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寿光市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工作要求,在工作中探索实施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法治文化建设“三个一体化”推进,走出了一条“法宣惠民、德法润民、文化育民、实践为民”的法治宣传新路径,获评“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
实施阵地一体化建设
打造群众身边的“法治风景”
在实体阵地建设上树标杆。积极探索法治文化与道德文化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将法治元素、道德规范、文化基因一体融入城乡广场公园、绿地、长廊、居民小区环境建设,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信仰法治、崇德向善。目前已建成覆盖县镇村三级的法治公园广场、法治一条街、法治宣传栏、法治书屋等1000余个,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景”的法治文化圈。洛西法治文化公园等4个阵地获评“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寿光市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等4个阵地获评“全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
在线上阵地建设上创品牌。在政府门户网站常设法律查询、法律咨询等版块,依托媒体开设“法在身边”“说法时间”“法律帮帮团”等法治专栏,在镇、村建立“法律顾问在您身边”微信交流平台1013个,通过“微信+普法”“小视频+普法”等多种方式,搭建起群众指尖学法问法平台,实现核心价值观和法治宣传线上全覆盖。
实施宣传一体化推进
打造群众身边的“普法驿站”
一是推行“普法+网格”。依托1100个大网格、3919个小网格,将专职网格员培养成“法律明白人”,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菜单式普法”,通过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菜晓法法治宣讲”“乡村法治讲堂”“夜市小摊普法”“小马扎普法”等活动,让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在乡村落地生根。
二是推行“普法+宣讲”。组建司法行政干警、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320人的“法润菜乡·德法同行”志愿服务团队,并划分为19支志愿服务分队,形成覆盖城乡的传统文化和法治宣讲格局,通过开设德法宣讲课堂、设置法律咨询台、典型案例解读等方式,提升公众法治素养,引领道德风尚。2023年以来,组织开展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等传统文化和法治宣讲1500余场次。
三是推行“普法+文化”。将非遗文化与法治元素融合,创作法治葫芦雕刻、草编、香包、乡绣、蛋雕等非遗作品,推动法治文化融入“非遗文化”,用“老传统”走普法“新路子”。同时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乡村、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法治文化赶大集等活动,发布“菜晓法”等案例普法卡通形象,并结合地域特色将法治元素融入本地乡土文化,深度发掘和宣传寿光王猛、张标等古代法治人物故事,以法治文化浸润人心。
实施服务一体化下沉
打造群众身边的“法治管家”
一是实施法德共育。推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村居法治副书记”选聘、“法律明白人”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评选活动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目前为50个重点村配备“法治副书记”,选拔培育“法治带头人”2121人、“法律明白人”3265人、学法用法示范户1938户。
二是实施法德共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法护美好生活”“法进家庭”“法润村居”等主题活动,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轨共进,在社会治理中厚植优秀传统文化,用法治文化优化基层社会生态。寿光市共有6个、11个、59个村(社区)分别获评全国、全省、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三是实施法德共治。探索打造乡村“法律服务超市”,一站式、集约化受理法律服务事项,并组建15个法律服务团队,下沉乡村开展道德宣讲、法治宣传、法治审查、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综合性服务,协助审查和制定村规民约、各类经济合同,及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全力预防和化解风险问题。2023年以来,为乡村提供各类法律服务1.3万余件,审查和规范各类经济合同、协议9170件,审查修订村规民约608件,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撑。