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最后有惊喜!
近年来,奈曼旗义隆永镇紧紧抓住通辽市大力发展中蒙药材产业的重大机遇,立足境内林地资源、气候条件等优势,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的“药材小镇”,发展道地中蒙药材,助力农民增收。
在义隆永镇义隆永村药材种植户杨文学的药材基地里,成长期三年的桔梗近日迎来丰收,机器来回穿梭,一根根品相优良的桔梗被翻出地面,工人们紧随其后,拾捡装袋。
杨文学是当地药材种植大户,2018年积极响应义隆永镇打造“药材小镇”的号召,试种各种药材,7年的时间里让他在种植药材上有了丰富的经验。
“到现在也是六七年了,反正这几年过来感觉是都挺好,我今年种了桔梗、防风、还有板蓝根三样,这几种药材都是适合当地生长、容易管理,长得也都挺好,有的药材再值钱,不适合咱们这儿种也不行。”种植户杨文学说。
杨文学告诉记者,自己种植成长期三年桔梗有35亩地,预计每亩地的产量在5000斤左右,目前以每斤2.4元的价格签订了预售订单,计算下来每亩地年均纯收入达3000元。
药材种植不仅为当地“药材小镇”的建设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还为群众开辟了增收新路径,提供就近务工机会。本村村民徐艳花告诉记者,从药材种植到收获,始终零工不断。
“我在这儿出药材,工资日结,1天150元,到晚上就结账了,活还行,出药材不累。”徐艳花说,“我们村种药材的人多,从开春开始,种药材、拔草……活儿不断,而且这家干完,那家还能接着干,一年打工也能挣2万来块钱。”
打造知名“药材小镇”单靠扩大种植面积始终是“受制于人”。近年来,义隆永镇在树立品牌、拓展市场、深化加工上下足功夫,努力培育龙头企业,整合种植大户,建设药材集散、储存地等,为当地及周边群众在药材种植上“保驾护航”。
家住赤峰市敖汉旗牛古吐镇的刘忠立,今年种了40多亩防风,目前已采挖了15亩地,她驱车40公里把自己的药材送到奈曼旗义隆永镇药材集散地,以每斤1.5元的价格,卖了2000多元。
“为啥往孙老板这儿送,孙老板人挺好的,价格对我们老百姓也挺合情合理的,就这一点,别看路途远,我们也愿意往他这儿送。”刘忠立说。
刘忠立口中的孙老板是义隆永镇药材协会会长孙学,据了解,该协会是当地药材种植大户们自发组织成立。孙学今年10月份从南偏坡营子村承包480平方米药材储备库和3570平方米药材晾晒场,旨在为当地和周边群众提供药材集散平台和价格信息中心。
“我感觉这样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是,一是能多卖点钱,二是对药材来说,以后不往这儿送的情况下,他可以晾成干货,咱再收。”孙学对未来充满信心,“以后打算利用冬天不忙的时候,针对老百姓中的‘新手小白’,再集中交流学习一下,就是当地的种植大户能手给咱们讲讲种植经验,把咱们镇整体的质量产量都发挥出来,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根据孙学介绍,药材主要发往安国和亳州等市场,今年已出货1000吨,预计还能出货150吨,剩下的晒干储存。
据了解,该药材晾晒储备库是义隆永镇南偏坡营子村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立,以每年2.5万元承包给当地药材种植大户,为当地药材种植户提供便利的同时,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一个是集体有收入了,再一个老百姓也受益了,特别这个药材,每年我们都晾干了,等着外地来收了。今年咱们直接在地里起出来,就上这来卖了,最起码比每年得多卖2到3毛钱,老百姓受益,大家都说明年想种的就更多了。”奈曼旗义隆永镇南偏坡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孙桂发
近年来,义隆永镇按照“一镇一品”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药材发展模式,通过政府引领、合作社运营,规划建设林下“千亩片”中蒙药材示范基地2处,带动农户林下种植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下一步,义隆永镇将深化药材加工,打造自身优势,形成特色品牌,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图文:李威 宋小伟 吕殿龙
编辑:包红艳
初审:李子阳
审核:王爱国
终审:闫春岭
广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