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因子”致业绩滑坡,这家华为、比亚迪投资的“龙头”还好吗?
财富
财经
2025-01-24 18:12
上海
近日,未能深交所上市的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域半导体”)递表了港交所,申请主板上市,中信证券是独家保荐人。记者注意到,这家中国碳化硅外延片龙头企业受到华为哈勃、比亚迪、中国-比利时基金、海尔资本的青睐,营业收入也增长迅猛,但净利润波动极大,在2024年上半年已再回亏损的窘境,未来毛利率可能继续承压。制图:佘诗婕
功率半导体器件,也被称为电力电子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和传感器,是电子系统中管理电力的关键。功率器件几乎用于所有电子制造业,生产功率半导体的其中一项关键原材料是外延片。外延片通过在衬底表面形成各种层来制成,以增强衬底的性能特性,包括更强的电流耐受性、更高的电压耐受性以及操作稳定性。随着技术进步,外延片从最初的硅发展到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新一代材料。天域半导体专注于研发、量产及销售自主研发的碳化硅外延片,提供包括不同规格的碳化硅外延片,即4英寸、6英寸及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天域半导体的碳化硅外延片一般用于终端应用场景,包括新能源行业(包括电动汽车、光伏、充电桩及储能)、轨道交通及智能电网、通用航空(如eVTOL)及家电等行业,满足该等下游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碳化硅外延片市场的竞争高度集中,以2023年在中国产生的收入计,前五大参与者占据总市场85%的份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天域半导体在中国碳化硅外延片市场的市场份额于2023年达38.8%(以收入计)及38.6%(以销量计),使天域半导体成为中国碳化硅外延片行业排名首位的公司。根据同一来源资料,在全球,天域半导体以收入及销量计的外延片市场份额均约为15%,位列前三。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天域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4.37亿元、11.71亿元、3.61亿元,前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75.2%,但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4.8%;同期净利润-1.8亿元、281.4万元、9588.2万元、-1.41亿元,虽然2022年扭亏为盈,但在2024年上半年再次陷入亏损,远不如2023年同期净利润2070万元。报告期内,天域半导体净利润率分别为-116.6%、0.6%、8.2%和-39%,2024年上半年业绩突变。对此,天域半导体称,利润承压一方面是受到韩国客户订单减少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全球碳化硅外延片行业开始卷价格,核心产品毛利率开始走低。于往绩记录期间,天域半导体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海外市场(包括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欧洲及澳大利亚)的销售。其中,自2022年以来,天域半导体收到韩国客户的大额销售订单,但因为受到半导体行业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韩国客户2024年不再从该公司购买产品,导致其面向韩国的销售锐减。2024年上半年,天域半导体在韩国地区实现收入为3717.6万元,而2023年同期为1.55亿元,连此前的零头都不到。招股书显示,天域半导体的收入主要来自4英寸和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的销售,报告期内,4英吋碳化硅外延片销量持续下降,6英寸外延片在2021年的销量占比为79%,此后升至93%以上,最高在2024年上半年占到了98.6%。2024年上半年,公司开发的量产能力开始销售8英吋碳化硅外延片,8英寸外延片带来了0.7%的销量。总的来说,报告期内,天域半导体分别销售17001片、44515片、132072片及46547片碳化硅外延片。其中,公司主力产品6英寸外延片的平均售价逐渐下降,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3.3%、23.7%、20%、5.7%,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分别为15.7%、20%、18.5%、-12.1%。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预计6英寸外延片全球市场的平均售价将由2021年的9377元/片下降至2028年的6560元/片;6英寸碳化硅衬底全球市场的平均售价亦预计由4879元/片下降至3699元/片,而该趋势适用于整体碳化硅市场。这可能会导致天域半导体的整体毛利率继续承压,而公司8英寸外延片能否担起第二增长曲线则决定着天域半导体的未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天域半导体的客户和供应商均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天域半导体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3.5%、61.5%、77.2%和91.4%。其中,单一大客户的贡献占比分别为30.9%、21.1%、42%和52.6%,占比一度超过一半。报告期内,天域半导体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89.7%、84.5%、88.7%和92.4%。其中,对单一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54.9%、53.4%、34.4%和55.3%,占比超过五成。天域半导体由李锡光和欧阳忠在2009年在我国广东东莞创立,是我国首家碳化硅外延片企业。经过5年研发,天域半导体在2014年开始量产4英寸碳化硅外延片,在2018年开始量产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华为哈勃给天域半导体的7000万元天使轮融资帮助天域半导体度过了难关。此后,华为哈勃持续追加投资,比亚迪、海尔资本、招商资本、晨道资本、尚颀资本、中国-比利时基金等纷纷入局。自2021年以来,天域半导体经历了5次增资和2次股权转让,累计融资14.64亿元。2022年12月是公司目前最后一轮融资,完成后天域半导体投后估值约为131亿元。2024年11月,也就是递表前夕,招商江海、招华招证分别转让0.2280%、0.2280%的股权给润福投资(由天域半导体董高监成员以及公司员工持股),分别作价3465万元,退出了公司。截至目前,根据一致行动协议,李锡光和欧阳忠共同有权行使本公司约58.36%的投票权。此外,华为哈勃持股6.57%,比亚迪持股1.5%,中国-比利时基金持股0.46%,其他股东持有剩余股份。其中,中国-比利时基金由国开金融(其由国家开发银行全资拥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下属事业单位)、中国印钞造币集团(其由中国人民银行全资拥有)、BNP Paribas、广东喜之郎集团、海通证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其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拥有)、比利时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持股。需要指出的是, 2023年1月,天域半导体与中信证券订立辅导机构协议,谋求深交所上市。但在2024年8月,天域半导体与中信证券终止辅导机构协议,历时1年半的A股上市梦破碎。那么,天域半导体从深交所转投港股IPO,是否和公司净利润的滑坡有关,是否受到了明星投资机构的大力推动?编辑 褚念颖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