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收听主播 锦书 朗读音频
来源 | 每日蒙台梭利(ID:montessori-daily)
前段时间,有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朋友和我聊天。
她说自己接诊了一个13岁小女孩,最近因为压力过大,精神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很难集中精力学习。
通过心理咨询分析,朋友终于弄明白学霸小女孩的问题所在。
原来小女孩的妈妈对孩子的控制欲特别强,总是以“都是为你好”的缘由控制孩子。
为了孩子的学习,女孩的妈妈从吃喝玩乐、到换衣睡觉,无时无刻都在盯着孩子。
为了监督孩子的学习,甚至在小女孩的卧室安装了监控。在种种高压之下,小女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的厌学情绪。
这样的爱,太让人窒息,太让人喘不过气了。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早已变成了“提线木偶”,等到他脱去提线走向社会的时候,可能连独立都无法实现。
管太多,可能让孩子变成“提线木偶”
养育孩子,“焦虑”几乎与家长如影随形。
有进步的孩子,父母会焦虑他能不能进步的更多;
没有进步的孩子,父母会焦虑孩子和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
这是父母的脆弱之处,也是为人父母的本性,都希望自己多付出一点,换来孩子将来能更加成功。
为了孩子的将来,有的父母时时刻刻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希望孩子的一切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在小区中玩耍正兴奋的跑来跑去,大人则一会儿过去问问:“宝贝,你渴不渴,过来喝点水吧。”
过了几分钟又过去问孩子:“宝贝,你热不热,脱了外套吧!”
像这样的父母,我相信有很多,他们经常担心孩子冷暖,害怕孩子犯错,用尽全力帮孩子找出一个自己觉得最容易成功的一条捷径。
然后自己双眼紧盯着孩子,一手牵着线,牢牢拴住孩子沿着自己找好的路,一步一步走向自己定好的目标。
从生活中的早晨叫醒、穿衣吃饭,到学习上的盯着写作业、“陪读”和“陪考”,中国父母对孩子有着太多的不放心和不放手。
还记得那个发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北大男生王猛吗?
他从小成绩优异,北大毕业后,又成为了美国排名前50大学的研究生。
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从2005年后就再也没回过家,更是在2012年把父母的联系方式拉黑,从此彻底决裂。
原因就在于,父母对王猛的控制密不透风,从穿衣吃饭到人际交往,都由父母一手包办,他几乎在什么事情上都没有自主权。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有太多的父母想要助孩子一臂之力,而他们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包办”。
包办式教育看似是为了孩子好,最终结果可能是孩子成年后步入社会,变成了一个“提线木偶”。
真正的父母之爱,
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纪伯伦的经典散文诗《孩子》中这样写到: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如果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那么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为人父母就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孩子的成长,就是父母渐渐退出的过程。
养娃一生,的确如此。
如果说孩子6岁前的爱是为了爱而爱,那么孩子6岁后的爱,就是为了离开而爱。
正是为了让孩子在离开自己后仍然能好好生活,所以做父母的,如果爱孩子,就要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就像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
“教育孩子的最高目标,就是要让孩子能够自立;
无论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毋须依赖父母,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
因此,为了不让孩子变成“提线木偶”,父母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父母要克服自己的焦虑。
有的父母自从成为了父母之后,就整天活在过度的担心害怕之中,担心孩子会受到危险,担心孩子的行为会出现偏差。
比如,有的妈妈怕黑、害怕打雷,就认为孩子也会怕黑、怕打雷;
她们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她们看来,哪怕孩子离开妈妈一秒钟,都可能遭受不可逆的创伤。
这样的妈妈,常常焦虑不堪。
焦虑,是这个快节奏时代的通病,心理学家也会告诉你,适度的焦虑能激发人不断前进,但是过度的焦虑,只会将你压垮。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能只顾眼前的得失,看得长远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
第二,学会选择性地放手。
父母都是发自内心地真正地爱孩子,父母不愿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很多时候是担心孩子做不好,会受伤。
但是你要知道,孩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只要给予他足够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孩子完全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见到的孩子叛逆行为,其实就跟过度的“包办”有直接关系。
有的孩子从小被“包办”,会通过一些行为进行抗议,比如哭泣、逃学、暴躁、叛逆等。
这时候父母还不理解,“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去爱孩子,他还却这样不听话?”
根源其实就在于父母的过度包办,这只会让孩子在父母的包办中渐渐失去自我。
孩子越早独立越受益,
2个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曾经说到,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孩子教育有效,那么必须帮助孩子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
父母教育孩子上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也不是一个“提线木偶”,他是一个具有灵性的独立个体。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莫过于让他尽早学会独立。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你在的时候,孩子有多行;而是即使你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自己照样也行。
孩子的独立性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下面这两个方法值得父母收藏。
1、不要习惯性地伺候孩子。
我们抚养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当孩子有一天不得不离开我们的时候,他有能力自己独当一面,能飞的更高,走的更远。
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总是习惯性地伺候孩子。
比如,孩子上学,大人帮着背书包;孩子写作业,父母在一旁陪着、盯着;
更不用说穿衣、洗漱、吃饭等这些日常吃喝拉撒睡事务,几乎都要父母的亲力亲为。
这样被“伺候”的孩子,生活中几乎只剩下上课和上兴趣班这两件事,这既不能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也不能让他养成自理的能力。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人生的导师,而不是生活上的仆人。
老话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不能陪着孩子一辈子,不能事事躬亲,想着如何伺候孩子,不如教孩子如何照顾好自己。
如果你不能一辈子都陪在孩子身边,时刻伺候着他,就不要包办一切。
当孩子有能力去自己做的时候,就要鼓励他去自己做。
2、给予孩子有界限的自由。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要的就是要让孩子自由活动。
蒙台梭利博士说,“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这种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这种冲动的外部表现就是孩子的自由活动。
孩子在活动中,会动用各种感觉器官,通过眼看、耳听、手摸等了解各种事物的特性,掌握了一些基本生活技能,为今后的独立打下基础。
因此,父母应该给与孩子足够的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
给孩子自由,并不是意味着孩子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违背了自由的本质。
杜布森博士在《勇于管教》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
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再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
栏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的孩子会有安全感;
相反,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所以,蒙台梭利博士才会说真正的自由,都是建立在规则之上。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是父母的孩子,也都可能成为孩子的父母。
也许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能力改变原生家庭的影响。
但请记住,在你成为父母之后,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懂得放手,孩子才能生出翅膀,在空中稳稳地飞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