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利用率堪忧!却要扩产3倍!高龙海洋IPO合理性成疑!

财富   财经   2025-01-19 12:14   上海  

星标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近日,继2024年6月28日递表港交所失效后,高龙海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高龙海洋”)再次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主板上市,越秀融资是独家保荐人。

IPO日报注意到,作为中国饲料级鱼油精炼及浓缩行业的龙头,高龙海洋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产能过剩一般被视为一场灾难,对企业更是如此。

建设的厂房、产品线闲置,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回不来,投入的原材料、人力、能源只能白白浪费,还要付工人工资,还银行贷款,更进一步可能没钱周转,裁员降薪,举债度日。曾经,一些光伏企业、煤炭企业、钢铁企业就败在产能过剩的挑战之下。

而高龙海洋食品级鱼油产能利用率逐年下滑,一度低至60%左右,却要募资扩产3倍多,究竟是找借口“募资”、盲目扩产还是适应发展需求?

来源:张力



饲料级鱼油精炼及浓缩龙头


高龙海洋是一家饲料级及食品级鱼油精炼及浓缩企业,成立于2008年。

起初,高龙海洋以从南美进口毛鱼油,精炼饲料级鱼油起家。中国渔业及鱼油行业随着时间持续发展,中国原产鱼油日益受欢迎,高龙海洋逐渐转用具有类似品质特性的中国饲料级毛鱼油,并销售中国原产饲料级鱼油。公司于2016年开始涉足食品级鱼油精炼及浓缩业务。近年来,由于南美食品级鱼油产品的质量、声誉及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主要使用南美产的毛鱼油生产食品级鱼油产品。

高龙海洋主要产品包括两类, EPA和DHA组合比例为25%或更低的饲料级鱼油,用于动物饲料补充其营养成分,及EPA和DHA组合比例为30%至75%的食品级鱼油,可用于生产供人类食用的鱼油胶囊及保健品或由客户进一步加工成药用级鱼油。

鱼油20世纪60年代起成为一种有价值的饲料成分。鱼油含有丰富的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EPA和DHA。有关omega-3脂肪酸有益于心脏的早期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从那时起,鱼油的使用已从工业用途发展到动物饲料及人类食用。中国首款食品级鱼油产品于1979年推出。自2000年以来,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鱼油作为营养保健品的地位逐渐被认可及接受。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高龙海洋为中国最大的饲料级鱼油精炼及浓缩企业,市场份额24.8%;于2023年度按出口额计,公司占鱼油出口总额的9.8%;于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食品级鱼油精炼及浓缩市场排名第八,市场份额3.2%。

高龙海洋还是是第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多烯鱼油制品(SC/T3503-2022)的起草人之一,农业农村部于2022年发布,以修订2000年发布的第一版标准。

可以说,高龙海洋是中国饲料级鱼油精炼及浓缩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中国食品级鱼油精炼及浓缩市场也具有一定竞争力。

顺便一提的是,高龙海洋上市前,现年69岁的黄进(原名黄隆基先生)、67岁的董晴(联合创始人、黄进的配偶)合计持有100%的股权。

而2024年2月,也就是首次递表前4个月,夫妇二人现年31岁的女儿黄昕加入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研发计划及战略性业务发展。

黄昕于2017年6月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获得营养科学学士学位,于2019年11月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营养食品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

在加入公司前,黄昕于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在香港盲人辅导会担任注册营养师,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在Jeunesse Global Holdings, LLC.担任营养师,自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为Virtus Medical Group的注册营养师及健康顾问。

女儿此时加入公司,高龙海洋创始人是在考虑培养继任者吗?企业传承对高龙海洋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或许也是需要投资者考虑的因素之一。



缘何增收不增利?


