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三个模式”拓展创新,潍坊这样干→

政务   2024-11-20 17:20   山东  






11月19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三个模式”拓展创新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韩高文 省领导干部考试题库中心主任、潍坊市委组织部一级调研员

李秀丽 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崔 欣 潍坊诸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刘洪科 潍坊寿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近年来,潍坊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把拓展创新“三个模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中不断赋予“三个模式”新的时代内涵,即在格局上由产业单一融合向城乡全方位融合、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在路径上由农业产业化向农业现代化转变,在目标上由强村富民向共同富裕提升,持续为“三个模式”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潍坊市组织部门积极投身拓展创新“三个模式”的生动实践,立足组织职能、强化组织担当,以更大力度优化组织体系、吸引集聚人才、增强服务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三个模式”拓展创新。


一、聚焦“三个模式”新格局,以组织联建带动城乡全方位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

纵观“三个模式”的发展历程,不管是贸工农一体化,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着眼点都是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部署,对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潍坊市审时度势,及时放大“三个模式”格局,即由产业单一融合向城乡全方位融合、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城乡融合关键在组织融合,乡村振兴关键在组织振兴。把组织联建作为重要突破口,以此带动城乡产业、人才、资源、机制等要素全方位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

组织联建主要有3种形式:

一是跨村联建。这项工作发端于潍坊诸城市,他们从2007年开始将1266个村庄调整为211个农村社区,建立实体化社区党委。近年来,针对潍坊市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资源整合难问题,深入总结“诸城模式”农村社区化经验,摸排确定2497个联建村,成立756个联合党组织,统抓各联建村事务,打造新型农村生产生活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打造了143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形成了跨区域联建、跨领域发展的乡村振兴格局。

二是行业统建。以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链主企业等为依托,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把党员聚在产业链、把服务融在产业链,以“党建链”串联上下游、贯通产学研,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全市已成立16个产业链党委、31个产业党建联盟,引领推动全市蔬菜、畜禽、花卉、农机4个全产业链规模过千亿元,生姜、果品、种业等10个产业链产值过百亿元。

三是结对共建。顺应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趋势,突破“就城市抓城市、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模式,组织村党组织与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企三新”党组织精准对接、结对共建,通过联合组织活动、联抓党员教育、联手服务群众、联促乡村治理、联心共同发展,有效实现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功能衔接互补,加速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方位融合发展,推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二、聚焦“三个模式”新路径,以人才优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三个模式”,主要路径是农业产业化。新时代新征程,潍坊市委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部署要求,及时把农业发展重点转移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上来。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关键在人才。潍坊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动农业人才引育创新,吸引集聚各方面人才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赋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一是以高精尖人才引领农业现代化。紧抓获批建设全国唯一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先后引进农业高精尖人才2300余名,吸引36位农业领域院士来潍设立工作站,比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研发“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应用专利120多项,比荷兰温室节能50%以上。着眼突破种业“芯片”,我们集聚237名国内外育种专家,培育出串收番茄、绿龙黄瓜等新品种16个,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潍坊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质资源库、全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取得新品种权282个,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超过70%。
二是以高能级平台支撑农业现代化。依托北京大学科研力量,高水平建设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已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37项,成功构建西瓜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突出标准化、品牌化,在潍坊寿光市建成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在诸城市建成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牵头制订我国第一项畜牧业国际标准,7项全产业链蔬菜标准填补国内空白,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6%,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
三是以高素质乡土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乡土人才成长于本乡本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潍坊市实施乡土人才“上山下乡”工程,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力求把每位农民培养成乡土人才。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33万人。在各类人才示范、引领和推动下,潍坊农业现代化迅猛发展,农产品远销14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连续5年突破百亿元,蔬菜出口量占全国的1/8,禽肉出口货值占全国的1/6。

三、聚焦“三个模式”新目标,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三个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潍坊把推进共同富裕作为拓展创新“三个模式”的新目标,立足共富所向、群众所需,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引领保障共同富裕落实落地。
主要有4点:
一是选育“头雁”带领共富。实施“头雁领航工程”,着力打造堪当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重任的镇、村带头人队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大力选拔政治过硬、热爱“三农”、熟悉基层、善抓党建的优秀干部到镇街特别是山区镇、库区镇、偏远镇担任党委书记。深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专业化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已涌现出一批新时代王乐义式的乡村共富“领头雁”。
二是“四社共建”兴业共富。“四社”是指农村社区(村)、供销社、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农村信用社(银行)。潍坊坚持党建引领,叠加农村社区(村)的组织优势、供销社的资源优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农村信用社(银行)的金融优势,推动村集体增收1.7亿元、农民增收7.4亿元。2023年,29家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居全国地市第1位;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35亿元,70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86∶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精准帮扶助力共富。精准帮扶,一是帮弱村,二是帮低收入家庭。累计选派第一书记6159名,实施弱村帮扶项目8400多个,带动集体经济增收4.7亿元。组织市县镇三级2800多个部门单位、3万余名党员干部与低收入家庭“结对子”,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及实物折款3.8亿元,扶持发展共富项目998个,帮助11万人就业创业、增加收入,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四是模式输出共赢共富。“三个模式”富了集体、富了乡亲。一地富了不算富,全国都富才算富。潍坊以开放的胸襟、共赢的思维,与雄安新区、重庆开州、新疆喀什、西藏白朗等30多个地区开展跨区域党组织联建,全链条整体输出“三个模式”,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共展共同富裕新图景。雄安新区安新县东垒头村与潍坊寿光崔岭西村开展党支部联建,合作建设157亩大棚园区,借鉴“崔西一品”品牌,注册“晟垒头品”商标,种出的草莓西红柿每斤能卖到20元,每个大棚年收入15万元以上。目前,潍坊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农民技术员在外地指导蔬菜种植,全国新建蔬菜大棚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齐鲁晚报记者

