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阿鲁科尔沁旗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打造“阿旗小院”,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围绕党群教育,打造“红色小院”
一是“红色·传承小院”。按照“建基地、挖内涵、强教育、促引领”的思路,用好用活旗域内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党史馆、博物馆等红色教育资源,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资源感召党员群众,让红色资源活化为党员群众家门口可看、可听、可学的党性教育资源。二是“红色·阵地小院”。发挥党员中心户、党员示范户凝聚群众、引领群众的作用,开展“小院讲堂”“红色课堂”等灵活多样宣教活动,并形成常态,将红色教育、理论宣讲、政策解答等融入“柴米油盐”和“茶余饭后”,传播党的声音、宣讲党的政策、讲好党的故事。三是“红色·先锋小院”。坚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原则,以各领域优秀党员和先进模范人物为主,组建“先锋师资库”,以优秀典型的范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红色教育培训嵌入日常生活、工厂作坊、田间地头,确保基层党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围绕村美民富,打造“振兴小院”
一是“振兴·产业小院”。立足本土优质资源,依托家庭农牧场和专业合作社,大力做好农牧产业文章,本着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原则,打造一批“肉牛小院”“肉羊小院”“杂粮小院”“药材小院”等产业小院,制定“一村一策”特色发展“一村一业”,依托小院加强技术交流、产业互助,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二是“振兴·科技小院”。以种养大户、致富能手、民族手工艺传承人等土专家、田秀才为主体,打造“科技小院”,通过免费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专题讲座、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培育畜牧兽医、品种改良、民族刺绣、电商直播等农牧业实用人才,做好乡村振兴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三是“振兴·文明小院”。通过实施厕所改造、拆除乱建畜舍禽舍、清移庭院杂物等,提升庭院整洁度,鼓励农牧居民在庭院内外空间种植各色花卉苗木,提升美感,实现从“一户美”到“户户美”“一时美”到“时时美”的转变。
围绕基层治理,打造“和谐小院”
一是“和谐·民情小院”。在超市、小广场、村民代表家等群众集聚地建立“民情小院”,收集群众关于全村发展的意见建议,共叙大事小情,同时安排旗乡村三级干部定期下访,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将群众所思所盼转化为实际行动。二是“和谐·调解小院”。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村干等乡贤能人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和进得了门、说得上话、贴得上心的作用打造“调解小院”,用亲情、乡情和真情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协调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主动上门,将“三调联动”做到群众家门口、矛盾发生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三是“和谐·德孝小院”。依托“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传统美德先进典型打造“德孝小院”,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弘扬孝道礼仪。关心帮助域内孤寡老人,传递党组织的“大爱”与“温暖”,以点带面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围绕民族团结,打造“石榴小院”
一是“石榴·共居小院”。以旗域内多民族结合家庭和多民族共居的小区为基础,打造各民族交融典型,确定民族交融宣传主题,通过一个个鲜活事例,影响带动更多家庭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二是“石榴·互助小院”。开展“最美邻居”“榜样在身边”等评选活动,宣传“嘎查里的汉书记”“我教牧民种庄稼”“同心井”“两个哈达”等各民族互帮互助的小故事,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构建各民族共事、共乐、共享的社会风尚。三是“石榴·同心小院”。以嘎查村“两委”干部、乡贤、退休老教师等群体为主体,讲述有关民族团结的政策法规、讲话精神、身边故事等,开展“同心讲堂”“同吃一锅饭”“共叙一段情”等活动,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广泛交往、深度交流、全面交融的生动场景,呈现出齐心协力共建模范自治区的和谐画面。
(市委组织部 党建秘书科
阿鲁科尔沁旗委组织部)
赤峰市党员教育中心
cfylxfwx@163.com
中共赤峰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