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的康复治疗与病例分析

健康   2025-01-24 21:14   江苏  



颈性眩晕作为神经内科、骨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其特点是眩晕呈间断性、反复性,发作时与颈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其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有年轻化趋势。



发病机制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上颈椎区域功能紊乱引起的本体感受器异常神经传入至前庭核导致颈性眩晕,而国内对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与国外并不同轨,国内学者更多的致力于对血流动力学和交感兴奋性的研究上。



颈部疼痛也与颈性眩晕有关。颈痛患者,特别是上颈椎疼痛患者常存在眩晕。颈性眩晕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发病机制是基于颈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所致的颈椎本体觉改变颈部疼痛引起的颈本体感觉传入的改变 ( 无论对称或不对称) ,导致前庭和颈感觉传入的不匹配,进而引起眩晕、不稳或视觉障碍。


研究表明,颈部本体感觉紊乱可能是颈痛患者引起上述各种症状维持、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诊断标准



颈性眩晕至少应有以下特征:


  • 头晕或眩晕伴随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 头晕或眩晕多出现在颈部活动后;


  • 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


  • 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如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张、椎体不稳、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 多有颈部外伤史;


  • 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恶心、呕吐、出汗、胸闷、心悸等;


  • 排除其他原因,如眼源性、耳源性、心血管性、脑血管性及神经源性疾病引起的眩晕。



基于颈椎的生理特点,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们观察到颈性眩晕多在起床、翻身、低头、扬头等头颈部转动或体位改变时发生,且劳累后容易发作或加重,休息或经颈托外固定治疗可以减轻的特点,我们特创编2个简便易行的颈肌训练方法,颈肌训练宜每日早晚各进行一组,每组训练的次数不限,以患者稍觉颈部疲劳为度,具体方法如图所示。


图1:颈肌训练特定体位           


患者端坐位,颈部屈曲15度,下颌微收,头颈肩部自然放松。


图2:抗阻力等长颈屈肌训练      



辅助者用手掌根部抵住患者前额部,并施以适当阻力,患者渐次增加颈部屈曲力量至最大程度以对抗阻力,以保持“颈肌训练特定体位”不变动5秒为1次。间隔2秒进行下一次。


图3:抗阻力等长颈伸肌训练


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扣紧置于后枕部,并适当施以向前阻力,同时渐次增加颈部后伸力量至最大程度,以持续保持“颈肌训练特定体位”不变动5秒为1次。间隔2秒进行下一次。


图4:抗阻力等长颈伸肌训练时手掌、前臂的特定体位


颈肌训练时要求把双手掌固定在后枕部并保持双前臂平行。


康复治疗



        

非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其主要作用是消除或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因病变刺激引起的神经血管水肿和充血反应,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症状。


常用的方法很多,如超声疗法、短波疗法、中药离子导入、中药薰蒸溻渍等均有较好的疗效15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牵引疗法


牵引重量与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牵引时间、牵引方式等有关,牵引力为体质量的15%~20%左右为佳。10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手法治疗


中医推拿在缓解眩晕症状上有明显的疗效,以中医传统颈椎“凤凰点头”法,点按颈椎。“凤凰点头”方法:患者端坐,身心放松。术者立于患者身后。


先双手轻揉颈椎左右两侧筋腱,力量从表入里,在其筋腱松懈后,可沿颈及肩左右两侧,适当捏提双肩部肌肉。然后一手托患者下颌,一手扶后枕部,以向上向前提拉颈枕部,可达到舒畅气机,养心明目作用,对头晕目眩患者大多有立效之功。


艾灸治疗


艾灸治疗眩晕在我国传统治疗中有广泛的基础,热敏灸治疗颈性眩晕也有独到之处,它可解决中医推拿中部分不能端坐的患者,在大椎,百会,风池,天柱等穴施灸,在得气后患者可有头晕缓解而“快然”现象。



针剌治疗


在目前针灸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主穴以风池,上星为主。相对各证型的辨证。肝肾阴虚加太冲,肾俞,三阴交。气血不足加足三里,膈俞。痰湿中阻加丰隆,中脘。气滞血瘀加血海。

封闭治疗


交感神经纤维分布在椎动脉周围,椎动脉受到压迫、刺激产生痉挛,使椎基底动脉缺血而产生眩晕。因此给受刺激部位的椎动脉进行利多卡因封闭治疗可起到一定的效果。如果不能确定椎动脉受压或刺激的部位,在星状神经节进行封闭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对引起症状的颈神经的出口神经根进行封闭,效果更好。


