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木岗镇戛陇塘村
戛陇塘村位于六枝特区木岗镇区域正中段,地处六盘水市与安顺市交界,距黄果树景区仅有十几公里。戛陇塘村驻地,两汉时期为牂牁郡、夜郎古国腹地;到了唐宋时期,是夜郎居民仡佬族的官寨;元朝时期,水西彝族和夜郎仡佬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全方位融汇,成为陇氏的世袭官寨;到了明清时期,成为大明西堡长官司署衙所在地。
民国时期(1912—1949年),戛陇塘村隶属镇宁县安西区木岗乡;1950年,戛陇塘村隶属镇宁县安西区木岗公社;直至1982年,贵州省政府批复六枝特区建立木岗镇至今,戛陇塘村隶属木岗镇。
戛陇塘村的“戛”普通话读作“jiá”,但村民们都念作“gà”。据考证,“戛”取自明代西堡长官司行署驻地“戛府”;“陇”取自元朝时期的“陇氏”;“塘”则取自坐落在村寨最中央的活水塘——碧波湖塘。此“塘”呈月牙形,正东面是深至百米的地下水水井,水从井内流出,经“塘”流进大坡下的龙潭,再流至200米处的白岩洞里。
戛陇塘村面积8.7平方公里,被群山围绕。截至2023年底,戛陇塘村有居民800多户3500多人,均为汉族。当地民俗活动氛围浓郁,每年有“打清醮”、元宵节“吃大肉”、滚轮秋、玩花灯等传统特色民俗活动,随着时代发展,民俗活动中融入了现代舞蹈、音乐等元素。本土青年办的文艺节目《乡村音乐会》在每年春节举行,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2019年8月,戛陇塘村作为贵州省内汉族典型传统村落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戛陇塘村航拍图。
地方风物胜迹
戛陇塘村历史文化悠久,自商周以来持续有人类活动。境内有老虎洞、双坑等新旧石器时代遗址,旧苑明清土目寨遗址等。寨内还有被今人房屋叠压的元、明时期土司建筑遗址。
老虎洞遗址,位于戛陇塘村内双坑大坡东北侧小山丘山腰。为横向穿洞,南北对穿,北面洞口较高,洞前稍陡,南面洞口低。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南面洞口处,在堆积物中采集到陶片、石制品、烧骨、动物骨骼及螺壳碎片等。从陶片的陶质、陶色、纹饰等特征推测,其年代应为商周战国之交。在南洞口东侧白岩中有一凹形岩闶,壁上有数幅岩画,岩画的年代较陶片年代晚。
双坑遗址,位于戛陇塘双坑大坡,老虎洞南侧约100米处。两洞并列在双坑石壁的白岩上,洞内堆积物分布在其内,较厚。采集到陶片均为夹砂陶,颜色以灰褐色为主,黑灰色次之,少量红褐色和黄褐色。饰纹以附加堆纹为主,少量绳纹,部分附加堆纹构成几何形复合纹饰。采集到的陶片较小,从陶质陶色陶纹特征推测,其年代应为商周时期。
戛陇塘村有关隘遗址四处。分别在今寨后关口上、村中庆云寺前、汪家垭口和村东500米处的小关口。旧为土目所建,康熙初,吴三桂平定土司,毁其关、寨而去。咸、同中贵州兵乱,村民复建。同治中,四川提督陈希祥驻防化处播掌,加戛陇塘关防。
土目官寨遗址,位于寨中央。遗址依地势为梯形大院,前窄后宽。后排房屋原基础、部分石门尚存,基础全为四棱上线大长条石砌筑,院内地面为方正青石铺就。张家先祖入住后,在原基础上修建房屋。近年,村民张学广家改造旧屋,挖到了北厢房石基。
旧苑仡佬寨遗址,位于戛陇塘村西南白虎山后,距戛陇塘寨1公里,距龙头山寨约500米。遗址在五座小山之间,高出地面70余米,山垭口处均筑有城墙,北面垭口为通道,通道多为石阶,垭口处有石门。遗址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遗址呈阶梯状,西北高东南低,为多级台地,每级台地均有石砌保坎。西面小山脚有石碓窝,东南角低处有水井(已干涸),地表随处可见陶器、瓷器残片。
