二中英语学科组的全体老师会继续携手共进、深耕教学,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同时将进一步承担加强东西部地区间的教育协作的责任,促进资源共享和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编辑|  蒋   扬
                       审核|  孙学红                  
                       监制|  任   静    李   丽

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
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始建于1947年,前身是私立正风中学。六十余年积淀了“正风致知”的学校精神,正德修身、风清气正的学校文化。2014年天津理工大学和河东区教育局合作办学,将学校建设为天津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形成“一校双牌”教育模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