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赟 | 迪光堂上的那副楹联……

文化   2024-10-04 00:00   安徽  


9月28日下午,陪同胡永久先生之好友梁仁志教授游玩渚口。在胡学良校长的向导下,我们先后参观了贞一堂、一府六县和千年古樟。天气晴好,胡校讲解有趣,平添了几多游兴,令人流连忘返而不忍离去……

“一府六县”为倪望重先生的故居,村人喜欢叫它“新屋里”。在府厅——迪光堂(此堂名三字为张治中将军所书,真迹收藏在安徽博物馆)的壁柱上悬挂着一副篆体楹联,特别醒目,引人驻足,认真观赏,细细体味,联曰:“魏子洛中金蛱蜨,徐公天上石麒麟”。

书家都知道,此联是一副名联,真迹为萧庵先生所撰、所书。显然,这是一副仿品,还远没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仍能钓到游客的胃口。

庵(1876—1958),江苏常熟人,现代学者、著名文字学家与书法家。初名敬则,一作原名守忠,后改名后又更名蜕,字盅孚、中孚,别号蜕黯、蜕安、蜕闇、庵、蜕公、辠松老人等,晚号南园老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庠生能诗善文,博通经史小学,治六书、三礼、舆地之学,亦通中医学。萧蜕庵对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工,尤以篆书名扬大江南北,被称为“江南第一书家”。尝谓:“书道如参禅,透一关,又一关,以悟为贵。”

早年入南社,又为同盟会会员,有志于国民革命。辛亥革命后,他退居不仕,寓居上海执教,他曾继蔡元培后代理爱国女中校长。兼行医,医术甚精,曾被推为上海中医公会副会长。性耿直,重志节,抗战时苏城沦陷,僧服蓄须,不应奸伪。晚年卜居苏州,1949年后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58年逝世,享年83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满天下的书法大家,晚景凄苦,老妻先逝,长子癫而痨瘵,正如郑逸梅撰文所说萧蜕经济窘迫,常靠人接济,“欲一饱而无从”,真可谓是一生固守清贫,视功名如粪土也,令人敬佩!

 “魏子洛中金蛱蜨;徐公天上石麒麟”一联中的“魏子”与“徐公”,是南北朝历史中的两个人物。

魏子,北齐史学家魏收(506——572),字伯起,小字佛助,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人。年仅15岁文章就写得相当高妙了,北魏时任散骑常侍,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奉诏编纂《魏书》,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魏收聪明能干,少年得志,风度翩翩,可是此人性情褊急,为人浮薄轻佻。修史本是件严肃的事情,魏收却凭个人好恶行事,有的人被他捧之上天,有的人则按之入地,弄得众怨沸腾,一部《魏史》时称“秽史”,于是洛中人都称魏收为“惊蛱蝶”。

徐公,南朝陈文学家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今山东郯城人)人,梁时官东宫学士,陈(朝)时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诗歌和骈文轻靡绮艳,为当时宫体诗重要作者。原有集,散佚,后人辑录《徐孝穆集》,另有《玉台新咏》传世。据《陈书•徐陵传》记载:当时有位宝志上人,是有道高僧,徐陵幼小时,家人携他去见宝志和尚,宝志手摩徐陵的头顶说:“天上石麒麟也。”石麒麟是帝王陵前的神兽,古人心目中的“太平之兽”,只有“圣人出王道行乃见”。

再说萧蜕庵作此对联于1931年(辛未),那时他定居苏州,年已55岁,那个时代堪称“老年人”了。所撰、所书此联是特意送给年仅26岁的王孟嘉的,此君可谓风华正茂,不言而喻,个中含义幽深、隐晦,需仔细体味联语才可品出对王孟嘉褒中隐贬之意,因为萧蜕庵运用了南北朝时魏收与徐陵之典,督责与提醒之意暗含其中。萧蜕庵为何要如此这般地用心良苦而善意提示呢?且看一下王孟嘉其人其事便不难理解了。

王孟嘉(1905——1951),名骥,字孟嘉,吴江黎里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厦大学教育系,成绩优异,撰写有《教育研究》论文多篇,提倡普及教育、义务教育。毕业后,分配到浙江象山县任教育局局长,到任后深入乡村调查走访,当时农村学校简陋破旧,急需修葺,补充桌椅,教育经费远远不到位,王自己垫付了好几千元钱。局长一年当下来,薪水垫补了不算,竟向父母要了1000多元钱。一年之后,父母要儿子辞职,再加那时的官场十分腐败,局长实在没有什么当头,王就辞职返乡,取“退思居士”以自嘲。家有二百余亩良田,镇上开有信隆酱园,家道殷实,从此居家养晦,以书画自娱。