戛陇塘的古屯民居建筑集中于境内约1公里的范围内。民居建筑依山傍水,鳞次栉比,群山环抱,寨中有山,山中有寨,建筑全部为石板房。爬上四周山顶俯瞰古屯,绿树白屋,半映半掩,遥闻鸡鸣犬吠,身在高山上,看脚下古屯,心旷神怡,形成“村落——田园——山体——树林——绿水”的古村落空间环境格局。
民居特点具有安顺屯堡建筑风格,一户一个院落,石木结构。基础为门字形,基础石称为岸石。正房一般为长三间,厢房因地势不同,有长两间或一间不等。房屋四面用石头砌成,中间为木柱支撑,架步(前后进深)一般为七梁。前有院坝,院落前有朝门。
戛陇塘村旧时为仡佬族、苗族世居之地,其葬俗先为洞葬,境内多处洞内发现洞葬遗址,后受汉文化影响,改为土葬,多地虽有云“仡佬坟”者,然多为平民墓,已无存。
庆云寺为明代古刹,位于戛陇塘寨中旧城门处。
据民国《镇宁县志·祠祀》篇载:“庆云寺,在城西三十余里戛陇塘,建自清初,倡修人及修建年代不详。”
据寺庙中残存《功德碑》载:“嘉庆二十二年八月众姓助银创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八月,再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八月众姓助银创修观音善□(士)龙□(韦)驮佛□(像)碑。此碑为众信徒在庆云寺塑造观音菩萨、龙女、韦驮诸菩萨像捐银之功德碑记,铭文按捐赠银两多少排列。”
庙正殿大梁书有“龙飞道光拾二年岁次壬辰桂月谷旦建”,以及捐修人名记载。寺院为四合院布局,前、后殿三间,左、右厢房两间,石木结构,四周为石墙,中间为木柱支撑,寺院门为旧城门。
境内有一块禁约碑,位于戛陇塘村中心水塘边上。
碑文记载:
先等居是郷于兹有年,夫村名因塘井而更,可见村中之财□所系□□所关者,塘也。迄今被沙土填满,四周埂子崩颓,夏列盈□即涸,何也?
水随滩水消□,故也。似此崩涸,有何培補,是以□等合心公议,各捐微□,挖塘修埂,两旁平小田,二□永入,本村等中焚献修路数十馀丈,共费白银数十,不惟继述,□代之志,亦且栽培后世之英,工成之日,余等讵敢以功自居,但不过聊補前人之残缺耳。故勒石又禁:塘中不准車水打鱼,井中不准洗物,如逸衆议,定罚不贷,所开禁條,俱列于後:塘中車水、罚银五两;井中洗物、罚银五两,塘中打鱼、罚银十两。重修首事:徐佳和、张應高、陈瑞霖、汤發财、汪會川、陈王霖、汤克明、□□□、娄天發、曾一道、张有清。道光癸卯年梅月吉旦立
境内有公订约章碑,位于村中心庆云寺前殿内。
碑文记载:
公订约章:薪木,山得为美,人得为用。山无材木遮頀,曾何美?人不禁蓄,将何用?乡固與木石居石山濯濯,此豈山之性、古之风也哉?此境山殇非無明蘗,因頀秧林,豈无根幹为囗荣烧,以言告诫,尚有不遵约束之徒,贪图便宜,尤堪痛恨,故我境衆議,垂碑凡遵,上憲明示:种茶、桑、青杠、冬青、梖子、白蜡、桐子之人,公議遞禀请奖赏,尚明知故犯、毁伤、放牛羊践踏,此后議處罚條规扵左,以仰该處人等知悉,一議禁井尤放塘底下等山護前面並塘不准入数罟、大坉、小屯、羅家小坡、汪家后山、要于山前后概不准伐,陈家大坡不准砍,光棍坡、小山不准打石,街上不准抡灰石,秧田不准牲口践踏,尾片若犯各样,罚银二两三文。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十五日衆立。
相传,戛陇塘村名来源于坐落在村寨最中央的活水塘,《镇宁县志》水道篇云:“戛陇塘,在戛陇塘寨,前去城四十里,低下洼积水,亦能出水,宽广二十余丈,其寨因此得名。”
塘呈圆形,侧面有一月牙形的小塘,小塘正东是泉井,水从井内流出后入塘,再流进两条小河后进入200米外的喀斯特地貌岩洞。
据说此泉井旧时流量颇大,自古以来为戛陇塘村民生活用水所依。村民习惯在井中洗衣、洗菜,造成泉井污染;因泉井及小塘地处低洼处,丰水期寨中洪水污物直流入塘,年长日久,造成塘中积泥升高,污水倒流入泉井之中。人畜饮之患疾,村民痛之。
