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叙事中国——全国叙事性、主题性版画作品邀请展
(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
展览地点
安徽省美术馆3号展厅、一层开放展厅
展览时间
2024年11月8日-2025年2月12日
(逢周一闭馆)
版画是一种十分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漫漫征程,版画始终在场。在战争年代里,它们以刻刀为枪,唤醒斗志,燃烧“刀锋上的火焰”;新中国成立后,它们记录时代,留下生动奋斗剪影;进入新时期,它们抚今追昔,创造新的时代经典。
《到前线去》 木版
胡一川 20×27cm 1932年
1932年,处在抗战动荡中的青年艺术家胡一川为了响应号召,鼓舞人民,创作了一件后来被载入中国现代艺术史的版画杰作——《到前线去》。这件作品也成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抗战宣传文艺作品,影响深远。画面通过强烈的黑白对比关系、简洁有力的线条,以及富有力度的刀刻手法,表现了夸张的人物表情。突出式的前景构图,使得整幅版画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与之呼应的背景是群情鼎沸的队伍和倾斜的建筑,使观者仿佛听到那响彻云天的怒吼声。
《怒吼吧!中国》 木版
李桦 18×13cm 1935年
在这件作品中,李桦用了极度抽象、概括的手法,以入木三分的遒劲刀法和线条,简洁的画面处理,十分鲜明地塑造出一种主人公饱受战争摧残,但仍未放弃反抗的英勇气概,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怒吼。
《重建》 木版
李少言 32×24cm 1942年
这幅作品是反映抗战时期军民团结、坚持抗战的经典之作,表现的是日军扫荡后,八路军帮助修复家园的工作场景。粉碎的锅碗碎片,断缺的桌腿凳角,残破的砖头瓦块,清晰地刻画出敌人“扫荡”的残迹。然而在阳光下,黑糊糊的洞口前,两位战士一个勤快地送泥,一个认真地砌垒石头墙基。
《减租会》 木版
古元 13.5×20cm 1943年
该画表现的是农民在减租减息运动中一次会上与地主说理斗争的情形,反映了千百年来匍匐在地主老财脚下的贫农、佃户,终于直起腰杆和“东家”进行说理斗争,宣传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怒潮组画·起来》 木版
李桦 20×27cm 1946年
《怒潮》组画是李桦木刻中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由《抓丁》《挣扎》《征税》《民变》四幅木刻组成,以反动派抓丁、抢粮为主要线索,把江南农村反动派残酷压榨与农民群众奋起反抗的情景,作了概括描述。
《烧毁地契》 木版
古元 28×18.5cm 1947年
古元于1947年创作木刻版画《烧毁地契》。作品描绘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中,翻身的农民们冲进地主宅院,将地主的土地房产契约翻搜出来一把火烧掉的情景,升腾的火焰,敲锣打鼓、欢呼雀跃的人群,构成农民革命胜利的戏剧性画面。
《豆选》 木版
彦涵 14×18cm 1948年
“豆选”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苏区、解放区和抗日根据地推行的一种以豆子作为选票的民主选举形式,使不识字的人民群众也能够公正、平等地行使民主权利。作品生动再现了“豆选”现场的真实情景。作者将现实生活进行高度提炼,通过典型情节的选取和生动细节的刻画,将村民们行使民主权利的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中国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我们自己的队伍来了》 木版
张漾兮 23×33cm 1949年
画面深刻而生动地捕捉了中国人民热切期盼新中国诞生的历史瞬间,定格了人民队伍浩浩荡荡、满怀希望到来的真实场景。
《播火记》之一 甘正伦
黑白木刻 90×80cm 2007年
陈望道接受《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翻译任务。从李大钊、陈独秀处拿到英文版作为参考。
《播火记》之二
从李大钊、陈独秀那里拿到了英文版和戴季陶提供的日文版后,陈望道马上启程,回到了浙江义乌的分水塘老家。
《播火记》之三
在老家环境简陋的旧房子一间柴房里,伴着一盏昏暗的油灯,陈望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著名的“墨水蘸粽子”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播火记》之四
翻译完成后,《共产党宣言》交稿付印,印刷过程中,陈望道和陈独秀在又新印刷所仔细校对书稿,检查排版情况。
《播火记》之五
由陈望道翻译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正式印刷的封面装帧设计。
欢迎前来美术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品读一幅幅经典版画,不仅可以让我们感悟艺术家们的红色初心,更能让我们透过生动画面,重温党史中的峥嵘岁月,深切地感受到党的百年历史的波澜壮阔。
开放时间
展览开放期间9:00-17:00
团队预约
预约电话:0551-62806811
供稿丨于芳雪
编辑丨丁小艺
审核丨郜雪倩
终审丨王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