选择合适的枕头


枕头过高或过低对颈椎都可产生不利影响。枕头的合适高度为患者拳头的1.5 倍高(约12cm)。患者需长期使用。



手术治疗


当患者的颈性眩晕诊断明确,眩晕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无手术禁忌证时就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要充分发挥各种手术的特点,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选取适宜的手术方式。




下面通过一些病例向大家展示这种疾病


Case 1



图A:显示C5-6水平左侧椎动脉狭窄;

图B:患者头部向左侧旋转45°后DSA显示左侧椎动脉近完全闭塞;

图C:患者头转向右侧,左侧椎动脉血流恢复。



下图,MRI显示左侧椎动脉受压(白色箭头):



Case 2



图A-1:为MRA显示双侧椎动脉畅通;

图A-2:显示向右侧转头时左侧椎动脉于C1-2水平受压闭塞;

图A-3:显示向右侧转头时右侧椎动脉于C6水平受压闭塞。



Case 3



图B-1和图B-2:提示双侧椎动脉通畅;

图B-3:为向右侧转头时左侧椎动脉受压;

图B-4:为向左侧转头时右侧椎动脉受压。



Case 4



图C-1:为MRA显示左侧优势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终止于小脑后下动脉;

图C-2:为向左侧转头时右侧椎动脉于C1-2水平受压;

图C-3:为向左侧转头时左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显影正常。



Case 5



图D-1:左侧椎动脉畅通;

图D-2:右侧椎动脉完全闭塞;

图D-3:向右侧转头时左侧椎动脉于C4水平受压。



Case 6



1年来患者反复的晕厥发作,每次都是因为向左侧转头时发作,一旦向左转头持续几秒钟就会出现眩晕发作,向右侧转头不会发作,经过内科治疗效果不明显。头MRI及MRA没有发现异常。


下图显示右侧横突孔(C5水平)狭窄,结合解剖图可以认为右侧椎动脉受压:



手术前动态右侧椎动脉DSA:

A:头正中位,血流正常(牙齿伪影),

B:头向左侧转动,C6水平右侧VA完全闭塞。



手术前动态左侧椎动脉DSA:

A:头正中位,血流正常,

B:头向左侧转动,左侧VA严重狭窄。



手术后动态DSA:

A:左侧VA,

B:右侧VA,提示尚残留部分狭窄。



Case 7



58岁男性,发作性向右侧转头时眩晕1年。

图1:头正中位,正位MRA,右侧VA闭塞或者发育不良,左侧VA显示良好



图2:侧位MRA,左侧VA显示良好



图3:头正中位DSA,正位DSA左侧VA正常



图4:左侧VA侧位象



图5:头转向右侧时,左侧VA管径显示轻度的不规则



图6:头继续向右侧旋转,患者出现眩晕的症状,左侧VA不规则+狭窄(C1-C2水平)



图7:侧位,左侧VA不规则+狭窄(C1-C2水平)



Case 8



45岁男性,5年来当向左侧转头超过80度就会出现眩晕,当头转向正中位时眩晕缓解。向右侧转头时没有发生过类似症状。


MRA显示如下图,双侧后交通动脉没有开放(图1A)。

超声提示左侧椎动脉闭塞(图1B),

DSA显示左侧VA闭塞(图1C),

仰卧位头正中位时右侧VA没有发现狭窄(图1D)。

当头转向左侧时,患者出现眩晕和视物模糊,此时DSA显示C2-3水平右侧VA受压变窄(图E和F)。





Case 9



正中位DSA显示右侧椎动脉在C5/6水平轻度受压(图a);

头向右侧旋转90°,右侧椎动脉于C5/6水平闭塞(图b),

左侧椎动脉于C1/2水平闭塞(图c)。

头向左侧旋转75°时:

DSA没有发现右侧椎动脉狭窄(d),

发现左侧椎动脉轻度狭窄(e)。



从以上报道的情况来看,不是这种疾病罕见,而是我们没有太多手段去确诊,或者忽略了相关检查手法(比如造影时转颈)。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重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往期推荐


特教老师们都在考什么证书?年底持续申报中......

火上热搜!医生离职创业年入千万!康复师转行能干啥?

@康复师,全套作业治疗视频合集,收好啦!

【免费领取】骨折与脱位的保守治疗

【免费领取】心脏康复视频合集

【音乐治疗】培训课程已上线,可考音乐疗愈师高级证

官方通知!资格证不再发放纸质证书!

【视频演示】Brunnstrom 六阶段分期

倒查十年!到手的证书都被作废!多名医务人员职称被撤销!

超详细的身体各部位疼痛对照表,附缓解动作图示!

国家医保局通知,2025年全国医院大检查即将启动!康复科要注意这些!

康复精品资料库
康复信息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