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听?——吴涛教你学编程!

科技   2022-05-14 12:08  

编者按:这是无意中在网络发现的早期作为程序员的“易语言之父”吴涛先生接受《大众软件》的一篇访谈录,因资料仅为图片,人(dian)工(nao)手(shi)打(bie)出了文字,以

以飨读者。希望从大佬的身上收获启迪。

软件作者专访——吴涛(E语言)

闫辉:吴涛先生,请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开始接触计算机和编程的呢?
吴涛:我于1989年进入湖北省机电工业学校,1990年时开始学习计算机,主要是自学。当时还是APPLE机和中华机,上机机会很少,比较艰苦,还记得那时班主任胡建明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毕业分配后开始学习PC机,XBASE、C、C++、PASCAL、FORTRAN乃至汇编,DOS操作系统内核都学过,这一学习阶段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想了解最底层的东西。在学校时,曾经把中华机的全部监控程序都抄录下来仔细研究,到现在都还记得6502汇编语言指令。后来到了DOS,也曾经研究过MSDOS 3.3的系统代码。
闫辉:听说您曾经参与了CCED2000的开发工作,当时情况是怎样的呢?
吴涛:我于1994就开始了共享软件的开发。当时看到软件都必须在中文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处理汉字信息,于是我开发了一份无须中文操作系统支持的文字编辑系统。它里面自带汉字显示字库和多种输入法,并且可以直接读取常见汉字系统的打印字库以进行打印,可以看作是中文操作系统和文字编辑系统的组合,通过注册的方式发行。不过很可惜,当时没有想到去普及它。到了1998年的时候,应北京乾为天公司的邀请,我与该公司一起合作开发CCED2000、在包括我在内只有两名开发人员的情况下,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开发出了试用版,后来连续升级了五六个版本。不过很遗憾,虽然基于CCED2000软件本身的合作是成功的,但其它方面却是失败的。至于这份软件为什么没有在市场上引起应有的震动,由于不是我策划,也不便于多说。但是我想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太激烈至少是—个方面的原因。
闫辉:看来吴涛先生的开发历程还是很曲折的,那您是如何想开发一个完全中文化的编程语言的呢?
吴涛:我开发易语言的初衷是想让更多的电脑爱好者能够加入到软件开发的行列中来。软件开发不应该是曲高和寡的行业,而应该真正属于大众,这样有利于我国软件事业的发展。有很多人想学编程,但他们一看到满屏都是英文,通常的反映就是:“呵,还要学英文哪?”,基本上就放弃了。不是他们不想学,实在是门槛太高。我由衷地希望易语言能够在这方面帮助他们。另外易语言对于在校学生尤其合适,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有计算机专业英语能力,但在这方面的求知欲又非常强,易语言能够完全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入门,以期得到更大的发展。易语言里面提供流程图功能很大意义上就是基于这个用户群体。还有很多DOS程序员未能成功地转向Windows,易语言对于他们也非常合适。
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我一直使用的是外国公司出品的编程语言,虽然我自己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应用这些开发工具,但对此我耿耿于怀。我个人认为阻碍我国软件事业进程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编程语言。有一批国外编程语言虽然作了表层汉化,但那是不彻底的,也是绝对无法彻底的,除非他们重新开发全中文内核。有很多人想学会编写程序以灵活、充分地利用计算机资源,但是不懂英文(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英语),他们很难迈过这一道门槛,我想要是有一种全中文的编程语言,能够让多少人加入到软件开发的行列中来?尤其是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一点非常重要。基于这个心理,我于2000年初开始开发易语言。
闫辉:是的,我前一段时间写关于印度软件业文章的时候,从中也体会到语言的障碍是软件开发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印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同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是有很大相关的,希望E语言可以突破这种限制。那么您觉得现在E语言还有哪些缺陷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呢?
吴涛:现在易语言可以说刚刚诞生,作为一种编程语言,它的后续开发可以说是无止境,在目前版本(1.7版)后需要做的有:数据绑定、网络、全中文报表等等。另外文档和例程还需要继续增加。易语言还可以定制为其它软件系统的用户接口语言,譬如财务系统的功能配置和扩充语言,编排系统的宏语言等,能够极大地扩充这些系统的灵活性。总之,我将尽全力不断去完善它。
闫辉:我们知道现在软件的开发方面,对项目管理的要求比较高,你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教训呢?
吴涛: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方面,由于我已经开发了多份较大的软件(在此之前我编写的代码总量已经接近50万行),所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的总体感觉是软件的设计阶段非常重要,它应该占软件总开发周期的15%或者更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阶段一定要定位软件将来的市场和用户群,即软件是为哪一些人开发,对他们有什么用处。在开发阶段一定要围绕这个主题,再好的功能,如果没有用户去使用它,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闫辉:我们有很多读者也非常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程序员,但不知道如何着手。现在有了E语言这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编程工具,一定会有更多的电脑爱好者进入软件开发这个领域,那您对这些初学者有哪些建议呢?
吴涛:至于学习编程的方法,我觉得刚入门的时候应该是自下而上,具有了一定能力后,就应该自上而下。这里说的“上”是理论和概念、“下”是实际编程。对于初学者来说,刚刚一开始时如果就让他们去了解种种编程理论,如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等等,很有可能会让他们畏难而退,此时应该通过一些简单的编程来激发兴趣。在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后,如果不去了解编程理论知识,就会停滞不前。最终目的还是“下”,即实际编程能力。可以通过编写大量的程序来获得在书本中无法得到的经验和知识
我们可以从吴涛的身上看到很多优秀程序员的品质,他们为了自己的追求在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惧权威,勇于将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虽然E语言的前途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还是衷心地祝愿吴涛将这个语言更好地推广开来,同时也希望有识之士看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摘自2001年2月1日《大众软件》02期 《软件作者专访--吴涛》)


易语言自习室
致力于易语言的推广,打造自学者的编程学习乐园,扎根易语言,面向全编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