到了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冬时,村民徐佳和、张应高等首倡捐款,清淤培埂、开渠疏流,使泉井得以还清,塘中之水不再倒灌。并立下禁约,禁止村民井中洗物、塘中提水灌溉和打鱼。
特色民俗活动
20世纪50年代,戛陇塘村花灯十分红火。
花灯是一种演唱艺术形式,无戏台,就地圆场,观众四围立足而观;两盏排灯一竖,乐队两边就座,就是演出主方位。除了“拉白话”为一男人独白外,都是成双成对上场表演、男女对唱。四围十几盏青桂纤叶红灯高挂,一灯一人专掌,在夜色朦胧中,琴声悠扬、好似仙境。演出的敲打乐器有锣、鼓、铙、钹、镲;演奏乐器有京胡、月琴。下场听鼓板,演唱听京胡,板眼不能乱。解放前,旦角全由男扮女装,解放后,女性也能上场参演了。
演员的选拔要求:一要人才好,二要心态好,三要“耳性”(记忆力)好,四要“坐功”好。尤其一个人演出的“拉(nia)白话”,两个人演出的“对白”“对唱”等,更讲究主角选拔。花灯调子确定,主角确定,还有很多配角辅助进行帮腔。一般情况下,演出人数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合作同台进行。
队伍确定后,组织人员按照选定的花灯调子排练花灯。花灯调子有《打马上茶山》《骂五更》《贺新春》《贺喜欢》《正月里来是新年》等几十调,每调就是一个表演节目。整场花灯排练完成后,等候春节到来,经过“请神”,然后开始散“帖子”,就外出到各村寨演出。
多年来,戛陇塘外出演出(玩花灯)的地方有大用、湾寨、上耳贡、下耳贡、抵岗、斗篷山、鹅寨、木岗、安顺小坡屯等地。除了公演,还要应邀赴私家开财门,演一调私家堂会,说四季恭贺,打发红包。演出到了哪个村寨,哪个村寨就得负责整个演出队伍的生活吃住,还要打发几百上千元的大红包。
演出前夕,花灯演出者互相通气,召集人马,砍竹子、买红纸、扎灯笼。扎灯笼由能工巧匠负责,灯笼有排灯、宫灯、宝灯、五角灯、八卦灯、人物及动物艺术等一共十多个品类。每一种灯两个,成双成对。灯笼扎好后,挂在新砍来的带叶青竹竿尖上,每一棵竹子挂一个灯笼。
戛陇塘第一代花灯演出主角有张以文、方少先、罗金、方少明等;第二代花灯演出主角有张学军、安正文、张学刚、张学常、袁成国等;第三代花灯演出主角有安正文、张学光、方志刚、张学益、小普德等;第四代花灯演出主角有方国明、小平刚、小文星等。
20世纪80年代,由张学军、方治刚等率队外演,正月初一出去,从落别经大用到正月十五才从化处回来。时任花灯团团长张学军,擅长男扮女装,扮相、做功、演唱、嗓音、阵容指挥等方面的能力极为突出,被业内誉为“戛陇塘梅兰芳”。还有安正文的丑角,罗金的京胡,张伯昌的鼓板,张俊弟会翻跟斗的猴子灯笼等,都把花灯艺术演绎到了极致,享誉周围各村寨。
演出结束后,要扫场、退神、谢灯(即将所有灯笼在白岩洞焚烧)。
在戛陇塘盛行滚轮秋、高秋、磨磨秋等民间体育活动。
每逢进行滚轮秋活动时,参与者与观看者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高大的木架上架着滚轮,滚轮是由多条直木组成的平行对称双圆轮,各轮径端用绳索连接,两轮对称之径端连着横木,横木上系根U形粗绳,一U形粗绳上坐一人,两边的人用手转动轮盘,人就坐在绳上随着旋转,无任何安全措施,令观者胆战心惊。
高秋,就是在双剪刀树架支撑一大横梁,横梁上系秋千绳。表演者站在秋千绳上来回荡,然后表演各种高难度的腾空翻转动作;磨磨秋,由一桩一轴一长杠组成(可以理解为旋转的跷跷板),两头上下可着地,表演者反向一端一人落地时各自脚蹬地,上下翻飞轮转,令人眼花缭乱,惊险而又刺激。
对戛陇塘村的人来说,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宵节)就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当地人对其的重视程度胜过任何一个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这天必须“吃大肉”。吃大肉,指的是由12个男人共吃一头猪。