近几年,聚焦党建引领“三个模式”拓展创新,潍坊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效?

李秀丽答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开放平台。潍坊综合保税区“四位一体”综合运营中心是严格按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要求建设的,海关全程参与指导,该监管作业场所已经通过济南海关实地验核,并于今年5月25日获批《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企业注册登记证书》,标志着综合运营中心已具备开展跨境电商相关业务的条件。
党建工作的有力有效,为我们拓展创新“三个模式”、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引领了方向、激发了动力、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标。近几年潍坊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一”上。
一是探索了一条路径。坚持顺应融合化发展的大趋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到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路径,推动农业生产要素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优化配置,赋予“三个模式”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提升融合化发展水平 更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意见》,重点实施产业全链条、城乡全方位、治理全领域、科技全体系、改革全要素等“六大融合提升行动”,以高水平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乡村吸引力、基层善治力和发展源动力。
二是突出了一个抓手。坚持把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以“百区示范”为核心的“双百双千”工程,强化市、县、镇三级联动,坚持“片区、园区、经营主体、村庄”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成样板”的总体目标,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提升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做强1000家农业经营主体,推动1000个村庄实现共同富裕,着力推进多领域、多主体示范样板打造,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三是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有望连续四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获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蔬菜、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1363.8万吨和189.71万吨,稳居全省第一。蔬菜、畜禽、农机、花卉4个千亿级和果品、种业等10个百亿级产业链不断壮大。获评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全国仅4个地级市入选。桃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省级以上产业集群数量达到8个,列全省首位。培育150个数字农业典型应用场景,创建全国首个区块链创新应用基地。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强县、先行县14个,国家级产业强镇10个。在全省率先发力净菜产业,生产加工企业达到96家、实现产值过百亿元。跃居全国“智造预制菜·新锐城市50强”第2位,潍坊诸城、寿光上榜2023全国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占全省1/2。现代农业领先优势不断扩大,能级活力持续提升。
四是培育了一批典型样板。注重典型示范、样板引领,以点带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培育了得利斯、新和盛、亚太中慧、英轩实业、瑞福油脂、望乡食品等一批带动力强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26家企业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全国第1;培育了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合作社、众旺果蔬专业合作社、东斟灌村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玉泉洼合作社联合社等一批利益联结紧密的国家示范社,103家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强”,全国第1;培育了刘莉家庭农场、万亩良田家庭农场、鹏兴家庭农场等134家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列全省首位;培育了绿野农机、佳博天益等1.68万家服务质效好、覆盖范围广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山东商报记者


刚才提到,潍坊诸城市通过推动农村社区化来解决农村资源整合难的问题。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在拓展农村社区化经验、推动强村共富方面有哪些新的探索和成效?








崔欣
为规范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程序,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实施细则》,明确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审批事项和环节,构建起联合审查、快速审批的工作机制。
潍坊诸城乡村振兴最显著的优势是坚实的工业基础和活跃的市场主体,最突出的问题是相对发达的工业未能与农业农村同频共振,小农户无力对接大市场,农村活力未充分释放。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把推行党建引领股份合作改革,作为拓展创新“诸城模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解决好“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地该怎么用”三大课题,坚持以工兴农、以城带乡、县域统筹、城乡融合,将组织优势与市场手段有机结合,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做实股份合作,拓宽乡村共融共富新路径。
一是打造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升级版”。我们鼓励农户、集体以土地、农机、设施等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型、劳务服务型、资产整合型和生产经营型四种类型的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原则上集体持股不低于20%,党组织书记或党员干部兼任理事长,带头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兼具“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双重特点,盈余按照入社成员实际持股比例进行分配,议事决策实行“一人一票”,保护群众利益。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通过清产核资、明晰股权,将社区自身和各网格资产并表组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发展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统筹布局产业项目,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发展党组织引领合作社181家(其中社区党委领办合作社、联合社21家),带动入社农户1.5万户,实现集体和农户增收9000余万元。
二是组建强村共富“社区公司”。我们发挥社区党委领导作用,统筹区域内各网格、经营主体的资产资源入股成立社区公司,按照《公司法》市场化运作特色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探索社会服务型、工程建设型、订单加工型等增收渠道,构建利益互补的发展共同体。比如,潍坊诸城市西王门社区成立源兴农业公司,社区党委统筹辖区5个网格资源入股,整合闲置用地建设香油坊、食品厂、商超酒店,2023年实现集体增收140万元。
三是社企联营共建“示范片区”。我们坚持区域相邻、产业相连、资源相融,将多个农村社区、合作社和企业等市场主体联合起来,“跨村联建”培育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同步成立片区党委,统一开展产业规划、土地整理、项目招引等工作,抱团提升乡村发展质效。比如,常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覆盖3个农村社区、14家合作社,与23个农文旅项目合作,栽植各类果树1.8万亩,年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获评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总体来说,我们通过整合农村区域内各类组织和资源要素,撬动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村庄融合、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鲁网记者