王孟嘉为人慷慨,喜欢交游。1923年,黎里前辈柳亚子先生,团结64位文化人一起创办《新黎里》报,宣传革命,鼓动新思潮、新文化,王孟嘉就是其中出钱资助的一员;黎里创办惠黎小学,王孟嘉主动捐款助学。王孟嘉收藏着较多的古代书画、金石和古董,凭此同吴地的书画家切磋琢磨,于右任、吴昌硕、马君武、楼辛壶、李根源、马公愚、吴湖帆、萧蜕庵等都观赏过王孟嘉的收藏,也都给他留下了丹青和墨宝。为了方便同书画家及文人墨客的交流,王孟嘉专门在苏州与上海租借了房子,苏州的住房租用的就是吴湖帆的,与吴湖帆结成了莫逆。抗日时期,王孟嘉一家迁居上海英租界,他让子女拜吴昌硕为师,向吴昌硕学习书法和绘画。

萧蜕庵联语中的“石麒麟”是对王孟嘉的赞美,而“金蛱蝶”呢又用意何在?年纪轻轻的王孟嘉仗着自家的底子,过起了闲适优游的生活。再说,王孟嘉天生一副好身材、好相貌,黎里、苏州、上海三地轮流居住,潇洒而风流。交往日久,萧蜕庵总觉得应当提醒王孟嘉点什么,于是撰写了这副对联赠予他。便故意将“惊蛱蜨”改作“金蛱蜨”、将原文“惊”(“惊”有惊恐、怪异之意),改成“金”,增加了美的姿容,然而,蛱蝶毕竟不是庄重之辈,岂能长此以往立身行事?

今拜读此联,仍意味深长,受教匪浅……


萧蜕庵篆书七言联真迹,图片来自网络

萧蜕庵篆书七言联“魏子洛中金蛱蜨;徐公天上石麒麟”,纸本浅棕色珊瑚笺,单条纵130厘米,横32.9厘米。落款行书上款:“孟嘉先生属时辛未冬小寒前一日”;下款:“緜桐馆集南北史萧退庵”。上联左中腰拦边钤“听松庵行者”(篆刻阳文)。下联落款钤印二方,一方“萧蜕印”,(篆刻阳文);另一方“蜕公”(篆刻阴文)。

萧氏此联篆书字型近方略长,圆笔中锋,虽笔法较简单,结构也少变化,但提按顿挫笔力内敛,敦实含蓄,气度儒雅,从容不迫,且在结体上疏密对比夸张有致,天然成趣,极富美感。因此通篇看来,给人感觉以圆润丰腴,委婉舒展,厚重雅致,笔意从容,潇洒流畅又极富变化韵致,正乃“温之以妍润,和之以闲雅”。此联为萧氏存世佳作,吴江博物馆旧藏。


作者简介:叶永丰,笔名:叶赟;编辑名:丰镐;网名:枫叶红鸟,安徽祁门人。祁门县文化研究委员会研究员,黄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评协微信公众号编审组成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坚持以描写祁门的山与水、讴歌祁门的人和事为己任,讲述祁门故事,挖掘祁门历史。






《丰镐文苑》长期约稿

        

《丰镐文苑》是面向全国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平台,旨在以文会友,热忱欢迎各位新老微友或有志于文学创作的爱好者不吝赐稿。来稿一律要求为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文学作品(文责自负),后附作者简介和本人彩色横幅照片,一同发送至QQ邮箱。本平台稿酬来自赞赏(无赞赏则无稿酬),作品80%赞赏付给作者,一星期后如数兑付;剩余20%赞赏,留作平台日常运作费用。

        声明:《丰镐文苑》发表的所有作品,只有授权白名单的公众号才可转载。

        《丰镐文苑》主编:叶永丰

        主编微信号:llyyyf1210

        投稿邮箱:1049323575@qq.com

        联系电话:13305597028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关注

 

丰镐文苑
以文会友:作协会员展示风采的窗口,文艺青年追梦圆梦的摇篮,新老朋友心声心语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