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奖:隔阂在尽孝中悄然消失 |林巧鑫【2024菲华孝亲纪实散文大赛】
文化
2024-11-30 13:42
菲律宾
那是一个四月的清晨,我接到妈妈的电话,声音里透著急促与不安。她告诉我,爸爸在中国,突发心肌梗塞,被紧急送往医院。我拿著手机的手微微颤抖,脑子里却一片空白。爸爸,他一向是强壮的,我从没想过他会倒下,更不敢想像失去他的情景。但此刻,冰冷的现实狠狠地击中了我。 坐在飞机上的时候,思绪开始不受控制地翻腾起来。小时候,他在我眼里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存在。我们家孩子多,我是排行靠中的那个,在他眼中,乖巧懂事的孩子不需要关注。他们总是忙碌,尤其是爸爸,几乎没有时间陪伴我们。他严肃寡言,我们之间的话题少得可怜。每次他回家,不是看著电视剧,就是约人在家喝酒。我常常觉得,他似乎更关心外人。 我很小就学会了忍耐和独立,因为早知道在爸爸的眼里,我永远不是那个被宠爱的孩子。我时常质疑:我是不是做得还不够好?为什麽爸爸总是对我不冷不热?这样的困惑与怨恨逐渐在心中积累,形成一道厚厚的隔阂。久而久之,我开始躲避他,和他保持距离,渴望逃离家里那种无法言说的压抑感。我们甚至曾有过几次激烈的争吵,那时候叛逆的我,因为得不到他的偏爱,选择带著刺去回应他。 但当那通电话打来时,一切仿佛都被击碎了。我竟然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害怕,害怕失去他。爸爸真的会倒下吗?他会不会永远离开我们?一连串的问题像潮水般涌上心头,压得我透不过气。一路上,我的心里充满了矛盾:那个让我厌恶、让我觉得偏心的他,此刻却成了我最害怕失去的人。 赶到医院时,爸爸已经被推进了急诊室,医生们在忙碌地准备手术。我站在冰冷的走廊里,面对著那扇紧闭的手术室门,心里无数次祈祷他能够平安无事。那个曾经让我感到距离遥远的人,此刻却成了我最关心的人。时间像是被拉得无限长,我的思绪在焦虑与悔恨之间挣扎著。 幸好手术顺利完成,医生说幸好送医及时,植入支架后他的病情暂时稳定了。当我走进病房,看见躺在床上的爸爸时,一股複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此刻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严厉高大的父亲,而是一个虚弱的病人。他的头髮稀疏而花白,脸上的皱纹深刻,曾经威严的形象在病痛面前显得如此无力。我意识到,时间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逆转的痕迹,而我作为他的子女,已经到了必须承担责任,尽心照顾他的时候。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家人一起轮流照顾爸爸。妈妈在病房里不眠不休地守护著他,姐姐和妹妹们也都尽心尽力地帮忙。我虽然身处异国,但每次回到中国,我都会儘量抽出时间守在他的床边。起初,我对照顾爸爸感到生疏,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但随著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学会了如何给他喂饭、端水,如何在他虚弱时扶他起床。 爸爸的恢复过程并不容易。每天,我都会推著他去医院做複健,帮助他重新学习走路。他的动作缓慢而艰难,每一步都需要我在旁边搀扶。我看著他曾经有力的身体如今如此虚弱,心中无比心酸,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尽孝的决心。 每次带他去复诊,我都会提前准备好一切,帮他安排好医生的预约,确保他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医生说,虽然手术成功,但后续的康复和保养尤为重要。我牢记这些医嘱,监督他按时吃药,调整饮食,帮助他戒掉过去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每当看到他配合我的照料时,我心里充满了安慰和满足。 有一次,爸爸突然对我说:“阿鑫,辛苦你了。”听到这句话时,我一时愣住了。过去,我总觉得他不会关心我,也不会理解我为这个家的付出,但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亲情的温暖。 日子一天天过去,爸爸的身体渐渐好转。医生告诉我们,只要按时复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他的病情会稳定下来。我们全家开始计画著他的出院,每个人都在忙碌著为他准备一切。而我,则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这些琐碎的日常中去,帮助他打理生活,调整家里的饮食结构,尽力为他创造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 出院那天,阳光明媚,我扶著他缓缓走出医院。他的步伐依然有些踉跄,但脸上却带著久违的笑容。回到家的路上,我心中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与释然。尽孝的过程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和父亲的关係,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为人子女的责任。 父亲康复后,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和睦。我不再像从前那样纠结于他的冷淡和严厉,而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他。我明白,作为子女,尽孝是我们的天职,而父母的爱,或许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表达,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积累的点滴关怀。 这一刻,通过对父亲的照顾,我学会了放下过去的怨恨与偏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无论他是否曾经忽略过我,作为他的子女,我都有义务去守护他、照顾他。孝道,是一种无声的承诺,是每个儿女都应该履行的使命。在父亲渐渐老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种使命的深沉与厚重。 最终,隔阂在尽孝的过程中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亲近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