刚才介绍中提到,这几年,潍坊寿光蔬菜产业在雄安新区开花结果,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了寿光力量。请问,这些年潍坊寿光市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寿光模式”输出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刘洪科
为规范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程序,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实施细则》,明确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审批事项和环节,构建起联合审查、快速审批的工作机制。影响我市麦收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热风、连阴雨、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干热风是小麦灌浆成熟期发生概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几乎每年都有,危害程度因持续时间和小麦生长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干热风会使小麦叶片蒸腾加剧,灌浆不足,严重的时候导致小麦枯萎死亡。麦收期间是我市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易发、多发的时期,与小麦灌浆成熟收获期重合,会造成小麦点片倒伏、叶损、茎折。连阴雨会造成小麦受淹倒伏,麦穗霉变、发芽。以上灾害性天气都会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建议密切关注天气。
30年前,潍坊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就说过,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对蔬菜种植技术,要“不搞封锁搞传播”。这些年寿光形成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的全产业链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实用人才;同时,潍坊寿光适合种植蔬菜的土地基本“应种尽种”,也需要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们坚持“党建搭台,蔬菜唱戏”,发挥蔬菜全产业链优势,通过跨区域党建联建,全面推动模式、标准、技术输出,实现项目共建、人才共育、群众共富。目前,已与雄安新区、重庆开州、新疆喀什、西藏白朗等30多个地区开展联建,在外建设超过100亩的园区达到99个,常年有8000多名农民技术员在全国各地指导蔬菜种植,今年1月相关做法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一是创新“党建引领+项目牵引”机制,全方位推动“模式输出”。我们整合行业主管部门、农业重点镇街、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共同成立蔬菜产业跨区域党建联盟,对有合作意向的地区一口对接。对达成合作意向的兄弟县市,择优筛选经营状况好、示范效应强的合作社、农业企业,实行“一对一”结对共建,从建棚育苗、种植管理,到包装销售、品牌打造等,提供全链条闭环服务,确保蔬菜产业在当地“能嫁接、能落地”。比如你刚才提到的雄安新区,我们选派3名熟悉农业的正科级干部到雄安挂职,分2期举办雄安新区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首批6个村结对共建的450亩蔬菜园区已建成投用,复制菜博会模式的雄安新区都市农业科技博览园正在施工建设。去年4月,雄安—潍坊跨区域党建联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在寿光市崔岭西村和安新县东垒头村共建的蔬菜园区举办。
二是创新“标准制定+示范推广”机制,全领域推动“标准输出”。我们深入总结潍坊寿光农民30年来蔬菜种植管理经验,形成了生产标准、技术服务、农资供应、质量检测、包装标识、品牌销售“六统一”标准化管理模式。依托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启动了126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研制,4项国家标准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实施,8项行业标准获农业农村部发布实施。对种植面积达到200亩以上、实行“六统一”管理的设施蔬菜园区,择优认定为标准化基地。目前,已在西藏、江西、四川等地认定标准化基地65个。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开展党建联建,把潍坊寿光标准复制过去,让这些地方也能种出跟潍坊寿光一样品质和口感的蔬菜。
三是创新“多方联动+全程服务”机制,全链条推动“技术输出”。我们整合潍坊寿光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高标准打造潍坊农村干部教育实践中心,实行“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培训模式。目前,累计为28个省区市举办乡村振兴专题班次604期,培训学员6.4万人次。整合潍坊寿光农业技术人才,实施“贾思勰·新农人”行动,建立3100多人的专家库,在全国各地建立“贾思勰·新农人”蔬菜专家工作站12个。对建设规模较大的飞地园区,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把在外党员技术员组织起来,带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不教会不撤离,不丰产不脱钩”。以西藏日喀则市为例,潍坊寿光市连续3年承办6期日喀则市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承接5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潍坊寿光挂职锻炼,潍坊寿光市在白朗县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孟德利,受聘为白朗县蔬菜技术总指导,手把手教当地群众种植蔬菜。目前,白朗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74万亩,年产值约3亿元,以1.28%的可耕地产出了占农牧业总量41%的效益,成为西藏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下步,我们将以开放的胸襟、共赢的思维,深入开展跨区域党建联建,让蔬菜产业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来源:潍坊发布

菜乡新闻
关注寿光政经大事,聚焦社会民生热点;讲好寿光故事,传播寿光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