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奖:逼出来的孝顺|傅玉成【2024菲华孝亲纪实散文大赛】

文化   2024-11-29 11:19   菲律宾  
     
      在老家的同龄人中,我被认为是很孝顺的,一是作为恢复高考之后村里面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家都觉得我很有出息,给祖宗脸上争了光;二是我家里面的生活比邻居过得相对好一些,就连亲戚朋友也都得到了较好的照顾。
      其实,这只是农村人对孝顺的朴素理解,虽然精神和物质层面都有所顾及,但我始终认为自己对长辈没有尽到孝道,因为自从离家求学以来,一晃数十年,几乎没有陪伴过他们,见个面也只是来匆匆,去匆匆,没有珍惜越来越少的相聚机会。直到奶奶和父亲先后离世,我才感觉到了天塌地陷了,从此再也没有家了,想尽孝都没有机会了!
     我是一个无娘的孩子,一岁时母亲病逝,由祖母抚养长大,父亲一直独居直到老去。
      少年时代的我是一个性情孤僻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怨恨,为什么别人都有完整的家,而我却早早的就失去了娘亲?
      叛逆的孩子不好相处,很多思维都是拧着的,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对谁都不信任,大人说东我偏偏向西,在外面也是桀骜不驯,打打闹闹,常常和邻居的孩子闹恶作剧寻开心。为此,祖母吃尽了苦头,不是因为我的挨揍而垂泪,就是在向人家赔礼道歉,直到我上了大学,她才没有再多操心,后来我成家立业,自己也做了父亲,才知道年少的时候是多么的不省心!
     要说我尽孝,还不如说是在还债,大学毕业以后,我有了固定收入,虽然工资不高,但支持农村人的生活还是绰绰有余,就是在这种“你抚养我不容易,我还你更多”的思想支配下,从第一个月工资开始,一直往家寄钱,坚持数年从来没有间断过,到后来我成了企业高管,拿上了年薪,就每年一次给足,逢年过节再给,保证祖母和父亲生活之所需。我大学毕业不久祖父就去世了,大小叔子都分开单过,只有祖母和父亲同在一个屋檐下,于是我在县城买了房子安置父亲,想把祖母接过去和父亲同住,但她始终不愿意,仍一个人生活的农村老家,说是习惯了,隔壁左右都熟悉,况且老宅需要人守。父亲是50岁那年离开农村进城的,祖母又一个人在乡下单独生活了十好几年,我也继续把乡下老宅当成自己的家,每次从北京回去都得看看她老人家,村里也没有把我当外人,修路、通电、资助办学我也都是主干力量,这让我父亲在村里面很有面子,虽然他不再住在乡下,村里有事,干部们还经常去县城找他商量,父亲也因为得到了比过去更多的尊重,展示笑脸的时间也比往日频繁些,但还是看得出来他过得并不开心,尤其是独自一人的时候,经常闷闷不乐,有时候连笑都很不自然,很明显,短暂的高兴掩盖不了他长时期的压抑。

     听祖母讲,父亲做过武汉钢铁厂的工人,年轻的时候性格开朗,但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就变得沉默了。看到父亲满脸愁容,我也没有好的办法,感情的事情谁也帮不上忙,能够打开他心结的那把钥匙一直没有出现。作为儿子,我所能够做的只能是安排他出国旅游,每年几次回家探望,有时也到北京走走,除了让他衣食无忧之外,还时不时的以他的名义在村里面做一些公益,而他却在短暂的热闹之后陷入更深的落寞。我知道这是心病在作祟,多年的独居已经无法让人走入他的心田,我也没有办法安抚他心底的孤寂。
     其实早在孩童时期,我是有想法的,那就是让我尚未出阁的姨妈嫁给父亲,但由于太过离奇,心思没敢外露,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后悔当时没有能够向外公外婆明说,如果我坚持,对于疼爱我的外公外婆来说未必不是一个选项。果如是,我的生活及家庭肯定将是另外一番景象!
     农村的生活再好也谈不上体面,邻里之间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不和气。我是一个恋乡情结很重的人,从北京到那个偏远的湘鄂西农村老家需要两天时间,十多年来我从来没有间断过两地往返,即使父亲已经移居到了县城,我仍然把乡下老宅看成是家,回去陪陪祖母,也看看两位叔子。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农村都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相互交织,一小块一小块的。