2022财年—2024财年(财政年度截止日期为每年3月31日)和2024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高龙海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6亿港元、4.64亿港元、5.32亿港元和2.45亿港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418.5万港元、6944.5万港元、5918.3万港元和1035.2万港元。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净利润同比下降65.2%,在2024财年和上半年均出现了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现象。

从收入来看,高龙海洋的增长在于不断努力扩展海外市场及优化产品供应以及提高鱼油产品的价格。

2022财年-2024财年,非中国市场的收入占高龙海洋总收入比例分别为13.7%、58.6%、64.6%。

其中,智利是公司重要的销售市场。2022财年,公司销往智利的饲料级鱼油仅为878.1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6%,到了2024财年,这一地区销售收入达到了2.9亿港元,增长了33倍,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快速攀升至54.7%,这一财年整个饲料级鱼油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达到了八成。

不过,虽然收入遇到了“智利红利”,但公司的成本也遭遇了“秘鲁黑天鹅”。

作为鱼油加工商,原材料在高龙海洋集团的成本中占了主要部分。2022财年-2024财年,原材料分别占公司总销售成本的91%、91.8%及92.8%。2022 年起,因秘鲁当局减少捕捞配额及厄尔尼诺现象致鯷鱼捕捞量减少、鱼油提取率降低,“秘鲁的毛鱼油离岸价”暴涨。2024 年初,厄尔尼诺现象减弱,秘鲁捕捞配额增加,离岸价才回落。 在这期间,高龙海洋采购饲料级毛鱼油的成本均被迫上涨。

报告期内,毛利率分别为 18.1%、24.3%、22.4%、15%,出现明显的大涨大落。



扩产之“赌”


招股书显示,高龙海洋的生产设施位于中国福建省,包括连江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1800平方米,生产食品级鱼油产品,年产能约3600吨;及福州开发区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生产饲料级鱼油产品,年产能约25000吨。连江生产基地的新分子蒸馏设施于2024年10月开始逐步投产。在逐步投产期结束后全面投产时,公司预计精炼及浓缩食品级鱼油产品年蒸馏投入产能将额外增加约7000吨。

事实上,生产食品级鱼油产品的连江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逐年下滑,精炼流程产能利用率从2021/22财年的97.4%下降至2023/24财年的62.9%,在2024年上半年回升至90.2%;乙酯化、分子蒸馏、冬化生产流程的产能利用率从2021/22财年的90%以上已经低于2023/24财年的60%以下,2024年上半年回升至分别为70.6%、64.5%、84.6%。

对于连江生产基地食品级鱼油产品精炼工作站的利用率连续两财年下降,公司给出的原因是食品级鱼油产品销量减少,2024年上半年回升是因为公司在获得充足的食品级鱼油产品原材料后得以提高生产水平,并且进行了更多精炼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应对客户需求及未来业务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上半年的回升有一部分是提前准备工作,应对未来业务发展,不全是食品级鱼油产品销量的回升。

在上述产能利用率背景下,高龙海洋却要募集资金大幅扩产。

公司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将被用于在连江生产基地二期建设生产设施及配套设施、购买设备及机器、购买原材料、一般营运资金。

高龙海洋表示,计划在连江生产基地二期建设一座总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的厂房,用于容纳新的精炼食品级毛鱼油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到2026年下半年,拟将连江生产基地二期的食品级鱼油精炼产能每年提高12000吨,以及新的分馏高浓度EPA鱼油生产设施,使估计年度最大加工能力达到约每年4000吨。

仅从食品级鱼油精炼产能每年提高12000吨来看,就是原产能3600吨的3.33倍。

高龙海洋现有产能利用率未满,却又大幅扩张产能,是“赌“能在市场中得以消化吗?

高龙海洋在招股书中称,“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信心提振以及我们作为主要参与者享有声誉,预期于我们参与起草的有关食品级毛鱼油的首个食品行业标准发布后,将推动中国食品级鱼油产品的发展,从而提高市场对食品级鱼油产品的需求。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全球食品级鱼油消费量(不包括中国)预计将从2023年的17.2万吨增长至2028年的23.2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6.1%,而中国食品级鱼油消费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3万吨增长至2028年的4.3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7.2%。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食品级鱼油精炼及浓缩市场的销售收入预计将从2023年的30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6%。”

不难看出,虽然公司近年来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食品级鱼油的产能利用率也不乐观,但仍然选择募资进行大额固定资产的投资,加码未来食品级鱼油需求的巨幅增长。

END

记者 王莹

校对 佘诗婕

编辑 褚念颖

更多精彩

1

A股流行“蛇吞象”|深度

2

深度|IPO折戟!它们“曲线”上市!

3

傍上华为,赛力斯成“风口上起舞”,新动作又来了!

4

上市公司并购前夕,股价频频“抢跑”!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外资机构“精准”买入!

IPO日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按下“分享”,给我一点动力吧


IPO日报
财经记者、财务专家、法律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专注检验拟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质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