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微信公众号,可快速关注)
▲文言文编程语言(wenyan-lang),一种独特的编程语言,使用繁体中文字符来编写程序代码。
▲火山,吴涛最新作品,使用同一种语法就可以针对各种不同目的环境进行软件开发。
▲E4A中文安卓编程,Easy For Android,简称E4A,是国内首款中文可视化安卓应用开发工具。
▲炫语言,探索集成化开发模式,全中文编程IDE,中文版C/C++
程序语言计算机语言,不是自然语言,从计算机发展史来看,程序语言最终就是二进制编码——0和1。
机器能读懂的就是0和1,而一段冗长的0和1可能就代表某一个“字”,因此为了方便人类理解和使用而设计的“人造语言”,从这个逻辑上看,中文或者汉字并不是不可以成为这类“人造语言”,但仔细再审查,主流的接近硬件层面的语言被英文及符号所占领,毕竟计算机是从欧美发展起来了。
我们在早期缺少“定规则的权力”,因此,像C语言或者Python也好,虽然可以用中文来命名,但将中文作为接口搭载在主流编程语言上,只会多一次“将汉字翻译成英文字”的过程,增加了机器处理的时间,牺牲了效率。
那中文编程只能用来娱乐?倒也不是。以易语言为例,这款历经20余年风雨仍受青睐的中文编程语言,在非官方社区如精易论坛中汇聚了庞大的用户群体(据最新数据,会员注册数已超75万),论坛的活跃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文编程的可行性。谁说,中文就不能拿来写程序了呢!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直接使用中文作为编程符号,会降低语言的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性,编程涉及到第三方库、学习材料等一整个生态圈,如果你用英文怎么来学你的中文,交流起来恐怕是鸡同鸭讲。那如果计算机中国人发明的呢?规范语言就不应该是中文吗?会影响通用性吗?
中文编程不仅为初学者提供了了解基础编程思路的便捷途径,更在培养编程思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无疑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我们不应过度苛责或诋毁语法层面的“中文化”尝试,我们应该支持使用汉字来提高代码可读性和扩大技术传播的工作,同时客观地评价本土化。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汉字在编程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