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PNF技术

健康   2025-01-16 18:03   江苏  

PNF,即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的反应,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缓解肌肉紧张,最终改善功能的治疗技术。它的特点是运用螺旋对角线模式运动,通过主缩肌和拮抗肌间的交互收缩、放松,促进肌力的平衡与协调。

基本技术
皮肤刺激(手法接触):治疗师的手以蚓状肌抓握,摆放于患者运动相反的方向。
1最大阻力:患者运动过程中,治疗师给予适宜的最大阻力。
2扩散和强化:治疗师通过对较强肌肉的抗阻,把强化效应传送到较弱肌肉。
3牵伸:治疗师在每个动作的开始给予主动肌快速的牵伸至最长位置。
4牵引和挤压:治疗师利用对躯干和四肢的拉长(拉长肌肉,分离关节面)以诱发牵张反射,利用对躯干和四肢关节负重(压缩)以激活关节感受器。
5时序:运动的先后顺序,促进正常顺序及通过“强调顺序“增加肌肉收缩。
6体位和身体力线:治疗师的身体和手的力线引导和控制运动或稳定。
7言语和视觉刺激:有效地使用语言指导和视觉反馈以诱导运动。
特殊技术
1节律性起始:先被动、缓慢、有节律地活动肢体数次,并让患者感受运动的感觉,再让患者参与运动。
2等张组合:治疗师令患者在整个活动范围内做主动抗阻运动(向心性收缩),在关节活动末端,令患者停留并保持在这一位置(稳定性等长收缩),当达到稳定后令患者缓慢地向起始位运动(离心性收缩)
3动态反转:治疗师在患者运动的一个方向施加阻力,至理想活动范围的末端时,远端手迅速转换方向,诱导患者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且不伴有患者动作的停顿或放松。
4节律性稳定:令患者肢体保持某一位置不动,治疗师交替的给予患者主动肌与拮抗肌产生等长收缩的阻力。
5反复牵伸:治疗师在患者肢体运动的起始位或全范围给予主动肌反复、快速地牵伸,在牵伸的同时,发出活动指令,诱导牵张反射。
6收缩-放松:先对制约关节活动的拮抗肌给予等张抗阻,随后放松,并将受限的肢体运动至新增加的关节活动范围。
7保持-放松:治疗师先被动或令患者主动地把受限的肢体放置在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末端,然后对拮抗肌和旋转肌等长抗阻并维持5-8秒。

运动模式
(1)基本运动模式:i包括头颈(3个)、i躯干上部(2个)、i躯干下部(6个)、i上肢(14个)、i下肢(12个)、i强调时间顺序的ROM变化模式(2个)、i按发育顺序在垫上进行的活动(38个)、i步行训练(7个)、i轮椅和转移(5个)和生活自理(2个)共91个基本运动模式。
(2)运动模式的命名:i由5~6个符号(大写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组成,l其中:i第1个符号采用字母,l表示运动肢体为单侧还是双侧(U为单侧,l未书写为双侧);第2个符号采用字母,l表示是否为对角螺旋形运动模式(D代表对角螺旋形;若第1个符号为双侧肢体运动未书写时,l则变为第1个符号,l以下顺序依此类推);第3个符号采用阿拉伯数字,l其中1代表1型,l2代表2型;第4个符号采用字母,l表示肢体功能活动的形式,l如F代表屈曲、iE代表伸展;第5、i6个符号采用字母,l分别表示上下肢,l如UE代表上肢、iLE代表下肢。


上肢运动模式及手法操作


D1F屈:屈曲—内收—外旋

肩:屈曲、内收、外旋

腕:屈曲、桡侧偏

前臂:旋后

指:屈曲


D1E伸:伸展—外展—内旋

肩:伸展、外展、内旋

腕:伸展、尺侧偏

前臂:旋前

指:伸展


D2F屈:屈曲—外展—外旋

肩:屈曲、外展、外旋

腕:伸展、桡侧偏

前臂:旋后

指:伸展


D2E伸:伸展—内收—内旋

肩:伸展、内收、内旋

腕:屈曲、尺侧偏

前臂:旋前

指:屈曲


下肢运动模式及手法操作

1.下肢D1屈曲。
髋:屈曲、内收、外旋;膝:屈伸;踝及足趾:踝背屈、内翻,趾伸。

2.下肢D1伸展。
髋:后伸、外展、内旋;膝:屈伸;踝及足趾:踝跖屈、外翻、趾屈。

3.下肢D2屈曲。
髋:屈曲、外展、外旋;膝:屈曲;踝及足趾:踝背屈、外翻、趾伸。

4.下肢D2伸展。
髋:后伸、内收、外旋;膝:屈伸;踝及足趾:踝跖屈、内翻、趾屈。功能活动如行走时足跟离地

兴说康复整理,图源网络

往期推荐


技术疗法!眩晕常用的几种前庭康复训练

医保局发文:康复治疗项目收费标准大调整,最高上浮48%!

【免费领取】350份康复评定量表大全,超全,收下!

共济失调的表现及康复——Frenkel训练

肩痛患者,应考虑到的26种诊断!

@康复师,全套作业治疗视频合集,收好啦!

【免费领取】骨折与脱位的保守治疗

【免费领取】心脏康复视频合集

赵露思病后首晒康复影像:步履蹒跚,握勺艰难,吞咽挑战

康复科主任,应该由什么人来担任最好?

临床康复一体化,未来康复科的发展方向

康复精品资料库
康复信息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