       有一年的夏天,我正好回家省亲,和家人们坐在一起聊天,突然门口气势汹汹的来了一帮邻村人,手里都操着家伙,说是小叔子偷了他们家田里的水,在场的亲戚都来圆场对方才没有动手,事后小叔子噙着泪水说,农村实在呆不下去了,因为人势太过单薄,经常受到欺负,于是我便把父亲在城里的房子进行了转手,咬牙再买了一栋三层的楼房,每层三间供父亲和叔子们居住,以便有个照应。
      我们那边的农村,一般都讲一家一族,姓单受气,欺善怕恶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每每想到小叔子惧怕的眼神,我就不忍再让他们在农村受欺,虽然北京和县城相隔千里,我也照顾不上他们,但城里人素质毕竟会高一些,利益冲突可能也会少一些。事实确实如此,就在我全家都搬进了城里不久,父叔们很快就各自找到了营生,堂弟还上了城里的学堂,不知就里的村里人便都说我孝顺,不仅对父亲好,对叔子们也不错,其实有谁知道,这不过是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
      刚刚安排好家里长辈,自己的孩子就出生了,我个人的事业也有了一些起色,提升成了处级干部并很快就要被派到海外做驻外机构一把手,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是我有了一个人人都羡慕的岗位,坏的是家庭事业无法兼顾,尤其是孩子没有人照看,于是只好求助于远在老家的岳父母,二老本身就对我们疼爱有加,二话没说就揣着鸡蛋红枣来到了北京,天天爱不释手的抱着外孙子,把我们一家照顾得妥妥的,没多久我就安心的赴国外走马上任去了。约莫过了半年,家里传来消息,说是大舅哥和大姨妹双双下岗,这下可把岳父母急坏了。我老婆一母同胞6人,除她一人大学毕业之外,其它都在老家,有的在工厂,有的在务农,最小的还在读书,虽然大舅哥及大姨妹均已成家单过,但生活并不宽裕,下岗以后日生艰难,连过年的钱都没有,本来岳父是将小舅子托付给我的,这下又加了两个,我也觉得负担很重,但没有办法,老泰山开口,怎么能够拒绝呢?只好先后把三个人都带到了国外。看到哥哥、姐姐及弟弟生活日渐变好,小姨妹也动了出国的心思,慢慢的,大舅哥的大小舅子,还有同村的若干族人都跟着来到了国外,没有几年又全部都离开农村,购房落户到了武汉,这下岳父母所在的那个地方又传开了我孝顺的美名,连岳父也经常在外夸耀:我大女儿女婿是我家的保险箱!岳母更是炫耀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其实,这些都是表象,我与岳父是有约定的,那就是他照顾我儿子,我照顾他儿子,互惠互利,各得其所!

      世间的事情大多俗套,不少是现实逼出来的,要说我孝顺,其实是名不符实,因为对父叔照顾是外界形势所迫,对岳父母关爱是自家孩子需要,真正的孝顺应该是不求回报的,但我夹杂了一些别的因素,即使孝了,也不纯粹,我真的希望再有机会自觉自愿地孝顺一场。
      孝顺是有时代性的,不同的历史条件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我们那一代人受教的是“割肉救母”,不附带任何条件,但在当今不成功便视为不孝的社会现实面前,“割肉救母”也未必为人推崇,最好的孝顺应该是过好自己,不给父母添麻烦,啃老和躺平一定不是父母所希望的。
      我们这批6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就在父母正需要有人尽孝的时候,自己也已经步入花甲,开始渴望子女能够孝顺。当然,在物资条件优越的当下,我们不愁吃喝,最希望的是后继有人,好在退休之后能够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如果再对子女多一些奢望,那就是忙的时候能抽时间挂个电话,报上平安,不忙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孝顺,一个不老的话题,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被逼而为之;老了之后我们渴望,翘首以待之!

菲行漫记
立德!立功!立言!努力赚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