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挺着大肚子上前线,丈夫官至国务院副总理,4个子女无一人走上仕途

文摘   历史   2024-09-15 00:05   江西  

时光荏苒,我们的党已经走过百年光辉历程。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党员干部高举革命旗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冲锋在前。但他们也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今天要讲述的故事,就是一对共同经历过战争洗礼的革命伴侣,他们携手走过的人生之路,和他们的革命经历一样,感人肺腑。他们是前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夫人李英华

两小无猜

1945年,16岁的田纪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鲁西南第三中学上学的他是区队长,虽然已经有了配枪,但是外表看起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田纪云的主要工作是站岗放哨,动员群众和征粮支前。

在被临时抽调护理二野伤员期间,他和校友李英华熟识了。田纪云自幼离家当童工,吃过数不清的苦,但是他天性乐观,而且学习成绩不错。李英华成长在革命家庭里,学习成绩出色,是学校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

认识田纪云没多久,李英华就被他的人品和性格打动了。两小无猜的感情最是真挚动人。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一起互相鼓励,一起憧憬新中国的未来。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让两个年轻人的心越来越贴近,虽然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但是他们彼此已经把对方当成了可以携手一生的人生伴侣了。李英华经常会把零花钱省下来,给田纪云买吃的补身体。田纪云则会把自己编印的小报送给她当作礼物。

因祸得福

两个人的结婚,算得上是无巧不成书。1948年,田纪云随部队参加淮海战役。在担架队完成任务,返回根据地期间,不慎遗失了随身配枪。经过反复寻找,依然无果,田纪云无奈,只好向指挥部坦诚错误。

指挥部认为他一向单纯可靠,在担架队期间表现良好,就没有处分他,而是把他的级别提到了营级。不久,田纪云所在部队接到了参加渡江作战的通知。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是营以上干部就可以带着家属随军。

田纪云刚好符合条件,他向李英华表达了结婚的愿望,李英华也表示不愿意和他分开。经组织批准,两人于同年11月正式结为夫妻,从此开始了相伴66年的伉俪人生

1949年春夏之交,田纪云和李英华所在的部队接到参加渡江战役的命令。临行前,李英华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是他们第一个爱情的结晶,不可能放弃,而对于迫在眉睫的作战计划,他们也没有想过放弃。

夫妻二人商量了之后,没有向组织上请求特殊照顾。李英华挺着大肚子,在丈夫的照顾下,登上摇摆的小舢板。江面上水流急促,他们的耳边还不时掠过流弹,可能是这个幸运的胎儿也在保佑他们,两人渡过长江的时候,居然都毫发无损。

白首一生

建国后,田纪云和李英华的生活稳定了下来,他们终于不必再经历枪林弹雨的生活了。李英华前前后后为田纪云生养了四个子女,田纪云的工作很忙,照顾家庭和小孩的责任,几乎都在李英华一个人身上,李英华对此从无怨言。

有了妻子最温暖的支持,田纪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1983年,田纪云开始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对于儿女们的教育,李英华更注重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儿子女儿们当兵的当兵,进厂的进厂,没有一个在政坛发展。

在孩子们的前途上,田纪云和李英华观点一致,只要他们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平凡人就足够了。知足者常乐,丈夫事业有成,儿女逐渐自立,李英华一辈子的辛苦没有白费,她对自己的家庭很满意。

晚年的李英华身体不好,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从知道妻子病情的那一刻起,田纪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她。为了照顾李英华,他逐步减少工作量。在妻子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田纪云不肯假手于人,而是亲自贴身照料她。

2014年,李英华在丈夫的陪伴下,安详离世。她的离去,对田纪云打击很大,田纪云写下了很多回忆纪念她的文章。如今,田老已经退休,94岁高龄的他,还是会经常思念李英华。就像他曾经写下的那样:南征北战不分离,风吹浪打不动摇。这就是最美丽的革命者爱情。

墨说古今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