从正月初二初三开始,各家各户会自发到村中心的庙里“捐钱粮”,现在都是直接捐钱,捐多捐少都是自愿,这个钱在村民心里是“敬菩萨的钱”,所以每家都会捐。这属于记名捐款,每年会公榜。到了初九,活动的组织者(由上一年吃大肉的12人)就开始住到庙里,打扫、敬神,备好祭祀用品和一头大猪,筹划今年吃大肉的事宜,他们还会请来一些人帮忙,也会有村民主动帮忙。这个过程叫“打醮”,宋玉的《高唐赋》中有“醮诸神”的记载,“打醮”敬神,祈福求平安。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就要确定今年吃大肉的人选了。村里有12个村民组,一般是一个组选一个,一般会选择邀请德行好、近年兴旺、家有喜事等比较受欢迎的人。邀请方式也很特别,在初九到十二这几天的晚上,如果听到有人叫了家里男主人的名字并应了,第二天起来后发现门上有一张红纸,也就是吃大肉“邀请函”。到了来年,这12个人又作为下一次活动的组织者,周而复始。
正月十五这天,天一亮,由带着桃木剑的道士,几个年轻小伙组成的祭师队伍抬着龙舟,挑着水饭桶,举着祭文,背着锣鼓等,开始从村头到村尾挨家挨户地上门。每家每户则会准备好供奉的祭品并点上灯(蜡烛),等着祭师们进门到堂屋中间念经,然后把实现准备的供品倒入水饭桶里。这时,龙舟也会到堂屋中间绕一圈,绕的过程中,村民们就可以抢龙须了,抢来的龙须戴在手上,可保平安。千户的村寨,一家都不能遗漏,这个过程叫“跑船”。
跑完最后一家,祭师队伍就会把收来的祭品和龙舟送到村口一个大溶洞里,表示扫除了所有的污秽、疾病、魑魅魍魉。船跑完,一般在下午三四点,村中心的庙门口就开始摆“八大碗”。
这个时候,围观的村民已经是男女老少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就连嫁出去的姑娘、邻近的村民也都跑来看热闹。接下来,在万众瞩目中,12个“正主”闪亮登场,村民及周边游客开始聚拢起来,观看位置不够,有的爬上房顶,有的爬上山顶……
12个人吃完“八大碗”后,重头戏吃大肉随即开始。
舞台的中央,12个人“磨牙擦掌”,随后会有4到8个身材较高的小伙子用方盘端来一墩墩的大肉,最小的都有两三斤,12个人像老虎一样抢着吃,大口大口地吃,吃的过程中不断地把肥肉、肉汁甩向围观村民。村民们一边尖叫一边避让,欲拒还应……外围离得较远的观众们也跟着欢呼、尖叫……
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据说是为纪念武神关羽。传说几百年前,戛陇塘村民因寻牛发现此处山青土肥,适合生活,便迁居于此,但常有山贼作乱。一年正月十五,大家准备好酒肉过节,不曾想突然来了大批山贼,导致村子险些被灭。这时,半空突然出现一个红脸大将手提大刀,两脚分别踩在村东头的两座大山上,相貌威严,吓得山贼落荒而逃……劫后余生的村民们心有余悸之际,有眼尖者看到庙里的关公神像大汗淋漓,于是村民们立即跪拜关公,称是关公显圣,吓跑了山贼,便自发拿来家中大肉,供奉关公。
黄土高原上的陕西一带,有部分村落承袭了这种习俗,和戛陇塘村极为相似。同时用吃大肉的形式体现村民的富足与团结,吃了大肉的人和沾到肉汁的,来年兴旺发达。
戛陇塘村还有“开财门”和“长命菜”的风俗。
开财门指主人家期待来年财运兴旺,便要请人来家中在晚上做个仪式。开财门忌讳生人打扰、破了财运。因此,凡是开财门的人家,第二天就紧闭房门,并在门口立下标志物件。
村民过年,无论做什么菜,但总离不开一碗白菜、青菜混合煮成的“长命菜”。所谓长命菜,就是洗干净的白菜不用弄断,而是整片下锅煮。过年吃这道菜,象征长命百岁。
供稿:黄树生
供图:浦仕美
新闻(民生)热线:0858-8261612
投稿邮箱:983426384@qq.com
总监制:彭绍良 赵芳
终审:曾杰
编审:周沁蕾
编辑:邓文理 实习生: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