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部官网,中美两国政府代表于2024年12月13日在北京换文签署了《关于修订和延长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的议定书》,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自2024年8月27日起延期5年。
美国国务院13日在声明中确认了续签的消息,并称这项协定“为执行机构建立了新的护栏”。
根据美方的声明,修订后的协定“仅涵盖基础研究,不促进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发展”。声明强调,修订后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美国负责任地管理与中国战略竞争的一种方式”。
历史由来及重要意义
在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后,两国科技人员的往来有所发展,但由于两国关系未实现正常化,科技合作与交流受到限制。1978年5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时提出,希望与中国建立官方的科技合作关系。同年7月,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率领科技代表团访华,双方就广泛的科技合作关系进行了会谈,为日后政府间不同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979 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在白宫与美国时任总统卡特签署了一份 “总体协议”,其中包括一份有关科技合作意向的概括性声明。这份声明为后续《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具体制定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正式协定的签署:在总体协议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协商和讨论,中美双方于 1979 年 1 月 31 日在白宫正式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STA: US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
该协定不提供研究资金,但旨在鼓励两国的政府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农业、能源、卫生、环境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和友好交流。
对中美两国的意义:
对中国而言:在协定签订初期,中国的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该协定为中国提供了一个与科技强国美国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中国的科研人员能够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获取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这对于推动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能源领域,中美之间的合作帮助中国提升了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水平,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对美国来说:美国能够将其技术应用到中国广阔的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经济利益,拓展了美国的科技发展空间。同时,与中国的合作也为美国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研究资源,有助于推动美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美合作开展的一些项目为美国的科研机构提供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样本,加速了相关研究的进展。
历史性成就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签订后的40多年里,中美两国在科技合作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合作领域从最初的14个领域扩展到244个领域,现涵盖中国和美国96%以上的研究领域。这些成就不仅促进了两国科技的发展,也对全球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里我们列举一部分合作成就:
留学生交流:协定签订后的45年里,大量中国学生前往美国留学深造,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留学生在学成回国后,成为中国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的重要力量,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同时,美国学生也到中国交流学习,增进了对中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了解,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科研人员互访:中美两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频繁开展科研人员互访交流活动。双方科研人员共同开展研究项目、举办学术研讨会和讲座等,分享科研成果和经验,拓宽了彼此的学术视野,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人才。
学术论文合作:中美合作发表论文数量从1979年的17篇增加到2018年的56171篇,增长了3300多倍,双方已互为最大国际发表合作国。
1.人才培养与交流方面:
2.科研合作成果方面:
公共卫生领域:
中美两国在疾病防控方面交流频繁,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与中国相关机构合作,在甲型 H1N1 流感爆发期间,双方人员的交流确保了疫情信息快速、准确地共享,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曾在 2002 - 2007 年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中国开展艾滋病的预防、治疗和疫苗研发等研究活动,推动了两国在该领域的科研进展和经验交流。
环境科学领域: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环境保护署等与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合作,对区域和本地的空气质量进行建模研究,为北京 2008 年夏季奥运会期间改善运动员和观众的环境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两国在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合作积累了经验。
在海洋生态研究方面,两国关于海洋资源和气候的数据交换,帮助中美政府改进了气候变化的预测模型,对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科学领域:
美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地震局合作,建立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1983 年开始,1987 年投入运行),提高了中国的地震监测能力,为地震研究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两国在地质灾害防治、地球物理探测等方面的合作研究不断深入,促进了地球科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理论创新。
高能物理领域:中美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上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该项目为两国物理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平台,培养了大量科研人才,帮助中国发展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实验室,也为美国高能物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
基础科学研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等中方单位与美方伙伴开展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被认为是一项重大基础科学成果。
3.产业发展与技术应用方面:
能源领域: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框架下,中美在清洁能源技术、能源效率提升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2009年,中美两国就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联合项目达成了新协议,并成立了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CERC),促进了两国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农业领域:中美在农业科技领域启动了农业研究旗舰项目,旨在优先领域打造两国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农业科技合作提高了两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保障了粮食安全。
信息技术领域:虽然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信息技术领域进行了一系列限制,但在协定签订后的前期,中美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协定》续签的现实意义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自1979年签署以来,一直是中美两国科技合作的重要框架。当前中美关系处于复杂且敏感的阶段,该协定的续签意味着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得以继续,这对于保持和加强两国在科研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并为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