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德令哈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提出的“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为路径,主动谋划抓落实,克服困难稳信心,夯实产业强支撑,突出关键增动能,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提质态势,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3.36亿元、增长9.7%,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9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43.82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完成46.61亿元,增长4.9%。
农业生产形势平稳 畜牧业发展良好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农作物生长期间雨水偏多、气温偏高,生产形势整体较好,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增。经济作物中蔬菜面积、产量双增长,蔬菜种植面积0.5万亩,同比增长11.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16万吨,增长11.5%;其他蔬菜(火焰蔘)面积0.1万亩,增长64.8%;中药材种植面积8.65万亩,增长6.7%。牛出栏0.89万头,增长9.3%;羊出栏8.71万头,增长74%;家禽出栏3.7万只,增长3.7%。畜产品主要牲畜肉产量0.36万吨,增长17.7%,禽蛋产量达0.07万吨,增长22.4%;生牛奶产量达0.01万吨,增长2.6%。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向好因素积累增多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0.6%,制造业增长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增长19.2%。分行业看,12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有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4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0%、67.7%、54.4%、20.1%和2.1%,带动全市稳步增长。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1亿元,同比下降25.6%,较一、二季度降幅分别收窄26.1、5.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7亿元,下降52.9%,较一、二季度降幅分别收窄40.6、14.7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高于全州6.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9%,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个百分点。从项目投资金额看:500—5000万元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27.8%,较上年提高70.7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31.7%,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同比增长3.7%。全市新开工项目54个,亿元以上项目14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45.4亿元,同比增长29.1%。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消费价格增长温和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2亿元,同比下降2.5%。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粮油食品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下降48.4%、33.0%、26%和4.0%;部分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限额以上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销售火爆,分别增长79.5%和58.3%;日用品类、烟酒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1%、6.2%和4.0%;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平稳,增长1.5%。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六涨两跌”。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5.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2%,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1.7%,衣着类价格上涨1.5%,居住类价格上涨0.2%,交通通信类价格下降1.4%,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8%。
服务业稳步增长 金融信贷运行稳健
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9%,较去年同期降低0.6个百分点。经初步测算,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218.3万人次,同比增长17.5%,旅游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33.2%。完成铁路客运量53.83万人次、增长41.81%,航空客运量4.7万人次、下降5%。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0.9亿元,同比增长6.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6.5亿元,同比减少3.5%。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就业市场总体稳定
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61元、增长5.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20元、增长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17元、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81,较去年同期缩小0.06。全市在册市场主体共9681户,同比增长4.2%;其中,企业2679户、个体工商户677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9户。城镇新增就业302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8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